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节

    日期:2012-05-0701:07:43
    解读中东的话,怎么可能不说到圣城“耶路撒冷”呢?之所以把它放在最后解读,就是因为这座圣城的归属问题,是中东最难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暴风中心。如果没有得到耶路撒冷,那么即使犹太人占据了除此之外的所有“迦南”之地,甚至把戈兰高地、西奈半岛、北加利利山脉、外约旦高原这些外围缓冲之地统统握在手,以色列也是一个不完整的国家,或者说没有真正完成复国之梦;而如果让犹太人完全占据了耶路撒冷,阿拉伯人也同样无法接受,因为作为伊斯兰教位列第三的圣城,耶路撒冷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宗教地位和象征意义。当然,对这座圣城感兴趣的,远不止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历史上,皈依基督教的欧洲人,就曾经多次发动史称“十字军东征”的宗教战争,以夺回圣城为名向富庶的亚洲进军。不过,问题之所以变得这么复杂,归根溯源还是因犹太人而起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耶路撒冷的神圣光环,最早就是犹太人所赋予的。关于犹太教的创立,以及“迦南”之地的地缘条件,我们之前已经作过解读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位置居中又有高度的中央高原无疑是迦南的核心板块,无论是谁控制了迦南之地,正常情况下都会在中央高原选择一个合适的点,营建政治中心的。这个点,就耶路撒冷。
    并不能说,就是犹太人最先开发了耶路撒冷。因为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带,新月沃地上所发生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在犹太人到来之前,耶路撒冷及迦南之地,就已经成为很多民族的居住之地了。不过耶路撒冷能够成为迦南(或说巴勒斯坦地区)的地缘中心,犹太王国的建立,是有开创之功的。三千年前大卫王之子所罗门王,在把“以色列王国”的影响力,经营到顶峰时,他决定在政治中心耶路撒冷营建一座“圣殿”,以作为犹太人的精神象征。对于犹太人来说,圣殿的营建,不仅代表了他们的信仰,也代表了他们那段辉煌的历史。
    其实,对于一个有历史的民族来说,总是需要一个符号来凝聚文化向心力的。一般情况下,前人所建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会比较容易胜任这个任务。好像我们中国人,喜欢用长城来作这个符号一样。“圣殿”之于犹太人来说,也是如此。不过和长城多次重建一样,历史上犹太圣殿也被重建过一次。这就是所谓第一圣殿和第二圣殿。
    犹太人所遭受的第一次重大灾难,是在第一圣殿建成约400年后。这段历史始于所罗门王死后(公元前930年),终于巴比伦人攻占耶路撒冷,并焚、毁耶路撒冷的城墙和圣殿为止(公元前584年)。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就是,虽然犹太人在所罗门王之后,就陷入了分裂(分裂为南北两个王国,耶路撒冷仍是南方“犹太王国”的首都,以及犹太民族的精神中心),并不断遭受外敌入侵。但犹太人作为一个族群,还是始终生活在迦南之地的。
    事实上,政权的更迭并不总是会带来社会面地缘结构的改变的。因为大多数时候,征服者只是满足于对被征服者的政治统治,并从中获利,并不一定要改变当地的民族构成、生产方式。除非在这种征服之后,进行大规模的种族清洗或者迁移,才有可能造成地缘结构的重大变化。好像中国历史上,虽然朝代更迭频繁,民族入侵也很多,但从文明、民族的角度看,却并没有出现过断层。风险最大的一次,算是蒙古人的入侵了。不过由于华夏农耕族的基数太过强大,蒙古人在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上所作出的那些改变,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了。
    相比一直独立在东亚发展的华夏文明,犹太人的文明就很脆弱了。迦南之地固然是一个几乎具备各种地貌特征,位置优越的板块,但本身的纵深太小,不足以支撑犹太人繁衍出让别人无法清洗他们的,足够的人口基数。也就是说,一旦遇到足够强大的对手,对犹太人完全有可能用种族清洗的方式,改变迦南之地的民族结构。而这,也正是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前,阿拉伯人认为能够把犹太人完全赶走的根本原因所在。即使是在今天,关于以色列的长期生存问题,一直都被很多人所怀疑。无他,地方太小了。
    虽然阿拉伯人现在很想把犹太人给清洗出去,但当年把犹太人从迦南之地赶走的,可不是他们。最早做这件事情的,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巴比伦王国。2500多年前,兴起于两河下游平原的巴比伦王国最终攻占了迦南之地。最初他们只是把犹太人的王和贵族们带走,并没有试图完全改变迦南之地的民族构成。不过犹太人随之而来的反抗,让巴比伦人决定釜底抽薪,彻底把犹太人从迦南之地抹去。在攻陷了反抗的耶路撒冷之后,犹太人的圣城被毁,大批犹太人,也被带到了巴比伦控制起来。这也就是犹太人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