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节

    日期:2012-03-1223:39:45
    我们知道,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叙利亚中新月沃地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枢纽国家。能够横跨两河流域以及西亚裂谷带的版图,就是支撑这种枢纽地位的地理基础。不过从结构上看,两河流域和西亚裂谷带之间,必须存在一个过渡地带,来连接整个新月地带。从板块对接的角度看,东南托罗斯山脉以南的亚美尼亚高原南麓山地,都可以算作这条绿色长廊的中间地带。问题是,新月沃地本来还承担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任务。而在具体交通路线的选择上,地势相对较低,能够直线连接两河中下游地区和西亚裂谷带的线路,就会更受青睐了。按照这个思路,叙利亚北部,东邻幼发拉底河河谷,西接安条克平原的“阿勒颇高原”,就更有区位优势了。
    实际上,和土耳其境内那些真正的高原相比,海拔不过数百米的“阿勒颇高原”绝对不算高原,只能叫高地了。不过也正因为海拔相对较低,地势较平坦的原因,阿勒颇高原才成为商旅们的选择。在叙利亚的版图中,这片高地基本是被“阿勒颇省”所辖。而位于高地中心的绿洲城市“阿勒颇”,也成了为新月沃地真正的枢纽点。在目前叙利亚的城市排名中,阿勒颇仅次于大马士革。可以说,如果想要控制叙利亚的北部局势,阿勒颇就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与阿勒颇目前上百万的人口量相比,地缘地位并不亚于阿勒颇的安塔基亚就要可怜的多了。如果安条克平原和安塔基亚仍然在阿拉伯人的版图内,那么从两河流域乃至波斯湾地区针对地中海的贸易,就必然按照传统的丝绸之路,经由安塔基亚和阿西河口转口了。无论是道路还是石油管线,穿越伊斯肯德伦山脉和阿维拉山脉之间那个缺口(也就是阿西河下游谷地),都比翻越阿拉维山脉,进入沿海平原的的难度要低。而这也是与安塔基亚同纬度的阿勒颇,能够在阿勒颇高地的竞争城镇中胜出的重要原因(直线距离)。
    正因为脱离了阿拉伯半岛这个母体,安塔基亚地区也再也无法成为阿拉伯半岛在地中海沿岸,最重要的窗口。而失去了安条克平原和阿西河口的叙利亚,也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要港口,南移到了阿拉维山脉西麓的“拉塔基亚”(叙利亚最大的港口)。经由阿勒颇——安塔基亚的商路,也同样被阿勒颇——拉塔基亚所取代。同样被转移的,还有那为城市带来财富的贸易量。
    没有了阿拉伯半岛的物流,也许安塔基亚还能指望成为亚美尼亚高原甚至波斯高原的出海口。但鉴于它突出部地理结构,无论从距离还是安全的角度,伊斯肯德伦山脉以西地区,包括伊斯肯德伦港,都会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并没有必要跑到安塔基亚去绕一圈(比如土耳其和伊拉克在上世纪70年代合作的一条石油管线,就是直接由伊斯肯德伦出海的)。在这种两边不靠的情况下,尽管安塔基亚现在依然是哈塔伊省的政治中心,但在土耳其人的版图中已经沦为了一个人口不足十万的,周边农业区的管理者了。
    现在看起来,安塔基亚和安条克平原如果留在叙利亚的话,应该会有更好的发展。不过在政治博弈中,决策者们并不会特别关注这点。他们更关注的,是这类争议板块,在国与国的地缘博弈中,能够发挥何种作用。刚才我们也说了,在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1938年,安塔基亚和整个哈塔伊省,独立成为了“哈塔伊共和国”。当然,如果你多少了解点历史的话,就会对这种先独立后加盟的把戏感到好笑了(俄国人和美国人都是这方面的行家)。迫不及待的土耳其人,甚至在第二年就开始了“哈塔伊共和国”的回归进程。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技术上需要做一些准备,土耳其人也许在1938年就走完这个过场了。而之所以要做技术准备,完全是为了让标榜“自由、民主”的法国人面子上过的去,不至于让他们再面对叙利亚人时,无言以对。要知道,虽然我们笼统的把法国对叙利亚的这种统治行为,称之为“殖民”,但在一战以后,这种获取海外领地的行为,在技术上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简单点说,在被殖民国家民族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并且成长出一批具备西方思维的精英时,以前那种基本不考虑被殖民地民族情绪的做法,变得不合时宜了。特别是在英法两国为了打击同盟国联盟时,给阿拉伯人画出民族独立大饼的情况下,直接把土耳其的殖民地,划到自己名下就没法交待了。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瓜分德、土留下的殖民地,一种由国际联盟授权的“委任统治”,成为了新型的殖民地管理方式。
    所谓“委任统治”的逻辑,就是认定这些前殖民地,暂时还没有独立建国的能力,所以需要委任一些体制成熟的国家来提供指导,“帮助”它们进行统治。这样的话,即让急于瓜分战利品的协约国成员们,能够获得收益,又能够给那些之前被忽悠的内应以交待。至于说要“委任统治”到什么时候,就不好说了。反正如果没有二次大战,使得这些前殖民地又一次有了选择的机会,40年代末那场民族独立浪潮估计还得推迟点爆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