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节

    日期:2011-12-0723:19:01
    试图从宗教角度解读犹太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教义之间的差别,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这个帖子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做一些技术分析,探究一下它们之间的渊源。在犹太人进入迦南之地之前,以及他们在二千年前被迫离开迦南之地之后,整条新月沃地还生活过很多的族群和文明。这其中有和犹太、阿拉伯族系出同门的闪含民族,也有从地中海北岸渗透而来的希腊、罗马人。按照中央之国的经验,尽管游牧民族在和这些农耕文明的军事博弈中,经常会取得战术性的胜利,但从民族扩张的角度来看,能够拥有更多资源的农耕文明,应该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的。即使是游牧民族偶尔渗透成功,也会被彻底改变属性,接受当地文明。不过在阿拉伯半岛,游牧属性的阿拉伯人,尽管在中东诸民族中最后崛起,却后发成功,不仅控制整条新月地带成功,还向西将整个北非阿拉伯化。这当然不代表阿拉伯或其他地区的游牧民族中(比如中亚),不会出现一些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分支。但就其民族、文明性格而言,原始的游牧基因,仍然植根于它的血液当中。
    中东和远东文明属性的这各差异性,究其根源还是在于适合农业、游牧的土地,各自纵深有所差别。东亚作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生存的三大板块(还有西欧和北美中部),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土地,纵深和潜力足以对北方游牧民族形成压倒性优势,并在冲击过后,迅速回复原始状态;而整个阿拉伯半岛——北非板块,真正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土地,只有新月沃地+尼罗河河谷、三角洲。这样狭长的农业带,可以产生文明,但却不足以保证文明的安全(想想新月活地上,曾经生存过多少种文明)。即使没有来自阿拉伯高原的游牧民族冲击,也会成为四方角逐的舞台。
    阿拉伯人能够在新月沃地笑到最后,除了新月沃地本身缺乏足够的防御纵深之外,还和阿拉伯半岛腹地的干旱气候有关。在这种气候环境之下,那些紧盯新月沃地的外来文明,即使能够成为新月沃地的主人,也无法彻底征服内志高原和赛拉特山脉,使之在阿拉伯半岛腹地,拥有足够的防御纵深。反过来,新月沃地如果和阿拉伯高原同时纳入耐旱的阿拉伯游牧体系,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所以即使是在阿拉伯帝国崩溃之后,后来占据新月沃地的外来文明,也无法将阿拉伯人彻底赶出这片土地。除了强行建立一些小型殖民点外(十字军当初在西亚裂谷带,就这样尝试过),大部分时候,这些外来文明还是倾向于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借助阿拉伯社会中的上层阶级,控制新月地带,及整个阿拉伯半岛。
    我们刚才说了,在阿拉伯人成为整个阿拉伯半岛的主人之前,新月沃地曾经活跃过许多民族与文明。但经过长时间的地缘博弈,这些民族和文明都从这片土地上消失了,阿拉伯人成为这片土地上,唯一的幸存者。问题是,在阿拉伯人之外,他们的远房亲戚犹太人,虽然在二千多年前被迫离开这片沃土,却并没有消亡。更为重要的是,二千多年来,自认是“上帝选民”的犹太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回到上帝许诺给他们的“迦南”之地。
    并不是每一个民族,都会拥有自己的国家的。不过一般情况下,一个民族总是会有一个稳定的区域,作为自己民族的核心生存区。就象库尔德人,虽然不能独立建国,但还是能有一块被称作“库尔德斯坦”的土地,展示自己的文明。在这些正常状态下,犹太人是一个例外。他们在二千年来的流浪生涯中,虽然无时无刻不在以宗教为纽带,保存自己的犹太社团,但却重来没有拥有过一块属于自己了土地。基于犹太人在商业、金融上的能力,欧洲人虽然能够接犹太人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但却不允许犹太人拥有自己的土地。单独为犹太人划出的社区,被称之为“隔都”。在隔都之内,犹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宗教、生活习惯生活。这看起来当然是一种歧视的作法,不过基于犹太社团的封闭性,这也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只不过这种看起来各取所需的做法,却也为历史上周期性出现的,针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提供了便利。
    相信很多朋友心中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犹太人那么不受欧洲人待见,总是那么特立独行的被单独分离出来?关于对这个问题的解读,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了。有从宗教角度的解读,认为耶稣当初是被犹太人出卖给罗马人的,所以基督徒和犹太人有着不可调和的仇恨;也有从经济角度解读的,认为犹太人积累了太多的财富,又没有政治权力。不可避免的被那些眼红的土著们盯上,定期剪羊毛了。。。不可否认,上述这些理由,在历次反犹太运动中,都曾经成为过鼓动民众反犹情绪的理由。但如果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还是在于犹太社团的封闭性,以及宗教上的自命清高。
    我们知道,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实都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改良而成了。所不同的是,伊斯兰教的创立,是阿拉伯人从犹太人的圣经中,找到了自己的民族源头,并用升格一代的方式,成功绕过了犹太人影响,直接和先知亚伯拉罕,以及之前犹太人描述的神话历史对接。这种做法,为阿拉伯人打造出自己的文明、宗教体系。并使之成功的抵御住了,以基督教为意识形态的,欧洲文明的入侵。而比伊斯兰教早了600多年创立的“基督教”体系,对于犹太人的教义和历史,则采取了完全继承的方式。即将记录犹太人历史、文化,以及与上帝关系的希伯来圣经,称之为《旧约》;而把记录耶稣基督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称之为《新旧》。
    对于一个宗教或者其他意识形态而言,有一本成文的经典是必须的,阿拉伯人在从犹太圣经那里,对接出自己的文明源头之后,也同样创立了伊斯兰教的圣经——古兰经。演变到后来,教徒们往往象现在的红学专家一样,纠缠于对那些文字考据、理解之中,以显示自己的信仰最接近神的本意(因此而产生N多的支派)。不过当我们站在宗教创立者的角度,去看待宗教发展的问题,就会发现那些文字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理念,能让多少人接受。至于这其中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为什么犹太人会长期被孤立,我们明天再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