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节
日期:2012-09-1001:51:15
“大斗拔谷”所在的,连通河西走廊与湟水河谷的交通线,固然对连接这两个板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后来立志开拓西域的中央之国来说,就有了一个疑问——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吗?既然湟水河谷已经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并且无限接近青藏高原的地标——青海湖,那么为什么西行的旅行者不选择继续西行,穿越青藏高原北部进入西域呢?单从地理结构上看,在顺湟水河谷上源到它的源头处后,如果想保持正西的方向继续行走,并绕过河西走廊进入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话,旅行者们将要面对青藏高原北部的另外两个亚板块:青海湖和柴达木盆地。只要在经过这两个地理单元之后,才能够最终进入塔里木盆地。
每一个地理单元,都有着自己显著的地理特征。比如青藏高原给人的整体印象就是“高”,以及因高海拔而带来的高原反应。至于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的话,如果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的话,那就是“咸”。盐在这两个盆地型的地理单元中,都成为了最明显的地理特征。只不过体量相对较小的青海湖,里面还有水,并因此而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咸水湖;而四亿多年前为浅海地形的柴达木盆地内部,现在除了星星点点分布的盐湖以外,绝大部分的盆底都已经因为亿万年前的地质运用变成了陆地。而在这片陆地上,白茫茫的盐层成为了最显著的特征。当然,这里所说的“盐”,并不仅仅指的是我们日常所食用的钠盐,还包括数百亿吨其他类型的,可以进入工业系统的矿物质。不过仅仅是可食用的纳盐部分,也足以供给这个星球上的人类食用上千年了。所以我个人绝对相信,应该没有生活在柴达木一带,或者到过这里旅游,看到用盐铺路的人,会去参与前段时间因日本核心泄露事故而引发的食盐抢购潮中。
事实上,由湟水谷地经青海湖区,再沿柴达木盆地边缘进入塔里木盆地的线路,现在也的确被认定为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历史上,穿越青藏高原北部,绕过河西走廊的线路,的确承担过东西方交流的任务。由于这条线路,几乎完全从现在的青海省境内穿行,因此现在也被称之为“青海道”(走河西走廊的路线叫作“河西道”)。在更早的时代,由于这一地区基本为羌人所控制,所以也被称之为“羌中道”。然而羌中道虽然可以成为河西走廊之外,另一线连通西域与黄土高原的线路,但在历史上它却一直以辅路的形式,存在于东西方交流的线路上。也就是说,除非有特别情况,河西道总是能垄断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利益的。鉴于青藏高原的高度,以及我们刚才所分析的,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的情况,也许高海拔所带来的高原反应,以及缺乏淡水补给会是影响羌中道历史地位的主要原因。只是当我们分析过相关环境因素后,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经行青海湖这样的湖区和柴达木盆地这样的干旱之地,由它们的边缘绕行是必然的选择。而在它们周边,以及二者之间,有不少汇入盆地(湖)的河流。因此旅行者还是能够在穿行羌中道时,得到淡水补给的。至于高原反应,也许对于从东部低地上来的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不过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整个板块中,平均海拔最低的区域。特别是那些河谷、盆地,海拔一般也就在3000多米。这样的高度,虽然还是会有部分人有高原反应,不过对于那些身体强壮,并习惯于长途旅行的人说,并不难适应。
既然高原反应和淡水补给,都不应该成为阻碍羌中道成为丝路主角的拦路虎,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其他方面来找原因了。当我们在行政地图上,观察青海内部的行政区划时,就会发现问题的所在了。除了河湟谷地被明显为农业属性的汉、回等族所占据之外,其他地区都被建制为藏族自治州了(格尔木市这个因资源而立,兼控制进入西藏的“唐古拉山口”的地级市除外)。这意味着,河湟谷地之外的青海地区,应该拥有完全不同的地缘属性,以至于让那些地缘属性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划地而治的局面。
简单点说,这种反映在行政区划上的地缘分割,其实就是对青海地区的农、牧两种生产方式的分割。也就是说,在河湟谷地以外的区域,处了比例极小的河谷地区有些许适合种植青稞等高原作物以外,大部分区域都只适合经营粗放型的游牧生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青海众多的藏族自治州当中,以柴达木盆地为核心的海西地区,建制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原因。在蒙古人成为欧亚大陆的最强者时,向南扩张的他们发现青海地区,也同样存在着大片适合游牧生活方式的草场(参见《青海地缘结构示意图》)。
蒙古人和藏人并不是最先发现青海地区的游牧潜力了。那些被华夏文明挤压至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羌”人,才是有史可查的最初开拓者。然而不管是什么人占据了河湟谷地以外的牧区,对于中原政权来说结果都差不多。那就是在青海方向,中央之国无法将自己的农业据点进一步向西延伸了。比起经营河西走廊那条延伸至西域盆地东部的绿洲带来说,中央之国显然对把自己的直接控制区,延伸到青海湖区及其以西地区缺乏信心。除非河西走廊因为政治原因受阻,以及整条线路有足够强大的地方政权,愿意保证通行的安全,否则羌中道并不会成为中原政权,开辟丝绸之路的选择。
这一历史时机,最早出现在唐王朝统治中央之国时期。这时候占据青海地区的游牧政权,是由一支源自大兴安岭西麓的游牧民族——鲜卑族,所建立的“吐谷浑”政权。为了对抗来自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人(藏族的前身)的战略需要,吐谷浑一方面与唐帝国结盟,获得政治上的战略支持;另一方面则向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旅提供安全、补给保证,引导部分商旅穿越青海地区,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不过从唐帝国的角度来说,能够直接控制的河西走廊,始终是自己的第一选择。真正让青海道成为丝路主角的历史时机,出现在宋、夏、辽三足鼎立的时期。当以西套平原为根基之地的“西夏”王国完全控制河西走廊后。宋朝如果想继续从东西方贸易中获取巨大利益的话,除了加大海上丝绸之路的运力之外,启用之前被忽视青海道,成为了宋朝连通西域的唯一选择。
顺便说一下,如果你希望找一个比较明显的地理特征,作为青海地区的农牧分割线的话,那么最合适承担这个地缘任务的,就是横亘在湟水河谷与青海湖之间的“日月山”。这段大致呈南北走向,与拉脊山、达坂山共同合围出湟水谷地的山体,在古典时期基本上就是中原政权,在青藏高原扩张的终点了。比如我们刚才说的“吐谷浑”,就曾经在此与唐帝国会盟。其实要是青藏高原的地质运动,稍微出现点偏差,也许中原政权就有机会把直接控制区,向西延伸到青海湖区了。因为仅仅在十几万年前,青海湖还是面积比现在大数倍的,连通黄河水系的淡水湖。如果不是因为地质运动将湖区东部的地形抬升,切断了青海湖流向黄河的通道(无法排水带走矿物质的青海湖,也就越变越咸了),青海湖区完全有机会与湟水谷地一样,成为中原政权在青藏高原的突出部。而现在,青海湖对于古典时期的中央之国来说,更多的是在象征西方的尽头了。
虽然“青海湖”在华夏文明中,曾经长期被视作蛮荒之地。但青海道毕竟存在着通行的可能性,对于象张骞这样的探路者来说,如果能够得到土著羌人的帮助,并非没有可能选择这样的路径。这样走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绕过被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那么张骞到底有没有选择(或者部分选择)青海道,进入西域呢?这个问题我们明天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