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节
日期:2012-10-2401:40:04
说起蒙古人在13世纪的辉煌,想必对历史稍有了解之人,都会有所了解。可以这样说,这一次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几乎将欧亚大陆上所有适合游牧的土地,都横扫了一遍。甚至于大陆东端,一直没有被游牧民族完全征服过的东亚核心区也未能幸免。当然,无论你采用何必体制,要想在如此广袤,地缘结构复杂的土地上,维持单一的统治权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蒙古帝国从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开始分家时起,其实就处在一个实际的分裂状态。我们所熟知的四大汗国,就是独立于元朝本部之外的四个独立国家。事实上,在蒙古黄金家族统治下,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立汗国,并不止四个。历史研究者也一直有八个、九个乃至其他数字之说。
考证在共尊成吉思汗的大旗下,究竟有多少黄金家族成员统治的汗国,并不是我们今日所要讨论的话题。按照进度来说,要解读这个问题还要等上一千多年。在这里,我们只需要清楚,蒙古人的这次扩张范围有多大就行了。所谓物极必反,13世纪的蒙古帝国在扩张到极致之后,也势必会走向衰败、收缩的道路。当东亚大陆的明帝国,中亚河中地区的突厥人,以及东欧平原的俄国人(莫斯科公国),相继在14、15世纪击败蒙古人之后,蒙古人真正能够覆盖的区域,便不可逆转的向着蒙古高原回缩了。即使是那些崛起于中亚的突厥人,为了继续蒙古帝国的政治遗产,打着成吉思汗子孙的名号向波斯、印度扩张,并建立莫卧尔王朝,从本质上来说,也已经与蒙古人无关了。
从地缘结构上来看,蒙古人如果想在蒙古高原以外,保有额外的势力范围。那最后的机会,肯定是存在于与之最近的阿尔泰山——天山一带了。最低限度,蒙古人还是很有机会,控制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传统势力范围——阿尔泰地区。不过,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了蒙古帝国当年打下的战略纵深以及余威在,蒙古人在游牧之地的收缩速度并没有象他们在东亚大陆那样,呈崩盘状态。对于中央之国来说,蒙古人早在1368年明帝国建立时起,就已经成为过去式了。而在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直到明帝国的后继者“清帝国”建立之后,他们依然可以保有在整个准噶尔盆地以及伊犁河谷的控制权,甚至开始向西南方向扩张出一个小高丨潮丨来。这支强悍控制西域的蒙古人,对于又一次试图进入西域的中原政权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地缘概念。也就是说,之前简单的以蒙古中央戈壁为分割点,将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划分为漠北、漠南两个地缘板块的做法,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了。
如果蒙古人一如既往的,只是将势力范围延伸到阿尔泰或者更南一点,那么倒没有必要单独为这部分存在于阿尔泰山分水岭之南的蒙古人,单独拟定一个地缘标签。但现在,拥有一个完整地理单元,并有机会继续向西域、中亚纵深反攻的蒙古人,完全有权力成为一个独立的蒙古人控制区,并与相邻的漠北蒙古抗衡。为这个即将与中央之国发生地缘关系的,新蒙古人板块设定标签的原则,与漠北、漠南两个地缘概念产生的基础是一样的,仍然是以横亘于蒙古高原腹的的戈壁为核心。这个位于“大漠”以西的个个蒙古板块,也因此被称之为“漠西蒙古”。
与所有的游牧体系一样,所谓的“漠西蒙古”(也称卫拉特、厄鲁特蒙古)内部也分成了几个相互独立的部落。在面对周边其他族群的竞争时,这样的松散结构显然是处在不利地位的。如果漠西蒙古诸部当中,最终没有一支部落挑着站出来,统一漠西蒙古的话(就象成吉思汗当年做的那样)。那么漠西蒙古的命运,很可能就是被中亚的突厥系游牧民族,继续向阿尔泰山一线压缩了。不过,历史还是给了漠西蒙古一个不错的机会,为之打开了建立最后蒙古帝国的窗口。游牧于伊犁河流域的“准噶尔部”,最终成为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土地的主人。这去蒙古人所建立的准噶尔汗国,也成为了清帝国向西域扩张的对手。而清帝国与准噶尔汗国之间的博弈,也对中央之国最终版图的形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