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节

    日期:2011-12-2601:30:32
    相比亚喀巴湾这个明显的南部基点,为阿拉伯半岛、西奈半岛的分割线,找出北部基点多少要困难一点。因为从地理环境来看,看不到特别明显的地理特征来承担这项任务。鉴于这个分割点也是地中海南岸与东岸的分割点,比较偷懒的方法,是遵从几何原则,找个转折点做基点,然后向亚喀巴湾方向的南点连线。这样做的风险在于,有可能把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分割给两个国家。
    相比那些被地图划界,硬性分割的行政区域,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的这条边界还是能够让人接受的。因为这个分割点,基本也就是非利士平原与西奈荒漠的分割点。也就是说,巴勒斯坦地区所对应的那段“地中海东部海岸线”,一直到非利士平原的南端,都算是有农业基础的“沿海平原带”,到了位置居于地中海之南的西奈半岛之后,情况就发生转变了,沿海地区再无法产生连片的农业区,“荒漠”成为了这一地区的地质标签。
    西奈半岛这种整体荒漠化的情况,广泛存在于整个地中海南岸。只有在能依靠“阿特拉斯山脉”拦截地中海水气的西北非沿海地区,以及能够从整个东非收集雨水的尼罗河口,才有机会形成连片的绿色地带。相比之下,有阿尔卑斯山系横亘在地中海北岸的欧洲地区,以及本身就是高原地形的小亚细亚半岛,降水量就要充足的多了。至于阿拉伯半岛西侧的这条“西亚裂谷”地带,依靠这条迫近海岸线的高地,勉强经营出了一条沿海农业带,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假如当年地质变化时,西亚裂谷带不是从亚喀巴湾方向,向北延伸。而是透过苏伊士湾,在西奈半岛沿海地区向东北方向转向阿拉伯半岛的话,也许就有机会打造出一条,完美连接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沿海“沃地”来,那样的话,当日埃及说不定就有机会东进“入主中原”,成就帝国之业了。
    上述情况当然只是一种假设了,现实的情况是,据守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如果希望向离他们最近的农业区“迦南”之地渗透的话,就必须面对荒漠化西奈半岛的地理分割。尽管法老们可以在西奈半岛的沿海地区,找寻到一些有地下水源补给的地点,做为连接“尼罗河三角洲——迦南之地”通道之上的补给点,但比起一个能将二者连成一片的,拥有高密度人口的沿海平原带,这些以点状分布的据点,所能起到的只能是战术支撑作用。从技术上看,一次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就有可能对切断这类战术通道。这种战略性风险,也注定了诞生于尼罗河畔,带有强烈农耕属性的古埃及文明,即使能够把触角伸到阿拉伯半岛,也无法将之纳入古埃及的版图。
    无法控制迦南之地,并不代表古埃及人就不会越过西奈半岛,向阿拉伯半岛渗透了。而当埃及人的目光,沿着西奈半岛的海岸线越过这片荒漠化地区之后,他们首先能够接触到的绿色之地,就是非利士平原了。无论是从军事,还是商业的角度看,非利士平原都是埃及人登陆亚洲的桥头堡。无论是军队还是商队,他们从非洲方向穿越西奈荒漠之后,非利士平原都会是他们最理想的补给点。除了通过武力或者交换手段,从非利士平原获取利益之外。这条从地理关系上看,应该是新月沃地最南端地理单元的绿洲,还可以提供三条继续前行的通道。或是继续沿海岸线北行,与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半岛、伊朗高原,甚至更遥远的南亚、东亚地区交流;或是转向东北方向直接进入迦南之地的核心——中央高原,直至约旦河谷;如果目标是赛拉特山脉和内志高原的那些游牧部族的话,在非利士平原稍事停留之后,再向南行穿越内盖夫荒漠,也比直接由西奈荒漠转入内盖夫荒漠的走法要更轻松。
    基于上述理由,作为走出亚洲,进入非洲之前的最后一片绿地,也作为进出非洲,登陆亚洲所能见到的第一片绿地,非利士平原这个三面为不毛之地(两面沙漠,一面海洋),北端对接整条新月沃地的狭长平原带,也就据有了枢纽地位。而这,也是巴勒斯坦人自始自终,不肯退出加沙地带的原因。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虽然现在巴勒斯坦人主权指向的“加沙地带”,并不是等同于整条非利士平原。但作为非利士平原的南部地区,加沙地带仍然具有我们上面所分析的那些地缘价值。我们并不能十分确定,是哪一个族群最先开发包括“加沙地带”在内的非利士平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古埃及人肯定比非利士人,更早知晓这片土地的地缘特点。因为非利士人之所以能够生存在这片土地上,并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就是埃及人的安排。
    关于非利士人的来源,一直是不是十分确定。毕竟不是每个民族,都象犹太人那样有部圣经,在剔除神话成份之后,能从中看出他们民族迁移的脉络。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埃及人眼中他们是一个航海民族(从地中海的结构来看,很有可能来自欧洲方向),并且曾经试图通过尼罗河口向尼罗河腹地渗透。虽说后来的罗马人,用同样的路径攻占了埃及,但并不表示每个试图入主尼罗河三角洲的族群都会成功,而非利士人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对于这样一个外来入侵者,将之驱逐出境或者完全消灭,都是可以选择的手段,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
    相比那些纯粹依靠武力解决的方式,埃及人在对付非利士人时,选择了一个带有交易性质的手段。那就是让战败之后的非利士人,迁移到阿拉伯半岛沿海平原的南部,作为法老们置于亚洲板块之上的棋子。而这非利士人在埃及人授权之下获得的这片土地,也就被打上非利士的标签,并被我们称之为“非利士平原”了。
    对于双方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合作方案。从非利士人的角度来看,虽然非利士平原的地理环境,迫使其转而把目光投向陆地,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片土地的农业潜力,以及在商道之上的枢纽位置,同样能够让他们变得富足(据说他们还有治铁方面的技能,获取额外的财富),并欣然接受埃及人的安排;而从埃及人的角度来看,没有良港支撑的非利士人,也就不再具备从海洋上威胁埃及本土的资本了(包括与其他海上民族联手反咬埃及的机会)。如果非利士人想在亚洲民族的挤压之下生存,保护他们从陆地上所获得的利益,和埃及人合作,接受埃及人的宗主权是唯一的选择。这样的话,埃及人就可以将自己的势力范围,越过控制力较弱的西奈半岛,渗透入了新月沃地,并在和亚洲文明的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
    总的来说,在面对一个实力足以超越埃及的,强大帝国的时候,非利士平原所能到的缓冲作用还是有限的。特别是这个帝国,能够从海路直接攻击埃及本土时(典型的就是罗马帝国)。不过在犹太人控制迦南,以及试图从埃及返回迦南时,横亘在非利士平原的“非利士人”,却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正因为如此,出埃及之后的犹太人,并没有选择经由非利士平原,进入迦南腹的方案。他们甚至没有敢于经由埃及人布设在西奈半岛沿海地区的那些据点东进,而是在进入西奈半岛之后就变线向南,沿着西奈半岛的边缘荒漠,走出了一条“V”字形路线,进入非利亚平原南部的“内盖夫荒漠”。随后又跨越环境同样恶劣的阿拉伯谷地,由约旦河东岸高地绕过死海,回到约旦河谷。
    按照犹太人自己的记载,他们走的这条曲折路线花了四十年时间,至于为什么要花那么久的时间,自然各种版本的说法,为之解读(最为煽情,也最为文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不让生为奴隶的一代人,跨过约旦河”)。只不过这些目前不是我们的关注重点,我们更关注的是,非利士平原的地理结构、地缘价值,和犹太人当初在荒漠之中漂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犹太教义得以诞生),对当今的巴勒斯坦地区的地缘结构有什么样的影响。很快我们就会发现,一如当年非利士人是法老布设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一颗棋子一样,现在的加沙地带,对于阿拉伯人的埃及来说,也据有同样的战略价值。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对于埃及的价值,巴勒斯坦人现在要和以色列人谈判建国的土地,就只有“约旦河西岸”这一个地缘板块了。
    今天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