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节

    日期:2014-11-1921:39:17
    2014-11-19
    [罗马内战3——帝国时代的开启]
    公元前31年9月2日,决定罗马与埃及命运的一场海战,在希腊西海岸的“阿姆夫拉基亚湾”湾口爆发。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安东尼在此集中了一支包括450多艘船只的海军,以及将近10万人的陆军(步兵7.3万,骑兵1.2万)。屋大维一方则在意大利南部,塔兰托湾那个“靴子底”,也集中了数量相当的海、陆军兵力。
    尽管有研究者认为,安东尼在希腊集结重兵是为了远征东方的安息,但从当时的局势来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没有人会在西线面临一场内战的情况下,还把所有力量投入到东线的外部战场。更何况大家在谷歌地图上定位“阿姆夫拉基亚湾”的位置,就会发现这个海湾位于希腊伊庇鲁斯板块,与意大利南部隔海相望(参见《罗马共和国地缘结构图》)。当年远征意大利南部,与罗马争夺大希腊地区控制权的皮洛士,正是伊庇鲁斯的国王。将兵力集结于此,安东尼即使不想反攻罗马,也一定是在为与屋大维决战做准备。
    最终主动发起进攻的是屋大维一方。安东尼之所以没有成为进攻方,是因为信心不足。如果安东尼最初选择希腊半岛作为自己的权力中心,那么他当下的政治处境应该会好的多。然而现在,埃及孤立而又顽强到吞噬一切外来文化的地缘位置,使得希腊地区的罗马人,也相信安东尼现在已经成为埃及利益的代言人了。在罗马人心目中,埃及和克利奥帕特拉(埃及艳后)对罗马的威胁,甚至已经和汉尼拔不相上下了。
    由于屋大维已经明显占据了舆论优势,安东尼并不愿意把宝押在罗马人占主的陆军身上,而是把获胜的希望压在了海军身上(海军一半是来自埃及)。决战的地点,在阿姆夫拉基亚湾出海的海峡一带,由于海峡之南的岬角叫做“阿克提姆岬”(Actium),因此这场决定罗马命运的海战被称之为“阿克提姆海战”。由于信心不足,安东尼甚至事先安排好了退路,为每条船带上了风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地中海中进行海战,主要是靠浆手划船提供动力,并不需要风帆。而安东尼不仅为舰队准备了风帆,还刻意选择西北风向时开战(能更快退往埃及)。只不过这种未战先怯的准备,很显然也对自己舰队的战斗决心造成的负面影响。
    如果战败的话,安东尼准备率海军退往埃及,而陆军则沿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退往叙利亚。为此安东尼为那位美艳的女王留下了60多艘船以为后应,然后再将其余战船分为三支分舰队与屋大维同样分成三队的海军对决。然而想给自己留后路的绝不仅仅只有安东尼一人。在战斗打响之后,除了安东尼自领的舰队之外,另两支分舰队在接战后不久便赶紧扬帆脱离战场,甚至主动向对手投降。
    让安东尼海军如此之快崩盘的原因,在于屋大维的舰队很快便表现出了更强的战斗意识,以及技术优势。本来安东尼的舰队中,那些埃及船要更为的高大、坚固,远程攻击能力也更强(有体型较大的抛石机),但屋大维更为机动、灵活的海军,又一次像第一次布匿战争时那样,通过技术把海战演变为了自己占优的“陆战”。这当然不是说罗马人又一次重拾了“乌鸦吊桥”战术。这一战术所造成的头重脚轻问题,已经使之永远退出了战争舞台。
    屋大维所打造的罗马海军,这次所发明的新武器被称之为“飞爪”。这一技术的特点,在于把原来用弩炮发射的标枪,去掉枪头换成“铁爪”,同时在尾部系上绳索。当飞瓜依靠机械力射落在对手的甲板上后,向后拉动绳索就能够将铁爪牢牢的锁定在船帮之上。为了避免对手砍断飞爪,罗马人甚至在枪杆上包上了铁皮。由于选择权掌握在屋大维一方,所以他的军舰可以挑选较弱的对手,特别是不善近战的埃及船发射飞爪,然后拉近两船跳帮,然后上舰屠杀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安东尼军中的埃及人,还是本来就无心战斗的罗马人,都没有再战下去的勇气了。
    虽然飞爪的使用的确加快了战争进程,但这一技术其实并不是首次出现在战场。早在五年前(公元前),屋大维的海军平定西西里岛的叛乱时,就已经使用过这一技术了。安东尼的失败根结还在于战略上已经完败于屋大维。这使得他的军队完全不能承受一点压力,任何风吹草动或者战场上的失利,都可以引发多米诺效应。当看到自己的舰队已经崩溃,安东尼只能按照之前的预案和早已准备好的埃及艳后一起退加了埃及。从逃跑的角度来看,安东尼倒算的还是很准。最终安东尼和他的情人凭借风、帆的帮助,摆脱了屋大维舰队的追击,退回了埃及。不过按照计划退往叙利亚的陆军,就没有那么好命了。倒不是说他们被屋大维的军队追上并击败了,而是这支军队在听闻海战失利之后,大部分人很快便哗变主动投降了屋大维。至于逃加埃及的安东尼,估计连他自己也不会相信,能够凭借这样一块死地绝处逢生。
    公元前30年8月,屋大维率军攻入埃及,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先后自杀身亡,决定罗马共和国命运的这场内战正式宣告结束。后人相信时年39岁的克利奥帕特拉,在绝望之前曾经尝试过“勾引”时年33岁的屋大维。当然她如果真这样做,也是为了埃及能够继承以附庸的身份维持独立。只不过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之下,罗马治下的地中海,已经不可能再容的下一个自成体系的埃及了。自此,延续了4000多年的古埃及历史就此宣告终结(成为了罗马行省),罗马人的“帝国时代”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日期:2014-11-2021:53:20
    APEC的前世今生(上)
    ——谁才是APCE的主导者
    11月中旬APEC会议就要在北京召开了。对于部分北京人来说,这次会议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多了一个小长假。作为首都,在北京开个国际会议本是司空见惯的,那么为什么这次会议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呢?
    事实上,在有多国领导人参加的国际会议期间放假,是缓解举办地交通、安保压力的常规做法。比如澳大利亚在07年APEC会议期间就曾经给公众放假三天。今年5月份在上海召开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也让上海的机关、学校休假一天。虽然放假与APEC会议的重要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对于处在历史转折阶段的中国来说,APEC这个平台以及本届APEC会议却有着很强的地缘政治风向标的作用。
    APEC的全称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从字面上理解,这一组织的地理范围,应该是亚洲及太平洋沿岸地区,然而就“亚太”一词范围的确定来说,其实就已经暗藏有地缘博弈的成分了。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更愿意把“亚太”的范围限定在西太平洋地区,包括东亚、东南亚,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以及澳大利亚为首的大洋洲国家也可以被包含进来。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更愿意把“亚太”的范围与“环太平洋地区”的概念等同化,将南北美洲国家加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圈。
    以2013年的世界各国(地区)GDP排名来看,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分别列在第2、3、14位,台湾地区24位,香港40。东南亚(东盟)作为一个整体计算的话与英国相当,能够位列第6。上述身处西太洋的亚太核心国家(地区),GDP总量占比世界GDP总量四分之一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