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节
日期:2014-01-2600:57:29
2014/1/25
鉴于汉、匈之间拥有漫长的边境线,游牧民族本身又行踪不定,汉军但凡大规模出击,都会采取数路出击的形式。然而公元前90年(4月)的这一次出击,与以往的战役在路线上却有很大不同。简单点说,就是汉军此次攻击的方向,完全在原来匈奴右翼的势力范围内了。
这当然也与匈奴本身的战略调整有关了。之前我们所分析过了,由于乌桓成为汉、匈之间的缓冲者,匈奴方面已经将左、中、右三路的防区向西做了大幅调整。受降城——车师一线,成为了汉匈争夺的主战场。而被匈奴人称之为“天山”的博格达山南北,则升级成为了帝国的西部战区。由于在九年前的天山之战中(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领的三万汉骑,在撤退中险些遭遇全军覆没的命运。因此这一次,帝国也为第二次天山之战,准备了更多的兵力(四万骑,重合侯马通领军),由河西走廊出塞(酒泉)以雪前耻。
博格达山及其周边地区,曾经在西域部分,被我们划定出了一个包含十五个西域小国,介于匈奴、乌孙、汉帝国三方势力交汇地带的“博格达地缘圈”。再次对其用兵,自然不仅仅是一个面子的问题了。尽管在天山之战中,车师国的态度并没有被记录下来(对于失败的战例,一般都不会大书特书细节的),但在匈奴人包抄汉军后路的过程中,这个吐鲁番盆地绿洲的控制者,最起码没有帮助汉军预警。而在此战之后,车师很显然会更加坚定的成为匈奴人的盟友(虽然表面上也不会得罪汉朝)。
不管在第一次天山之战中,车师人有没有直接帮助匈奴人切断汉军归路,吸取经验教训的汉帝国,都不愿意再次冒险了。在主力汉军出击之前的一个月(三月),西路汉军通过外交手段,征调了楼兰、尉犁、危须等六个西域国家之兵,又一次的攻击了吐鲁番盆地的“车师”,并使得这个枢纽国家重新又倒向了汉朝。
比起当日消耗巨大的远征大宛之举,用这种“以夷制夷”的方式来控制西域,显然更有利于汉朝。在两汉经营西域的历史中,政治、外交手段从来都是发挥了主要作用的,象大宛之战那样的案例,只能算是异数了。事实上,就连率领六国之兵进攻车师的将领,也是匈奴方面投降过来的一个部落首领(介和王成娩)。在后来汉、匈争夺西域的历史中(包括东汉时期),类似战例也比比皆是。
以夷制夷之法,虽然能够节约帝国的军事成本,但主战场上的胜利,还是要靠汉军自己争取的。然而当四万汉军穿越车师古道抵达博格达山之北后,匈奴方面便知趣的退军了。也就是说在西部战区,汉匈双方实际并非接战。对于希望以斩获换封赏的汉军来说,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匈奴方面应该是沿博格达山北麓,一路向东退入巴里坤草原。也许汉军尝试过追击,不过如果匈奴方面不想接战的话,他们可以继续西北方向穿越今天中蒙边境的“阿济山”(蒙古境内),回到阿尔泰山及大湖盆地。至于汉军,却并没有由此方向深入漠北的经验。在远离帝国核心区,切无农业绿洲的支撑下,驻军天山北麓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从战略上来看,能够通过此一战,将车师控制在手,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如果汉军一定要进入大湖盆地,攻击匈奴右翼的根基之地的话,由居延塞或光禄塞出塞,向北经浚稽山——涿邪山之间的“涿邪径”,进入燕然山之南是最为可取的路线。通过之前的若干战役,由此方向穿越戈壁阿尔泰山的线路,汉军已是了然于胸了。负责由上述线路出击的汉军兵力为三万(领军者为“御史大夫秺侯商丘成),在此次战役的攻击序列中居于其中,我们可以将之称为“中路军”。
由于河西走廊的机动兵力,都被集中到了西路军,因此中路军是从河套方向出塞的。他们的集结地是河套平原之南,横跨黄河两岸的“西河郡”。这也意味着,为了这场战役,帝国将那些储备在二线的兵力,也征调至了一线战场上。与未能与匈奴接战的西路军相比,中路军的“运气”要好的多,因为他们遇到上了匈奴右翼的主力,并与之展开了数场战斗。当然,这是不是“运气”,还是要看最后的结果。要是象李陵上次那样,那就是晦气了。只是历史仿佛开了一个玩笑,因为在浚稽山北,带领三万匈奴骑兵阻击汉军的,正是上一次率领汉军在此苦战的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