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节
日期:2014-12-1614:19:33
2014-12-15
战争总共让达契亚地区损失了50万人口,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变成了罗马的奴隶(包括当角斗士)。接下来,图拉真开始在达契亚设立行省(自然是元首行省了),并鼓动退役的老兵和罗马平台向达契亚地区移民(包括与达契人通婚)。阿普塞尼亚山的金、银矿资源,是吸引移民前往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这些矿区获利的,主要还是上层阶级。罗马是否能够经营好这片土地,取决于是否有足够数量的移民。做做到这点,还是要看它的农业条件。
达契亚地区整体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从纬度来看,与法国南部以及中国的辽宁省相当。由于身处内陆,降水稍微少一点,低地区的年平均降水约在600毫米左右。不过足以支撑种植和畜牧经济的存在了。尤其是喀尔巴阡山脉所汇集的那些雨水,还能够为河谷、平原开发灌溉农业,提供有利支撑。另一个能够吸引罗马农民定居的,是达契亚地区的土壤条件。由于进紧邻山脉、河流众多,达契亚地区的平原都属于“冲积平原”。那些千百万年来,被河流从喀尔巴阡山脉带下来的肥沃土壤,种植条件要比之日耳曼尼亚北部的中欧平原要好的多。仅从这一点来说,罗马人对于移民“罗马尼亚的兴趣,也要高过向“北德”移民。
总的来说,罗马对达契亚地区的移民是相当成功的。以至于十年之后(公元117年),当图拉真的继任者哈德良,准备放弃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时,遭到了罗马移民们的强烈反对。既然移民们有能力自给,而不需要帝国提供额外的补给,那么罗马也就没有理由放弃这片土地了。等到罗马在公元270年彻底放弃这片土地时,达契亚地区已经经历了长达一个半世纪多的拉丁化进程。这使得直至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这个被斯拉夫人和游牧民族后裔所包围的土地上,看到一个拉丁语族的“罗马尼亚”(清朝在经营台湾时,也经历过几乎一样的过程)。
罗马之所以在图拉真身故之后,准备放弃对多瑙河北岸的占领,与达契亚地区险恶的地缘环境有关。我们知道,在喀尔巴阡山脉及其附属丘陵之东,就是欧亚草原最西端的南俄草原。由于身处内陆的黑海,本身并不能为周边低地的降水提供多少帮助,游牧民族横行的干草原地带,甚至一路向西,沿黑海北部低地延伸至了多瑙河口。尽管特兰尼西亚高原,能够凭借喀尔巴阡山脉的保护,较少的承受游牧民族的压力,但瓦拉几亚平原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在这片平原之地,机动能力极强的游牧民族,将对罗马的防御能力构成极大挑战。
如果想在特兰尼西亚高原之西,控制一片“多瑙河中游平原”,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我们曾经以多瑙河为界,将这个山脉包裹的盆地区分为了两部分:西侧的潘诺尼亚平原,以及东部的匈牙利大草原。之所以为东部的平原地带打上一个“草原”的后缀,是因为由于山脉阻隔的总量,东多瑙河中游平原的降水,要比西部更少,并且越靠近东北部越少。以至于在这样一片河流纵横,看起来不缺水的土地上,出现了一片适合游牧民族生存的,年均降水少于400毫米的干草原地带。
南俄、匈牙利草原的存在,使得罗马新设立的达契亚行省,尴尬的在东、西两面同时承受了游牧压力。事实上,在达契亚挑衅罗马之前,这些被统称为“萨尔马提亚人”游牧部落,就已经开始试图越过多瑙河,劫掠罗马的领地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甚至消灭过罗马的一个辅助军团。当然,达契亚人在此经营上数百年的经验也告诉了罗马人,游牧民族本身并无法真正侵扰高地。问题在于,罗马如果一定要维持在特兰西瓦尼亚高原的统治,就必须同时控制一片多瑙河平原,以充当高原与多瑙河南岸地区的连接部。
基于上述考虑,罗马决定放弃包括今天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在内的,地势最为平坦的“东瓦拉几亚平原”,以缓解和南俄草原的紧张关系。在特兰西瓦尼亚高原西南,帝国同样也在努力维系一块与面积略小于西瓦拉几亚平原的低地。这片与特兰西瓦尼亚高原紧密相连的低地,后来被称之为“巴纳特地区”。
在辛布里战争时我们曾经提到,多瑙河左岸河流“蒂萨河”是匈牙利草原的核心河流。这条发源于西喀尔巴阡山脉,在今天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西北方向注入多瑙河的河流,纵向将匈牙利大草原分为了两部分。巴纳特地区的西界,就是蒂萨河下游(南界)多瑙河。至于它的北界,罗马人则将之定位为,发源于东喀尔巴阡山脉,横穿整个特兰西瓦尼亚高原的蒂萨河支流“穆列什河”。对于罗马来说,将巴纳特地区纳入帝国范围,能够打通达契亚地区,与潘诺尼亚平原之间的交流通道,为帝国稳定这个危险的突出部再上一道保险。
应该说,在游牧民族的压力下,罗马无论是在西瓦拉西亚还是巴纳特地区统治,都是非常不稳定的。这种不稳定性甚至导致帝国在公元150年自己焚毁了图拉真大桥,以不让萨尔马提亚人有机会长驱直入巴尔干地区。当然在多瑙河结冰之时,游牧民族还是有机会这样尝试的。只不过,对于双方来说,这个都是一个难有收获季节。以我们在东方抵御游牧入侵的经验来看,除非遇到特别大有灾难,这些马上民族也是不愿意在冬天出击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帝国在达契亚地区建立行省,同样也牵制了游牧民族的行动。试想一下,如果帝国不在多瑙河以北地区,占据特兰西瓦尼亚高原这个制高点,罗马的多瑙河防线,无论在中游还是下游,都将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这个角度看,图拉真对达契亚的征服,还是为帝国的地缘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的。
当罗马人迫于压力,主动放弃图拉真大桥时。他们可能还没有注意到,有一支来自日耳曼尼亚地区的蛮族部落,正悄无声息的沿喀尔巴阡山北麓,迁至了图拉真未能征服的达契亚地区——摩尔多瓦丘陵。日耳曼人并非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南下路线。公元前200年左右,被归为东日耳曼人的“巴斯塔奈人”就曾经定居于此,并多次受雇成为南方希腊化诸王国(马其顿、本都等)的佣兵,参与地中海地区的博弈。不过3个半世纪后再次南下的这支日耳曼人,所搞出的动静就要大的多了。这支被称之为“哥特人”的日耳曼蛮族,后来不仅迫使罗马放弃了达契亚地区,甚至还直接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很显然,罗马的神不会告诉他们,哥特人的南下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对于把罗马帝国带入巅峰的图拉真,以及他的继任者哈德良来说,最为关注的还是帝国在阿拉伯半岛的版图。在达契亚战争结束之后,罗马军团紧接着就开辟了东方战场。不过这一次,帕提亚人依然不是罗马的目标,图拉真所要征服的,是一个在后罗马时代,成为欧洲主要对手的民族——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