第1478节

    日期:2017-09-1819:49:32
    2017/9/17
    【关键词:海禁,倭寇,戚继光,隆庆开关,白银】
    对于葡萄牙人来说,找到商业上的合作伙伴并不成问题。毕竟在明朝以海禁为基本国策的大背景下,东南沿海利益受损严重,如果有国家愿意尝试叩开中国的海上贸易大门,部分在南海贸易链条上,处于灰色地带的中国商人,包括地方官员是很乐见其成的。
    说到这里,就要回顾一下中国的海禁政策了。一般一提到中国历史上的海洋政策,大家更多想到的是“海禁”二字。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中,海禁的历史并没有那么长,也没有哪个朝代从头到尾都会实施海禁的。很多时候战争会成为海禁的理由。比如被视为海洋政策比较开放的南、北宋,出于防御金辽等北方之地的目的,曾经封禁过前往渤海湾的贸易线;元朝在征爪哇之时,为避免走漏消息也短暂禁止过南海贸易。清朝初年的海禁政策,也是为了迫使台湾郑氏屈服。
    更多的时候,海洋政策的制定与“垄断”有关。官方即不希望海上贸易处于失控状态,进而影响自己的权力集中度;也不希望由商业阶层,来主导因此而产生的巨额经济利益。如果说农业经济,主要是通过土地和人口普查来做到政治管理的话,那么海洋贸易的管束则主要是通过在规定港口贸易,以及颁发牌照,甚至直接由官营机构运营来加以垄断了。比如唐、宋、元、明,及清朝初年,都有“市舶司”这样的机构,专职负责对外海上贸易之事。
    虽然每个朝代的海上政策松紧程度不一,但总得来说,中央之国对于海外贸易是持比较谨慎态度的。一旦感到来自海洋的力量,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安全,通常就会采取一禁了之的“堵”的办法。像明朝自开国以来,就一直针对民间贸易实施海禁政策,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备来自日本的骚扰,即俗称的“倭寇”。事实上现在很多人知道了,所谓倭寇中其实是有很多以海为生的中国人的,甚至中国商人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如果朝廷愿意采取疏导的方式保护他们的利益,矛盾是完全可以调和的。只不过,带有鲜明农耕文明烙印的中央之国,在管理海外利益方面实在缺乏信心,战略上不愿意承担风险罢了。
    郑和下西洋时期,代表着中国海洋事业最辉煌的一段历史,但这一阶段其实也是明朝针对民间海洋贸易管制最严格的时期。因为此时的大明王朝,有足够的实力统驭东、西两洋。理解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陈祖义为什么会没有生存空间。在郑和离世之后,大明王朝尽管还在竭力维持针对民间的海禁政策,但约束民间贸易的力量实际已经被削弱了。
    有明一代,倭患都对大明王朝的海洋政策造成了非常深的影响。事实上,倭寇侵扰中国沿海的现象,在海洋政策宽松的元朝就已出现。本质上,倭寇的起源与日本的政局有关。我们知道,日本自有史以来,政治上一直实施着号称“万世一系”的天皇制。能够在长达1000多年时间没有改朝换代,在于日本天皇长期以来并不是中央集权的代表,其政治的内核仍然是地方贵族自成体系的“封建制”。
    就管理难度来说,中央集权的难度要大的多,这也造成在世界大多数地区,“封建制”才是自然选择的常态,日本在开国之后也不例外。公元7世纪,通过开展与唐王朝的交流,原本处于封建状态的日本,曾经试图完全按照中央之国的模板,打造一套日本的中央集权体系,这次变革史称“大化改新”(公元646年)。这次向中国学习的经历,对日本民族和文化的形成造成了深远影响。直到1200年后,日本再次跨越海洋看到了新的模仿对象,并通过一场新的改革—“明治维新”让日本率先进入了现代国家行列(在亚洲)后,才为“日本”二字注入新的内涵。
    所谓“天皇”一称,其实正是在“大化改新”后,被从中国引入日本政治体系的。最先在政治上采用这一称号的,是唐高宗李治。公元674年,在武则天的建议下,李治与武则天开始分别使用“天皇”、“天后”的称号。这一改称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抬高武则天的政治地位。只不过日本在模仿之时,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只是单纯的引入了“天皇”尊号罢了。
    日期:2017-09-1819:50:01
    作为历史的非常态,技术上要求更高的中央集权制,实施起来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日本在依托天皇制建立“中央集权”道路上,遇到了地方贵族势力的强大阻碍。12世纪末,天皇及中央贵族最终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日本就此进入了由地方军事贵族(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幕府”时代(1185年—1867年)。这意味着,日本走中央集权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