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节

    日期:2012-06-2100:40:19
    与蒙古高原东部地势相对平缓的情况不同,蒙古高原西部的地势就要高上许多了。这块被匈奴视为右翼的区域,由北至南紧密排列着东、西萨彦岭,唐努乌尔山,杭爱山、阿尔泰山脉,以及阿尔泰山脉的东部延伸——戈壁阿尔泰山。所谓山水总相连,山脉越高,拦截水气、蓄积雨(雪)水的能力就越强,因此相比地势平缓,腹地无高大山脉分割的蒙古高原“中央戈壁”区,蒙古高原西部在水资源方面是很有优势的。不过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高大山脉过密的存在,虽然有利于植被生长,却也让森林挤占了游牧民族更为喜欢的,优势草场的生存空间。
    尽管在高山之上,同样有可能生成草场,但总的来看,山脉之间地势较为平缓的河谷、盆地中,所生成的草场更适合人类大规模的生存。从这个角度看,游牧民族如果想在高原西部发展的话,其重心就要在那几条山脉,所包夹、合围出的低地上了。根据山脉的走势,右翼的低地区可以被划分为二区。一个是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却又对其结构感到陌生的“唐努乌梁海”。如果从地理的角度为之命名的话,我们可以称之为“唐努乌梁海盆地”;另一个则是无论从名字还是结构,都有可能让大家感到陌生的“大湖盆地”。
    很多人知道唐努乌梁海,是因为网络之上经常有文章表示,当年中国政府(是哪个政府同意的,也是永恒的争论点)同意的是外蒙古的独立,而在蒙古高原西北角的“唐努乌梁海”并不在此列。也就是说,这块最终被俄国人直接吞并的土地,似乎在法理上,还有的一搞。至于这其中的法律逻辑到底对不对,并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包括这两块土地,到底是被哪个政府给卖了,也不会展开。毕竟所谓的法理,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而政治博弈讲究的是实力,在没有实力保有和“拿回”所谓故土的情况下,讨论下去只会徒费口舌。不过我们今天的内容,倒是有助于大家明白,为什么俄国人,一定要把唐努乌梁海划给自己。而这一板块,在游牧帝国的版图中,又是不是一个重要单元。
    从地理结构上看,乌努乌梁海盆地是由蒙古高原最西北角的三条山脉所合围而成的。即西萨彦岭、东萨彦岭、唐努乌尔山(也叫唐努乌拉山)。与蒙古高原整体呈西高东低的走势有所不同,唐努乌梁海盆地周边山势,呈现的是东高西低的走势。也就是说,唐努乌梁海与色楞格河流域之间的山体,地势是最高的,而面向西西伯利平原的地势相对较低。不要小看了这一点区别,这点区别最终在地缘政治之中,决定了唐努乌梁海的归属问题。
    与所有由山脉合围而成的河谷、盆地一样,那些从山脉之上冲刷出众多河道的雨水,最终会在最低点合流成一条河流。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合流之后的河流会寻找一个缺口冲出谷地,并在和更大的河流合流之后,奔向海洋。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雨水,都有这份幸运回归海洋。也会有一些内陆河,没有力量找到大部队,只能在低地蓄积出一个湖泊作为最终的归宿。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案例了。
    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经常有水气是如何变成雨水,并最终流入大海的童话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能够“回到”大海中的小雨滴都是幸福的。而唐努乌梁海中的雨(雪)水,也有机会成为幸运儿。因为他们在合流之后,冲破了山脉的包围,汇入了海洋。由于东萨彦岭以及唐努乌尔山的西部,地势要高于西萨彦岭,因此从这部分山体上汇集入谷地的众多河流,决定了唐努乌梁海中河流的最终走向。合流之后的河流,从地势较低的西萨彦岭寻找到了缺口。当然,如果让我去写类似童话的话,也许会认为这是一个悲剧性的结尾。因为发源于唐努乌梁海的这条河流,在向北经由“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相接处漫流之后,注入的是寒冷的北冰洋。
    对俄国地理结构,知晓一二的朋友,应该可能会听过这条河流的名字,它就是俄国最大的河流——叶尼塞河。也就是说,为俄国带去最多水资源的叶尼塞河(利用率倒不是最高的,因为人口密度太低了),就是发源于唐努乌梁海。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稍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都不会愿意自己境内的河流,受制于人。或者说,无论你是主观上有计划,还是客观上遵循自然渗透的规律,沿河流向上、下游方向扩张,都很自然的有把一条河流两边的土地,归入同一政治体的需求和欲望。如果俄国在尽握主动权的情况下,不试图把和蒙古的政治分界线,定位在叶尼塞河与色楞格河(也包括大湖盆地)的分水岭之上的话,那也当不起,我对他们在地缘政治研究上的诸多赞誉了。
    按照我们在温带的生活经验,每一条大河的下游地区,通常都会是地理条件最好的区域。地势的平整,和充足的水资源,一旦人类可以有力量对其加以疏导的话,肥沃的良田就能够使所承载的人口,呈几何数级的增长(相对自然状态)。不过西伯利亚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记得在北亚部分我们曾经解读过。尽管西西伯利亚平原,可以算得是世界上最为平整的大平原,但纵行其间的河流,却因为由南至北的走向,让周边的土地血上加霜。因为在度过漫长的封冻期后,位置更南,纬度更低的上游河流,总是先于下游地区解冻,而被下游冰层阻挡的上游河水,除了向四周漫流之外,就别无出路了。短暂的夏日,还没有来的及把这些因河水漫流而形成的沼泽地晒干,就又进入新的封冻期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西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土地,都变成了沼泽地带。只有在上游纬度较高的区域,才有可能为人类所开发。
    西西伯利亚平原的这种情况,不仅古典时期的农耕民族无力开发,就算是靠天吃饭的游牧民族,也不会有太大兴趣。当然,我们前面也说了,越靠近上流高地的区域,反倒越有机会为人类所利用。在这种情况下,群山环绕的唐努乌梁海,倒称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了。
    由于合成唐努乌梁海的三条山脉,相距较近。唐努乌梁海盆地内,事实上并没有太大规模的草场,或者说植被以森林为主。发源于东萨彦岭上的“大叶尼塞河”,与发源于“唐努乌尔山”东端的小叶尼塞住河,在西萨彦岭——唐努乌尔山之间,合成了“叶尼塞河”的起始段。而这些河流两侧,就成了这些生产方式整体以渔猎为主,辅以畜牧的部落的生存之地(越往高地上,渔猎的比例越高。也就是说,西段叶尼塞河河谷,畜牧的比例高些;东段大、小叶尼塞河等支流,渔猎的比例高)。
    日期:2012-06-2100:41:36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