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节

    除占城、安南以外,之前因为有云贵高原独立政权缓冲(南诏/大理),而从未未进入中原王朝视线的缅甸,也首次遇到了来自北方帝国的入侵。尽管战争的结果,并没有影响缅甸的独立(只是建立了朝贡关系),但遭遇攻击缅甸第一王朝却因此陷入大分裂。并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上缅甸为来自掸邦的泰人政权所控制,孟人也在下缅甸纷纷复国(公元1531年,缅人“东吁王朝”重新统一缅甸,建立第二王朝)。
    日期:2017-03-2522:39:05
    史前的那些民族迁徙史,与后来历史的关系也不大了。我们只需知道,在缅人、泰人这些后来民族南下之前,从伊诺瓦底江平原到湄南河平原,再到湄公河平原的这片沿海低地带,都是“孟高棉民族”的天下就可以了。这两个将中南半岛带入文明序列的“土著民族”,一个以伊诺瓦底江平原为中心,一个以湄公河下游平原为核心,今属泰国的湄南河平原则是双方争夺的缓冲区。
    最先在湄南河平原渗透成功的是孟人,公元3世纪,湄南河平原便出现了孟人建立的小国。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公元6世纪时,统一了湄南河平原南部的“堕罗钵王国”(11世纪后被中国史书称为“罗斛国”)。不过高棉人的优势在于,他们几度完成了内部整合。因此湄南河平原的孟人国家,在很多时候不得不臣服于东侧的高棉帝国。
    高棉帝国的极盛期出现在公元12世纪。已经立国300余年的吴哥王朝,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张成功。不仅以及向西征服孟人的“罗斛国”(成为吴哥王朝的属国)、还一度向东攻取了占婆王国(占城)的都城。吴哥窟便是在这一阶段作为帝国兴盛的标志,修建并成为高棉人都城的。不过一如孟人此前遭遇到来自北方的缅人入侵,而由盛转衰一样,高棉人很快也要接受来自北方的挑战了。
    从位置上看,后来侵占湄公河三角洲的越南将是高棉人的主要压力源。不过刚刚在公元10世纪初才结束“北属时期”的安南,除了会不时骚扰吴哥王朝以外,主力扩张方向还是越南中部的“占城”。值得一提的是,占城也并不仅仅是一个悲惨的夹缝国家,相比其它中南半岛民族,占城人的海上优势十分明显。12世纪末,在与越南通过谈判取得暂时和平手,占城人曾沿着湄河河-洞里萨湖而上,攻入过吴哥王朝的都城。不过地缘实力占优的高棉人不仅很快将占城军队赶出吴哥,还反过来入侵占城成功。只是隔着长山山脉,高棉人同样也很难消化掉占城。不久占城人便复国成功(1220年)。
    真正成为高棉帝国终结者的是来自西北方向的“泰人”。关于泰人是什么时候迁入中南半岛及湄南河流域的,并没有定论。基于各自的政治目的,相关各国的观点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比如泰国人更愿意相信,他们与不仅与中国境内的傣族同族,更与人口更多的壮族同源(壮泰同源)。公元8世纪-13世纪中,先后在云贵高原建立的南诏、大理两政权也是为泰人政权。甚至认为泰人的大规模南迁,源起于蒙古人对大理国的征服,;中国方面则认为,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记录的泰人先民政权,应该是曾经归附汉朝的“哀牢国”(今云南保山一带),并很早就扩张至中南半岛了。至于南诏、大理两国,则应该是由彝、白两族所建立的。
    用现在的民族划分标准,来解决古代的部族关系,本来就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好在这些并不是我们所关心的。纯粹从民族迁徙角度说,有两点倒是大体可以确定的,一是泰民族最初是在怒江-澜沧江流域形成,再沿江向中南半岛扩散的;二是泰人迁入中南半岛的时间要晚于高棉人。那些从中国境内南迁的泰人先民,顺澜沧江、怒江(掸邦的萨尔温江)南下,沿途扩散入老挝境内的上寮高原(及至越南西北部山地)、湄公河中游的呵叻盆地,以及缅甸境内的掸邦高原。部分则在南下途中接入湄南河,并最终扩散至现在的泰国湾。
    早期迁徙至中南半岛的泰人先民,都是以村寨的形式散布于丛林之间,并没有形成强大统一的王国,也因此少有记录留传下来。这种情况直到公元13世纪中,湄南河平原北端崛起起第一个泰人政权——“素可泰王国”(今位于泰国素可泰府),才出现改观。
    素可泰的位置正处在湄南河平原与泰北山地的相接处,此类山地与平原相接之地,也是大多数民族走向文明的起点。由于素可泰王国建国的时间,与蒙古攻灭大理国的时间相近,因此很多泰人认为,素可泰王国的建立,与受此影响而大批南逃的泰人先民有关。不过实际上,素可泰王国立国的时间,要略早于蒙古攻灭大理。从位置上看,“引领”泰人进入文明序列的,是与之相邻的孟人和高棉人。
    在素可泰王国崛起之后,一方面与泰北山地的同族结盟(一如当年周人与诸羌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向原先受吴哥王朝控制的湄南河平原下游,以及相邻的呵叻盆地扩张。与此同时,之前顺湄公河而下的泰人(今天的老挝人),也已从上寮高原渗透至了湄公河中游平原。在这两个方向的包夹之下,高棉人的势力退出呵叻盆地几乎是必然。不过此时的湄公河中游平原,还只是一个比较次要的板块,基本还处在丛林密布未开发状态。包括湄南河下游平原在内的沿海平原,才是中南半岛文明的核心之地,也是各方争夺的焦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