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节
日期:2012-09-1309:50:49
指出清谈误国的积弊,当然不是说畏战,恰恰相反,侧重技术层面的分析,正是为了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而所谓清谈者,往往不注重分析战略层面,只一味的抢占道德制高点(比如抛出一个问题,然后加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就认为自己是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人)。这里面除了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有以死抱国决定的爱国者,也同样有希望绑架舆论,谋取个人政治利益或者身后名的政客文人。但不管是哪类,客观结果都是有害的。
地缘一类侧重战略、技术层面的分析,其价值就在于从整体、综合的角度,分析出“可以让时间站在自己一方”的战略窗口。简单点说,一切战术举措是否实施,应该做哪些,做到何种程度,都必须以符合当时的战略背景这标准。战略窗口打开了,战术上不跟进,是浪费机会;不看战略背景、技术指标,一味抱定“人定胜天”的观念,更是误国误民。
日期:2012-09-1322:21:49
对于一个强大而又渴望胜利的帝国来说,总是不会缺乏张骞这样的冒险家的。事实上,这次冒险的外交之旅,很有可能在一开始就夭折。因为张骞和汉帝国,对于帝国以西地区的了解实在太少了。尽管掌握足够多地缘知识的我们,知道从青海道穿行的话,很可能可以绕过匈奴人的控制区,进入西域。但实际上,对于这点张张骞和他的使团在出使前却并不知道。从技术上看,这和张骞所选择的向导应该有一定关系。因为唯一能够为这次西域之旅提供技术帮助的,是使团中的一位叫作“堂邑父”的匈奴人,这位向导最终也成为了,唯一陪同张骞完成西域之旅的随员。然而在匈奴并没有将直接控制区,渗透到祁连山以南地区的情况下,匈奴人对青海道的了解,也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堂邑父能够凭借他的身份,在旅途中从匈奴人那里探听出西行的路径,所能够指向的也就只能是河西走廊了。
其实这样一个问题,即使是问那些生活在陇西的羌人,也很难有准备的答案的。毕竟青海道在出湟水河谷后,要穿行大片人烟稀少的牧区或无人区,对这样一条通道,那些久居汉地的羌人也未必知道。然而是否还存在一种可能呢,那就是张骞先由陇西进入湟水河谷,然后向北穿越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的地缘核心——黑河流域呢?毕竟以中央之国和羌系族群的渊源来说,汉帝国和张骞对湟水谷地的存在,应该还是有所了解的。
不过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张骞应该并没有选择由湟水谷地,转进河西走廊的路线。因为他如果这样走的话,就应该很快能够收集到,关于大月氏人的信息了。这是因为,在月氏部为匈奴所败,被迫西迁时,并不是所有的月氏人都接受了这个选择。有一部分不愿意远离故土的月氏人,选择了向南进入青藏高原,为了与西迁的大月氏人相区别,这部分月氏人被称之为“小月氏”。而他们所选择的路径,应该就是我们之前分析过的“大斗拔谷”。
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层面,这种由低地就近转入高地避难的做法,都是很自然的选择。只不过,祁连山南是羌人经营的地盘,人数不多的小月支人其实并没有机会得到祁连山南最好的土地,重建强力政权,更多的是以联姻等方式依附于原有羌人部落。真正能够打出自己一片天地的,还是带走月氏主力的“大月氏部”。如果当初月氏人的战略决定,是尽数退入祁连山南,在羌人占据的青海地区重生。那张骞西行的终点,兴许就只是河湟谷地了。不过要是那样的话,西域之地被华夏文明所渗透的时间,很可能就要推迟一点了。
尽管以月氏难民身份,避难于祁连山南的小月氏人,并没有机会成为这片高原之地的主人,但如果张骞选择了由湟水河谷向西,或转进河西走廊的路径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应该有足够的机会,在湟水河谷至大通河谷、祁连山一线知晓小月氏人的信息,并由此对大月氏部有个初步的概念。然而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张骞应该还是在匈奴向导的指引之下,选择了最为人所熟知的河西道西行。其结果就是,他很快就成为了匈奴人的俘虏。
尽管习惯于游牧生活的匈奴人,并不一定会象汉帝国那样,在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但在匈奴人已经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的情况下,张骞所带领的一百多人的使团,想要顺利的穿越这条走廊地带,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唯一不确定的是,他到底走了多远,是被哪个匈奴部落所俘获的。事实上,被匈奴阻击的风险,并不仅仅存在于张骞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之时。这种风险,其实从张骞跨越陇山进入陇西高原时,就已经存在了。
我们知道,如果按照一般规律,横穿陇西高原与关中盆地的“渭水”,无疑是连通两大地理单元的当然纽带。然而陇山与秦岭的地理关系实在太过紧密,结合部的东西纵深也够宽(也可以认为,陇山——六盘山就是秦岭向北延伸的支脉)。山高水急的地理结构,使得沿渭水来往陇西与关中的通道艰难,相比之下,在海拔并不算高的陇山之中,寻机翻越会更加的安全。这样一条通道的走向关键并不在于,应该从哪里翻越陇山,而在于陇山东西两端渭水支流的走向。这样的话,穿越陇山者可以尽可能的行走在河谷通道中。从尽量缩短行程的角度看,与陇山地理位置最近的两条支流,是最有机会承担这项任务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当年秦人由渭水上游,渐进式的渗透关中,并最终受命于周王室入主关中时,发源于陇山东、西两侧,与之地理距离最近的两的渭水支流——清水(今牛头河)、汧水(今千河),就帮助秦人渐进式的完成了这个过程。至于为连接这两条不得不绕行的支流通道,而设立在陇山之间的关卡——陇关,自然也就是在清水、汧水之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