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节

    日期:2017-04-0217:55:50
    2017-03-30
    【关键词:暹-罗,大城王朝,比劳山脉,德林依达海岸,他彼河】
    在中国的记录中,泰可素王国被称之为“暹国”。作为“泰国第一王朝”,素可泰王国在湄南河流域的统治持续了一个世纪。由于在军事上征服了湄南河平原南部罗斛国,这个泰人建立的湄南河王国,遂被外界始称为“暹罗”。事实上,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末,泰国都是一个以暹罗为名的国家。只不过从地缘范围角度看,暹、罗二字的地缘范围有限,而“泰”这个民族标签能扩张的地缘想象空间就要大得多了。这样的话,中国境内的傣族(甚至壮族)、老挝境内的佬族、缅甸境内的掸族,甚至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人等族,都可以存在于泛泰主义者的想象空间中了。
    然而民族与政治,从来都不是天然统一的。虽然“泛泰主义者”一如“泛突厥主义者”一样,可以用民族属性归类的方式,来描绘政治版图,但落实到现实的地缘政治中,饭却还是要一口一口吃的。对于在13世纪代表泰民族崛起的“素可泰王国”来说,最先要做到的是,是融合已经被孟人和高棉人经营了数百年的湄南河下游地区。
    尊重并继承被征服地区原有的结构,是文明相对落后民族政治整合先进地区最有效的方式。比如在中国,那些入主中原的北方政权,最终的选择几乎都是在自己掌控军事力量的基础上,继承原来汉人王朝的政务体系。在孟-高棉民族占据优势的湄南河下游,泰人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在政务上依靠孟人及高棉人,并逐渐学习、完成自己的文明进化。
    不过与中国那些南下的北方民族,最终不得不被人口更多的汉人融合有所不同的是,泰人本身也是一个在北部高地已经拥有大量人口的农业民族,并非与孟人、高棉人生产方式相左的游牧民族。换句话说,在军事优势完成征服之后,泰人不用承担因生产、生活方式转换,而丧失民族特性的风险。反过来,为了获得国民待遇,原来定居湄南河下游的孟-高棉民族,却会逐渐为泰人所融合。
    当然,上述融合过程的完成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这期间最大的风险,在于湄南河下游原本的地缘独立性,以及更大的经济潜力。更为肥沃的土地,以及临海而获得了商业之利,使得湄南河下游地区很难愿意接受上游地区的统治。就这一点来说,如果湄南河平原一定要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的话,那么下游地区将会更有机会。
    14世纪中叶,素可泰王国内部所隐含的南方问题终于显现了出来。湄南河下游的罗斛国故地,从素可泰王朝中独立出来。不过经过一个世纪的经营,此时独立的“罗斛”,地缘政治属性已经变成了和素可泰一样的泰人性质(尽管还是有高棉人和孟人在为政权服务)。由于都城设立南距曼谷约60公里的“阿瑜陀耶”(华人称之为“大城”),这个泰人属性的“罗斛国”被称之为“阿瑜陀耶王朝”或“大城王朝”(1350年—1767年)。
    15世纪初,大城王朝吞并素可泰王朝,完成了整个湄南河流域的统一。这个“泰国第二王朝”也是泰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在它的存续期间,缅人也在缅甸解决了北方掸人和南方孟人的问题,再次完成了统一。包括有:“缅甸第二王朝”——东吁王朝(1531—1752年)、“缅甸第三王朝”——贡榜王朝(1752~1885)。这也使得缅甸开始成为泰国西部最大的压力源。上述两信缅人王朝在崛起之初,都曾经向泰国方向扩张,并攻破曼谷。后者更是直接终结了大城王朝。
    大城王朝被缅人终结之后,泰国人很快便建立了“泰国第三王朝”——吞武里王朝”(1769年―1782年)。只是这个王朝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秦、隋两朝的过渡王朝,很快便为不满其统治的贵族、宗教势力所颠覆。替代吞武里王朝统治泰国的“泰国第四王朝”,就是延绵至今的“曼谷王朝”了。
    之所以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吞武里”这个过渡王朝,倒并不是因为它挽救了泰国的国运,而是因为王朝建立者“达信”的父亲原籍中国潮汕,还有一个叫做“郑信”的中文名(出生在泰国,母亲为泰人)。以至于这位“达信大帝”不仅在泰国历史上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更在华人圈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实际上,大城王朝的开创者(乌通王)也有传说是个华人。究其背景,概因为自宋朝而开始兴旺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东南亚带入了大量华人移民,并有机会凭借经济优势,深入影响东南亚的政治结构。当然,王朝的开创者是否具有中国血统,其实是完全不重要的。就像今天泰国几乎每任总理,虽然都能找到清晰的中国血统,却也不能寄希望于就此对中泰关系产生积极影响(还可以想想新加坡)。同样的,在泰国的内部权力争夺中,华人血统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郑信的失败,也不是因为他的华人血统)。
    相比那些权力之争,我们更关心的是泰国地缘结构的变化。所谓素可泰、大城、吞武里、曼谷,其实都是都城之名(吞武里在曼谷西邻)。除了素可泰以外,其余三都皆在湄公河三角洲。从这一变迁也能看出,自15世纪起,湄南河三角洲地区便已经成为暹罗的中心。
    政治中心的南迁,不仅有利于泰人发展海洋经济,更对湄公河下游平原的高棉人构成了直接威胁。这其中有个有趣的位置关系,除了孤悬东北角与中国地缘关系更近的红河平原以外(越南北部),中南半岛南部的三大冲积平原带:伊洛瓦底江平原、湄南河平原、湄公河下游平原,位置上并非为平行状态,而是自西向东倾斜。简单点说,伊洛瓦底河下游平原(下缅甸),对应的是湄南河上游;湄南河下游对应的又是金边平原的北沿。
    在整个大陆地区都盛行的“北方压力”规律这此也有所体现。缅人在伊洛瓦底江流域完成统一之后,对湄南河的泰人构成了压力;而统一湄南河流域的泰人,又对位置更偏南的高棉人构成了巨大威胁。由于湄南河三角洲与金边平原北部的吴哥一带,并没有天然山脉以为屏障。大城王朝自南向北统一湄南河流域之后,吴哥王朝的都城便被泰人攻破(公元1431年)。这使得高棉人不得不将都城南迁至金边,以依靠西北方向的洞里萨湖,以及沿海的豆蔻山脉来保护王朝中心的安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