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节

    日期:2012-10-0821:02:58
    回到西域三十六国的话题上来。既然从地缘角度上来看,东疆这些盆地实际上都只有靠西、北侧山地的一面才算有价值。那么在对天山(主脉)南麓的地缘结构研究中,我们就要尽力排空在我们头脑中所固有的那些对盆地的认知了。换句话说,象博格达山这样的山体,才是这一区域地缘研究的核心。按照这个思路延伸下去,博格达地缘圈中的那些西域小国,就很有必要当成一个整体来观察了。
    前面我们也说了,博格达山为核心的西域小国达十五个之多。如果按照地缘板块来为之归类的话,我们可以将之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处于天山主脉以南,也就是吐密番、哈密两盆地北侧的国家。经过前面对吐鲁番水资源及区位的解读,相信大家都应该已经有个基本认知,即吐鲁番盆地的绿洲小国,应该比哈密盆地更大、更多。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只不过有一天可能出乎大家的预料,那就在汉帝国开拓西域时,哈密盆地并没有部族对其进行绿洲开发。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在今天地缘位置非常重要的地理单元,在公元前并没有成为地缘博弈的焦点。
    之所以会这样,很大程度是因为哈密盆地相对于吐鲁番盆地更为恶劣的气候环境,包括缺乏火焰山这样的天然大坝,帮助蓄积来自天山的雪水。不过,这也并不是哈密盆地未能得到西域诸部垂青的根本原因。毕竟最起码哈密盆地的北侧,还是有机会开发、引入天山雪水的。在西域这种,几百人都能立国的地方,并非没有机会滋养出一个“国家”来。真正让哈密盆地在公元前几成一个酱油板块的,是它的区位。因为无论是汉帝国,准备开发的具有官方性质的“丝绸之路”,还是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上千年的,沟通天山南北的陆地交通通道,都有着比走哈密盆地更好的选择。具体的说,这样的选择就是由焉耆盆地转入吐鲁番盆地,再经由“柴窝堡——达坂城谷地”进入北疆;或者索性不经过焉耆盆地中转,直接翻越东疆盆地区南侧的“鲁克塔格山”,以及吐鲁番盆地南区的“觉罗塔格山”,进入吐鲁番盆地。
    哈密盆地之所以在最初的选择中落败,是因为它与河西走廊之间所存在的,以哈顺戈壁为核心的大片沙漠戈壁。在前两条线路,有机会获得更多水源和绿洲补给的情况下,这条存在于地图上的干旱之路,并没有太大价值。当然,如果你希望从现在的地缘结构、交通状况来审视东疆地缘结构的话,就会惊奇的发现,哈密盆地已经成为进入天山南北麓地区,必须经过的枢纽板块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汉帝国最初所选择的,无视哈密盆地存在的路线,出现的什么问题呢?这一点我们后面会分析到的。现在我们还是把目光放回到博格地缘圈本身的地缘结构上来吧。
    哈密盆地是否能够在丝绸之路中,占据一个节点的位置,并不会影响到吐鲁番盆地的地缘价值。有“柴窝堡——达坂城谷地”这样的天然通道在侧,吐鲁番盆地的地缘枢纽地位就不动摇。我们已经多次提及的车师国,就是这个盆地的主人。唯一不让人确定的是,在张骞走过这片土地时,这个又被称为“姑师”的国家,是否是吐鲁番盆地唯一存在的政治体。而能够确定的是,后来在汉、匈博弈的夹缝中,车师国曾经被反复分裂、复合,并最终以博格达山脉为分割线,彻底的分裂了。
    在汉书所记载的西域国家中。车师实际上最少已经被分裂为四个国家了。分别是博格达山以南的:车师前国、车师都尉国;博格达山以北的:车师后国、车师后城长国。当我们再具体研究史书所记载的这四个“车师”国的信息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这四个国家可以分为两个实力完全不同的两个级别。其中山北的“车师后城长国”,以及山南的“车师都尉国”人口都不过千(前者950人,后者仅33人),绝对属于微型国家。相比之下,同样被博格达山分割的“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人口相对就要多出许多了。身处山南,继承车师国原有核心区的“车师前国”,人口将近五千(以交河城为都);而身处山北的“车师后国”人口则达到6000.
    将车师国以博格达山为界一分为二,并不让人难以理解其幕后的战略思路。毕竟对于汉帝国来说,在这样一个交通枢纽板块,一个国家做大到可以将实力延伸到天山南北,是存在很大风险的。这意味着,一旦匈奴人将影响力又一次的触及博格达山北麓,并试图夺回对天山南麓的影响力时(在汉匈争夺西域的过程中,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车师国很容易因为山北受制于匈奴而作出背叛汉帝国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将车师国一分为二的控制,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即使山北的车师后国不得不臣服于匈奴,汉帝国还可以在保证山南“车师前国”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将车师前国留在自己的体系中。
    身处地缘博弈的焦点,所领之地本身又有天然的农牧分割线,车师国的分裂应该说是必然的。问题是,为什么在这南北两个车师“大国”旁边,还会有两个微型车师国呢?其实这样做的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削弱车师国的实力。相比前、后两个车师国,汉帝国对两个微型车师国的控制力应该要更强。比如车师都尉国的得名,就是因为它所控制的城邑“高昌”城,本身就是汉军在吐鲁番盆地的直接驻军点。或者说,这两个国家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那些与汉帝国关系更密切的车师人的一种认可和保护。而在汉帝国对西域的控制力减弱后,这两个微型国家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重新回归前、后车师国几无悬念。
    车师国并不是吐鲁番盆地内唯一被汉帝国认可以国家。汉帝国至少还认可以一个叫作“狐胡”的小国。当然,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车师都是博格达山南北的最强者。相比博格达山以南地区的地缘结构,山北的地缘结构要更为复杂。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整个天山北麓地区更为优越的气候环境。西风所带来的水气,让这里有机会在山前生长出连续的草原带。而更为寒冷的气候,无疑也更适合游牧民族生存(反过来对种植业不利)。即使车师国,能够因为经营博格达山以南绿洲(这意味着能够因种植业而获得粮食和承载更多的人口),而在山北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但这种农牧混和体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于定居性质的绿洲上。至于那些在草原上游走的游牧部落,无论是车师国还是汉帝国,其实都无法做到真正控制的。
    能够对游牧部落进行直接管理的,还是象匈奴这样的游牧帝国。那些被匈奴所吞并的草原部落,很快也会被冠以“匈奴”之名出现在历史记录中。不过,包括车师后国在内的山北游牧部落,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了独立状态,并被汉书记录了下来。这些西域小国的人口数量和分裂后的车师一样,在几百人与几千人之间。如果没有外力干扰的话,人口过万的车师国,无疑就是整个博格达地缘圈的最强者了。
    这些山北小国,曾经被汉书冠以“山北六国”之名,只是我们清点过汉书所记载的这些位于车师以西的山北小国后,会发现这些国家数量其实达到了八个。由西至东分布有:乌贪訾国、西且弥国、单恒国、东且弥国、劫国、卑陆后国、卑陆国、郁立国。如果将那些明显由一国分裂而出的国家视为一国的话,倒是合了六国之数。其实到底山北六国是哪些国家,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毕竟这些弹丸小国对历史几乎没有影响。我们所关心的,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区域,能够密集的存在这样多的国家。在没有可能确定他们在每一个时期的数量之前,我们不妨将它们合称为“山北诸国”。
    从位置上来看,山北诸国的分布很有特点。从《西汉东疆地区地缘结构图》上,这些小国紧密而又均匀的分布在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柴窝堡——达坂城谷地”谷口,及两侧山地上。很明显,这些山北小国对于控制这条战略通道显得非常重要。即使汉帝国在权衡之后,决定放弃对天山北麓的草原地带的经营,他也不会希望匈奴人时刻守在门口威胁自己。而承认并扶植这些小国的存在,就是汉帝国为自己建立的一道防火墙。
    不过,即使是出于分而治之的原则,我们仍然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在如此小的区域内,会有那么多独立的小国或者说部落存在。至于这背后的地缘原因,我们明天再分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