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节
日期:2011-10-1923:14:49
在由两河汇集而成的阿拉伯河,即将注入波斯湾的时候,它接受了由伊朗高原上面流下来的最后一条支流“卡伦河”。这条伊朗境内最长的河流,也是伊朗唯一可以通航的河流,它的下游流域,组成了伊朗境内波斯湾沿岸平原的核心区域。如果当年波斯人没有成功控制卡伦河的话,那么伊朗和伊拉克的分界线,就很有可能是伊朗南部高原的山脉了。
从地缘渗透的角度来看,卡伦河950公里的河道,有将近700公里是蜿蜒曲折于伊朗高原之上的。所以波斯人凭借其在中上游的地理优势,顺河而下控制卡伦河下游地区也属正常。如果单纯的就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的地缘关系来说,波斯人其实是很有机会占据整个两河平原。事实上波斯人在强盛的时候也并非没有做到这点(巴格达这个名字,就是波斯语)。只不过两河平原本身太过重要。无论是在波斯人之后建立帝国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还是后来的英国人,在试图控制阿拉伯半岛时,都会将重心放之于上。在这种情况下,孤独的波斯人,也有只能在保有高原核心区的基础上,多少从高原周边的平原上,切割下一点与高原地理关系紧密的区域了。
单从地理关系而言,波斯人其实倒也可以和阿拉伯人划清界限的。因为虽然现在卡伦河已经成为了阿拉伯河最后的支流,但在波斯人踏上这块土地之时,卡伦河还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包括卡伦河流域,和阿拉伯河入海口附近的土地,都是由卡伦河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的。就卡伦河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关系来说,有点类似于珠江三角洲,东江与已经合流了的,西、北两江之间的关系,看似联系紧密,却又可以独立自成系统。分析卡伦河与阿拉伯河之间的渊源,当然不是在上地理课。我们的主题是“地缘”,只有这些地理因素对“人”产生了重大影响,才会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在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地缘结构时,东江的独立性,在行政格局上的最终表现,可能是诞生一个香港、深圳、东莞、惠州所组成的城市图。而卡伦河和阿拉伯河之间的关系演变,影响的就是两个国家,两个族群之间的关系了。
在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成为阿拉伯人的宗主国时,他们并没有象阿拉伯帝国那样,有机会将伊朗高原纳入帝国的版图。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小亚细亚半岛的地理位置,让突厥人不得不把地缘重心放在西线,和欧洲人进行地缘博弈。当然,帝国时代的土耳其人和欧洲进行的将近600年的博弈(14世纪至20世纪初),也给土耳其在中东带来的很大的优势。见证了欧洲整个崛起过程的突厥人,有机会从欧洲人那里吸收到更行进的技术和文化,来扩张他们在亚洲的版图,并将阿拉伯人置于帝国的控制之下。
两河平原现有的行政格局基础,也是在奥斯曼帝国和波斯人博弈之时形成的。在突厥人崛起之后,奥斯曼帝国控制了整个两河地区以及阿拉伯河两岸。而整体上处于劣势的波斯人,则保住了与高原关系紧密的卡伦河流域。从地缘博弈的角度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平衡的结构。突厥人可以从自己控制的那部分亚美尼亚高原,沿两河——阿拉伯河两岸,不出境的走到波斯湾;而波斯人也可以沿卡伦河两岸,布设伊朗高原与波斯湾之间的水陆通道。这种平衡,直到有一天波斯人突然发现,卡伦河成了阿拉伯河的支流,自己沿河出海的船只,不得不借道阿拉伯河才被打破。
日期:2011-10-2001:34:59
在地图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在卡伦河——阿拉伯河交汇处的东南则,有几条与卡伦河相连,直入波斯湾的河床,这几条河道就是当年卡伦河在不同时期的入海河道。由于卡伦河从伊朗高原上面冲刷下来的泥沙量较大,卡伦河在下游平原地区的运行方式,也有点象在华北平原上的黄河一样,经常改道。当一条入海河道的河床淤高后,奔腾的洪水就会冲刷出另一条河道来(这其实就是一个造陆的过程了)。当然,这些河道并不一定有明确的先后次序,有可能同时存在,只是不同的时期,轮流充当干流罢了。在卡伦河的这种变化当中,终于有一天它对接上了阿拉伯河,和阿拉伯河共用了一个出海口。而从水系的角度看,卡伦河也成为了阿拉伯河的一条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