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节

    日期:2017-03-2522:38:38
    2017-03-23
    【关键词:澜沧江,孟人,蒲甘王朝,湄南河平原,素可泰王国】
    中南半岛所有国家,都在湄公河流域拥有领土,但从地缘层面看,只有领土范围几乎全在湄公河流域的柬埔寨(除沿海部分)、老挝才算是真正的“湄公河国家”。我们知道,湄公河一名只是中南半岛国家的叫法,在中国被称之为“澜沧江”。这条大河发源中国的青海,再经由中国西南的横断山脉流入中南半岛。
    由于澜沧江流域深切于高山纵谷之中,它本身所滋养的人口数量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换句话说,这条亚洲第三大河流,在中国乃至西南的地缘政治史中影响力并不算大。不过横断山脉所收集的巨量降水,如果能够被控制起来,显然将对下游的湄公河国家造成影响。虽然在技术有限的古代,这一地缘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工业化之后情况则大有不同了(技术影响地缘关系的典型)。最近的一个例子是2016年3月,湄公河流域因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严重的旱灾。中国主动开闸放水两周,以缓解湄公河平原的灾情。
    除了水量的分配、调节以外,一条能够通航的河流,还能够在人流、物流两方面,正面影响相关国家的关系。以侦破7名中国船员遇害的“湄公河惨案”为契机,中国与中南半岛相关国家大力推进的“澜湄合作”机制,目的就是依托湄公河航运,在地区经济、安全两方面,进一步拉近相关国家的地缘关系。刚才所说的放水之举,便是中国积极推进这一合作机制的努力之一。当然,“水可载舟即可覆舟”,澜沧江之水在能带来合作双赢前景的背后,所隐藏的战略威慑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两方面来说,老挝、柬埔寨两个完全的湄公河国家,如果跟中国在战略层面走的跟近,并不会让人感到奇怪。
    相比之下,虽然在湄公河流域也拥有大量领土(呵叻盆地)泰国,对湄公河的地缘依赖性就没那么大了。因为泰国的崛起及核心之地并不在湄公河,而是在与之相邻的湄南河。与中南半岛其它主要河流,如:越南的红河、缅甸的伊诺瓦底江、萨尔温江(怒江)的境外发源不同,发源于泰北山地的湄南河,是一条完完全全的泰国河流。这一地理特点,决定了泰国在地缘政治上的选择,将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
    然而泰人却非最早入主湄南河平原的民族。在泰人还困居于北部山林之中时,参与湄南河平原争夺的,主要是高棉人和它的亲缘民族——孟人。在语言上,孟人和高棉人被归类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单从这个名称表述,大家也能感受到二者的亲缘关系了。一般认为,孟-高棉民族的祖先是在公元前从云南方向扩散入中南半岛的。与两族同源的,还有中国境内的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
    由于在印度东部发现一些与孟-高棉民族语言同源的部族,因此也有观点认为孟高棉民族可能是发源于印度“泰卢固”地区的北部(海德拉巴一带),然后再向东扩散至中南半岛,以及中国的西南部,以至于孟-高棉语族所属的语系被称之为“南亚语系”。另一个似乎可以佐证此观点的证据,与更加纯粹的达罗毗荼人“泰米尔人”相比,泰卢固人的基因里除了混入了雅利安人的高加索成分外,还有明显的蒙古基因存在。当然,实际的迁徙路径更有可能是反向的。就像印度东北部当年建立阿萨姆王国的泰人,是从东部扩张而来一样。
    今天主要生活在缅甸的孟族,早已经成为了一个人口仅100多万的边缘少数民族(不到缅甸总人口的2%)。不过在历史上,孟族却是与高棉人联手,创建中南半岛文明的民族。在高棉人经营湄公河下游平原时,缅甸核心区——伊诺瓦底江平原南部(下缅甸平原)也崛起了不少孟人国家。受印度文明影响,孟人甚至在公元3世纪就已在梵文基础上,创立了属于自己文字,这一时间比与印度距离更远的高棉人还要更早一些。不过孟人内部并没有能够像高棉人整合成一个强大帝国。
    孟人最后的衰弱与缅人的南迁有着直接关系。公元9世纪中,同样从中国境内沿伊诺瓦底江南迁的缅人(汉藏语系),开始崛起于伊诺瓦底江平原北部(上缅甸平原),并以今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西南部的“蒲甘”城为中心建立王朝。这个缅人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也因此被称之为“蒲甘王朝”。
    公元11世纪中,蒲甘王朝沿江向南,征服了下缅甸的诸孟人政权,同时臣服了边缘高地(如掸邦)诸族,第一次完成了缅甸的统一。孟人先发的文明优势(比如佛教信仰、文字),遂就此成为了缅人进入文明序列的肩膀。可以说,今天在缅甸占统治地位的缅族,无论是文化还是血统上,都融入了大量的孟族基因。以至于你从外貌、服饰上,几乎无法分清两族。
    在泰国的历史中,来自缅甸的缅人王朝,是最大的压力来源。历史上,曾经多次入侵泰国。不过这一压力,在缅甸完成第一次统一之时,还不会体现出来。一方面因为,缅人还有花许多时间,还整合下缅甸的孟人,以及防备其它高地民族南下;另一方面则因为自信能够将帝国范围延伸到任何一片陆地的蒙古人,在攻灭大理国之后,不久便对安南、占城等中南半岛国家发动了全面进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