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节
日期:2013-12-3114:49:02
2013/12/31
尽管名义上选择了接受汉朝的节制,但乌桓也并没有马上选择与匈奴为敌。通常情况下,居于这种地缘位置上的“国家”,会选择左右逢源,为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直至东汉初期,匈奴方面都还试图按惯例,向乌桓人征收兽皮、布匹以为税贡。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由于匈奴人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乌桓人也越来越没有耐心,保持这种表面的臣服关系了。牧地的扩张所带来的人口增长,让乌桓人不仅敢于对匈奴人说不,更在公元前78年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举动,那就是挖掘匈奴单于的墓地。这座被挖掘的单于墓地,很可能就是当年在白登围困刘邦的冒顿单于。由于东胡实际上就是忘于这位单于之手,乌桓人在坐大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向他报复了。
如果仅仅是断了税贡,匈奴人可能还能忍,毕竟现在已经有大把边缘部落,不再象当初那样顺服匈奴了。但挖坟掘墓这件事,无论对于哪个民族来说,都是犯了大忌的。乌桓人这样做,无异于向匈奴宣战。因此在事件发生后,匈奴方面调集了左翼两万骑兵南下,征讨乌桓。
当匈奴、乌桓之间的战事一触即发时,作为第三方的汉帝国此时的态度就非常微妙了。如果将匈奴视为最大对手的话,帝国应当出兵帮助乌桓人,以避免匈奴的势力借机迫近燕山。然而坐大之后的乌桓人,也并不让汉朝省心。游牧民族的本性,使得他们在开罪匈奴的同时,同样也曾数次袭扰汉朝边郡。假使借匈奴之手,教训一下这些尾大不掉的乌桓人,倒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帮还是不帮,看起来都有自己的道理。不过战机稍纵即逝,时间已经不容许帝国中央再做过多考虑了。因此在匈奴南下的同时,帝国还是派出了两万骑兵出辽东,暂时以匈奴为攻击目标向乌桓境内进发。之所以说是“暂时”,是因为汉军领军的将领(赵充国)被授权见机行事。说穿了,就是准备坐山观虎斗,以收渔翁之利,最重要的是不要空手而回。
对于汉军来说,最好的局面应该是匈奴与乌桓斗的两败俱伤之时,出面收拾残局,一举削弱两个对手。只是匈奴人并没有给汉军选择机会,他们在听闻汉军出征之后,便识时务的退了回去。如果汉军不想徒费钱粮的话,就只能对乌桓人下手了。
在与匈奴接战中已经遭受损失的乌桓人,并不是汉军的对手。这场战役让乌桓人损失了三“王”以及六千多人口。当然,对于汉军来说,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准备上,都没有想过要攻灭乌桓。这次带有惩戒性质的攻击,更多的是让乌桓人明白自己的位置。
汉、匈、乌三方的这场三国杀游戏,在后来的岁月里也曾多次上演。以汉帝国的实力,以及乌桓的地缘位置。汉军如果想攻灭乌桓是完全做得到的。不过由于匈奴人的存在,将乌桓人的实力控制在可控规模内,成为了汉帝国“断匈奴左臂”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也就是说,只要匈奴人的威胁一天还存在,中央之国就不会想到去消灭乌桓人。而如果匈奴帝国不复存在,草原再一次分裂成各自为战的部落状态,乌桓也就不再有存在的价值了。
乌桓人最终从历史舞台上消失,是在三国时期。此时的匈奴人(北匈奴)已经放弃漠北草原,向西干草原迁徙。失去了这个最大对手,诸如乌桓、南匈奴这些为中央之国拱卫边疆的部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统治北方的曹魏,在击破乌桓之后,将其部落整建制的内迁(也包括南匈奴)。一方面根绝边患,另一方面增强己方的实力。
游牧民族内迁之后,对中央之国历史的影响,是很久以后的话题的。今天我们梳理乌桓的历史,是为了清楚汉匈东线战场的变化。除了乌桓以外,大兴安岭以东,还有两支潜在的力量,有可能影响到帝国东北边境的安全。这两支地缘力量就是东北平原以及朝鲜半岛。在汉朝的记录中,他们被称之为“夫余”和“朝鲜”
在中央之国开始结束战国之乱时,东北渔猎民族中的一部分,开始在松江——嫩江流域南部,进入国家状态,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中所记载的“扶余国”。对于渔猎民族来说,农、牧两种生产方式,都是增强自身实力,提升生产力的重要补充。然而,基于纬度的原因,这些渔猎出身的部落国家,如果不能够南下进驻辽河流域。农业生产、人口数量上始终是不会有大的提升的。
早在国际部分,辽河平原的地缘价值我们就做过详细分析了。在后来的历史中,东北渔猎民族也曾经多次借由中央之国以及游牧政权的衰弱,渗透这片土地,甚至以之为跳板入主中原。但在汉匈博弈期间,他们暂时还没有这种机会。
真正有机会挑战帝国在辽河平原存在的,是来自朝鲜半岛的威胁。由于纬度的关系,朝鲜半岛要比东北地区,更容易进入农业时代。在中国历史的记录中,早在商、周相交时期,朝鲜半岛就成为了商族(箕子朝鲜)退出中原之后的选择。当中央之国的历史推进到西汉时,朝鲜也由箕子朝鲜时代,更迭到了“卫满朝鲜”时代。
这段历史我们在之前的内容中,也曾经解读过。对于我们来说,统治朝鲜半岛的政权是哪个,又与中央之国有什么样的血缘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起码在西汉时期,朝鲜半岛已经作为一个成熟的农业板块,对辽河平原形成了威胁。当汉帝国还得把全部精力,放在与匈奴的战事时。朝鲜自然可以作为藩属,纳入帝国的朝贡体系了。而当匈奴人回缩于漠北,不再对帝国边境构成致命威胁时,朝鲜“进阶”成帝国的“汉四郡”也就再所难免了。
汉军攻灭朝鲜的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09年。在此前后,闽越、南越、西南夷等边缘板块,都相继被纳入了帝国版图。我们当然可以在史官记录的历史中,找到这些夷狄的种种不是,以证明汉帝国这些战争的发起是多么的无奈。但从大历史的视角来看,他们的存亡,都决定于汉匈之战的进程。一旦帝国能够腾出手来,这些边缘板块被纳入中央帝国的集权体系,都只在旦夕之间。
对于汉帝国来说,真正的对手只有匈奴。只要匈奴人还能够完整的统治漠北草原,帝国的北方边境在战略上,就不会有安全可言。当然,如果你能够有办法把他们彻底屏蔽于漠北,不再进入漠南草原的话,汉帝国也会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基于这一战略需求,乌桓人在锡林郭勒草原一线获得了生存空间,成为阻挡匈奴左翼南下的缓冲。
问题是,让汉帝国倍感压力的,并不只是燕山一线。之前同时承受匈奴单于本部,以及右翼压迫的阴山一线,才是最让汉武帝头疼的地方。那么,是不是也要在此引入一股第三方势力,以为帝国的防火墙呢?纵观历史,这的确也是一个办法,后来历代中原王朝,也多采取此法分化游牧势力。而除了乌桓以外,汉武帝在西线也曾经试图劝说乌孙人回到河西走廊,承担类似角色。那么在阴北草原,帝国有没有机会也这样做呢?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