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节

    日期:2012-10-3023:42:04
    从外伊犁盆地向西一直到巴尔喀什湖的广袤低地,都是被沙漠所覆盖,伊犁河水最多能为它的两岸,带来一点绿意了。很显然,争夺伊犁河流域的重心,是在伊犁河谷和外伊犁盆地两个地理单元上。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习惯以地理标签来指向某一区域。那些更我们所熟知的,是那些居于这些板块地缘中心位置的城市。其实这也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在具体的实践中。通常这一地理单元所属的土地,也都是由这一中心城市所管理的。用这个方法来认知伊犁河谷和外伊犁盆地的话,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分别位于中、哈境内的重要城市。一个就是在伊犁河中游的“伊宁”市;另一个则是紧靠外伊犁山的“阿拉木图”。
    尽管我们一提到伊犁河谷,很自然就就会想到“伊犁”这个行政标签。不过在现实的行政版图中,我们却找不到“伊犁市”这座城市。伊犁二字最初出现在行政标签中,是清朝在天山南北所设立的“伊犁将军”一职。这个军政合一的行政机构,在当时是整个西域的管理者。也就是说,伊犁河谷当时可以说是整个西域的行政中心。而为了更好的管理伊犁河谷以及整个西域,清朝在伊犁河的中游建筑了九个城池,合称“伊犁九城”。以容纳管理西域的军政人员。只不过那时的行政中心,并不是在现在的伊宁市,而是在它西侧三十公里处,现在归属霍城县的“惠远城”(现霍城县惠远乡)。
    如果今天的纳入中央之国版图的“西域”,还能够达到清帝国时期的疆界,那么伊犁九城所代表的伊犁河中流河谷,无疑还会是最理想的地缘中心。问题在于,在只能保有半个伊犁河谷,并丧失了准噶尔、塔里木盆地以西的领土之后,伊犁河谷就不再具有地缘中心的价值了。现在伊犁河谷的地缘中心——伊宁市所能延伸的行政力,是包括阿勒泰、塔城两区在内的准噶尔盆地西半部,以及中国境内全部伊犁河谷(共十县)的“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
    通常情况下,我们提到“伊犁”的概念,指向的还是伊犁河谷所涵盖的地区,并不包括地区准噶尔盆地的塔城、阿勒泰两区。只不过,现在的我们应该会为些感到遗憾。因为在中(清)俄最终分割广义上的中亚时(包括西域在内),作为先来者的清帝国,在帝国最西部所设立的那些固定警备处——卡伦,最终成为了两国划界的基点。虽然从实际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些驻扎军事力量的所在,并不意味着行政管辖的边界。但在面对强势对手的情况下,一切示明利益就只能归于对方了。
    现在的我们,当然可以回过头来责备当时北京城里的政治家,危机意识不够强。应该在俄国人的势力范围渗透到中亚时,就加强在伊犁河谷西半部的控制力。那现在的中国,即使仍然不得不失去伊犁河下游地区,也还是很有可能划得全部伊犁河谷的。只是此一时,彼一时。以古典时期的标准来看,已经完全控制了北亚游牧体系的清帝国已经做到中国之国所能做到的极致了。谁又能想到,此时的中央之国,在这个星球上已经由自认为的中心区,变身成为了欧洲人准备瓜分利益的“边缘区”了。而代表欧洲文明侵入天山南北的俄国人,其力量也决非那些游牧民族所能比拟的。
    没有得到全部伊犁河谷的中央之国,固然会感到缺憾。但无论是当年将中亚带入现在国家体制的俄国人,还是现在据有此地的哈萨克人,也同样对两国在伊犁河流域,乃至整个准噶尔盆地的分配方案感到不满。这种不满源地缘上的不安全感。如果再说的具体点的话,那就是因为在整个准噶尔盆地与伊犁河谷所对应的中亚地区,绝大部分的河流都源自于中国一侧。造成这样的困局,主要原因在于准噶尔盆地与伊犁河谷的西侧,没连续、完整的山脉封口。这些横亘于阿尔泰山与天山山脉之间的断续山体,无法在西域和中亚之间,筑起一道天然的地理分割线。尤其是在南北两侧,伊犁河与额尔齐斯河的上源,实际上都已经深入西域腹地的。如果仅考虑中亚方面安全的话,那么整个伊犁河谷,阿尔泰地区,以及准噶尔盆地西侧山地分水岭以西部分,都应该从中国的板图中剥离出去。那样的话,也就意味着中国会失去整个伊犁河谷和大部分的准噶尔盆地的控制权。
    精于地缘政治研究的俄国人,当年也的确按照上述思路努力过,并差一点就成功了。在微观历史层面上,左宗棠、杨增新,乃至从政治上解决所谓“三区”问题的政治家们,都是为抵御俄国的这种渗透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人。事实上,俄国人也的确有理由认为,他们有机会把领土继续向东扩张,前提是他们能够先控制住蒙古高原。最终蒙古高原从中央之国的板块上分离出去,对中央之国其它板块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了西域。如果中央之国核心区内的混乱,所持续的时间再长点的话,很难说我们现在是否还能够,拥有相对完整的西域板块。
    回首历史,如果不是清朝为中央之国解决了来自蒙古高原的威胁,而是仅仅是按照汉、唐轨迹,从河西走廊——东疆盆地区向西平推的话,那么最终中国在西域所得到的领土,很可能只是塔里木盆地,以及以博格达山为中心的“博格达地缘圈”。这一点,并不能因为清帝国缔造者的所谓边缘出身而抹杀掉。
    如果俄国人能为哈萨克斯坦拿到整个伊犁河谷的控制权的话,那么现在外伊犁盆地的地缘中心“阿拉木图”也就不会在哈萨克斯坦的版图上显得那么边缘了。这样的话,哈萨克人在将首都迁到哈萨克丘陵北部的“阿斯塔纳”时,也许就要多犹豫一下了。当然,哈萨克人迁都这件事,地缘背景并不仅仅是因为阿拉木图位置边缘。(只不过这也算是人家的家事了,所迁之地也不在我们所要延伸解读的板块中,暂时就不会详解了)。
    简单从地缘位置上来看,阿拉木图也的确无法做到以其为中心,辐射整个哈萨克斯坦。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阿拉木图所在的位置,所承担的都是沟通伊犁河流域与外伊犁山以西地区的作用。也就是说,阿拉木图的地缘优势,是体现在控制天山北路的“丝绸之路”上的。这也是1854年,俄国人在此选址建城的根本原因。在俄国人处于强势地位的时候,俄国人完全有理由相信,阿拉木图能够成为他们继续向东,沿丝绸之路向西域腹地渗透的基地,并最终形成以阿拉木图为中心的政区。在这样一个目标无法完成,外伊犁山脉以南的天山山脉腹地,又单独分裂成为吉尔吉斯人的国家后,阿拉木图以及外伊犁盆地,也就注定难以继续成为整个中亚北部的地缘中心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