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节
日期:2014-08-1120:37:03
2014/8/11
将战火烧向对手的后方并不是什么很难想到的战略,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就曾经这样做过。即使在这次战争中,罗马也一直坚持在伊比利亚攻击汉尼拔的后方。之所以一直没有对迦太基本土动手,是因为罗马实在是腾不出手了。要知道在这些年里,除了半数以上的兵力被陷在本土战场,罗马在伊比利亚、西西里,甚至希腊都先后开辟的战场。
另一个重要的战略原因,是因为迦太基本土一直没有表现出对汉尼拔的强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将其本土逼入战局并不明智。既然北非希望置身事外,罗马也乐得少些压力。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之前困扰罗马的三个外线战场被先后解决,汉尼拔在意大利的声势也大不如前。此时对北非动手,即可断绝汉尼拔最后的战略希望,又可釜底抽薪式的解决迦太基问题。
做为日后汉尼拔的终结者,大西庇阿为最后一战也做了诸多方面的准备。在过往的战事中,迦太基骑兵,尤其是机动灵活、战斗力极强的努米底亚轻骑兵给罗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罗马来说,在步兵战术上学习并超越汉尼拔要容易一些,毕竟步兵是罗马的看家本领。由于地缘潜力的限制,加上之前所应对的对手大都是城邦体,需要骑兵发挥作用的战场有限(反之对于攻城,罗马比迦太基人会更有心得),所以罗马一直也不是很重视骑兵的建设。
一般情况下,一个四至六千人的罗马军团会配备300人的骑兵。在集团作战时,虽然各军团的骑兵也会集中在一起使用。然而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这些骑兵所承担的都是侦察、送信一类的辅助工作。即使临时整合在一起投入一线战斗,对付此时还没有骑兵的凯尔特人还行,对付一直成长于马背上的,游牧属性的努米底亚人,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在西西里做远征前的准备时(公元前205年),大西庇阿开始以当地人为主着手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不隶属于步兵军团的骑兵部队。类似的变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也曾经出现在苏联红军身上。尽管在卫国战争打响之前,苏联也曾经尝试过将坦克集中成军,以期发挥其强大的攻击力,但却始终无法摆脱为步兵支援的战术思维。直到面对德国强大的坦克部队攻击后,才真正在战略指导思想上予以改变。
不过希望要想彻底抵消迦太基人在骑兵上的优势,仅仅依靠意识是不够的,罗马人也不能把宝押在一支新组建的骑兵部队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罗马军队中也吸收努米底亚人加入。事实上在伊比利亚战事结束当年(公元前206年),策反努米底亚人的工作就已经开启了。大西庇阿甚至亲自潜入北非,以期说服努米底亚人。就这种合纵连横之法来说,做为汉尼拔的“学生”,大西庇阿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在伊比利亚战场上,正是因为策动了不少凯尔特人、伊比利亚人倒戈相向,罗马方才取得了最终胜利。而这次西庇阿的策反对象,战略、战术层面的意义要更为重要,一旦努米底亚人倒向罗马,不仅汉尼拔的骑兵优势将不复存在,后院起火也将迫使迦太基面临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鉴于努米底亚与迦太基之间紧密的关系,努米底亚骑兵也是汉尼拔手下最忠诚的部队,想要说服他们加入罗马似乎不是一伯容易的事。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个政治集团内部总会有争斗的,并且也不是所有人都因为与迦太基的合作受益。当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罗马一边时,在阿特拉斯山区的游牧民族里找到识时务的政治代理人,还是很有机会的。最终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简单点说就是努米底亚人因此分裂成了两部分。西努米底亚仍然坚持站在迦太基一边,而东努米底亚则成为了罗马的盟友。对于罗马人来说,这其实已经是一个相当完美的结果了。最起码当他们登陆北非后,迦太基最令人生畏的骑兵优势将不复存在。
说到令人生畏,对罗马军人心理冲击力最大的其实应该是战象了。不过在熟悉了这种大型动物的习性后,破解它们的攻击反而比应对骑兵要容易些。因为无论多么训练有素,人也还是有办法惊扰到它们,而一旦这些庞大大物受到惊吓,并转而向己方阵线奔跑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最起码在米陶拉斯河会战中,迦太基援军所带来的十几头战象就是这样成为鸡肋的。为了避免自己的伤亡,操控大象的“象奴”不得不自己用刀结束它们的生命(注:技术上没想象中复杂,用锋利的刀自上砍断大象的脊柱就可以做到)。
战象和骑兵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技术上的优势都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很快你的对手就会在技术上模仿你或者找到破解之法,战争最终比拼的还是双方的综合实力。现在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层面看,罗马都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战的准备。公元前204年,大西庇阿率领一支3万人的精锐部队登陆北非。吸取历史上诸次远征的经验,罗马人知道人数本身并不是远征成功的保证,关键在于你的部队能不能在每一场正面决战中取得胜利。
罗马人的登陆终于让迦太基的元老们感觉到了危险的迫近。在经过几场小规模的战斗后,双方在海岸线附近陷入了相持状态。就迦太基人来说,他们当然想尽快把罗马人赶下海。问题是制海权在罗马手上,迦太基并没有强大的舰队来切断罗马远征军的后路。在这种情况下,登陆的罗马人可以从容不迫的在登陆地点修筑桥头堡,再择机向迦太基腹地推进。
对于感觉到大祸临头的迦太基人来说,更让他们恐慌的是东努米底亚的背叛。在这种情况下,将远在意大利的汉尼拔调回来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了。那么从回来之后的汉尼拔,有没有可能挽救迦太基的国运呢?我们明天再接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