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节
日期:2011-09-0109:58:11
从防御的角度来看,中原西北侧的“荥阳”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今天郑州古荥城,在现在荥阳市的东北)。这座韩地的重要城邑,位置并非是在进入洛阳盆地的水陆关口上。那个关口在历史上,曾经以成皋、虎牢、武牢、祀水这些名字,成为重要战役的发生地。刘邦之所以选择这个点建立防线,一方面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因为如果放弃了荥阳,也就等于放弃了整个中原,整体转入了战略防御阶段。这对于那些骑增的诸侯们,心理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要想稳住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大家,汉军仍然有实力和楚军在中原争雄;另一个原因则是韩地毕竟是刘邦比较有信心的板块,就这样不作抵抗的,把韩地的核心区拱手让给项羽,刘邦是很不甘心的。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敖仓”这个点了,作为鸿沟、济水、河水,三水交区的枢纽之点,敖仓在秦帝国时期,就是重要的物资转动中心和储备地(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从敖仓的地理位置,和功能来看,和中原东侧的“定陶”颇为类似。虽然你可以把这里储备的粮草、物资西运,但也意味着不能再从中获取战略利益了。正因为有了上述原因,刘邦才不愿意就此撤入高地,试图和项羽在中原再血拼一场。
从战术上来看,荥阳和敖仓应该也算是个黄金组合,前者为后者提供保护,后者为前者提供补给。汉军在二者之间所构筑的,两面有墙体护卫的“甬道”,除了作交通线以外,本身也可以算是一道“长城”。只是这种长城的防御力,始终比不上天然的山地所提供的保护。在楚军的重点打击之下,汉军的甬道多次被冲断。而荥阳城中的汉军,也越来越难以为继了。
汉军的这种不利局面,不可避免的对于那些依附的诸侯心理产生影响。最先出现异动的,就是西魏王魏豹了。这位假托父母有病,离开前线回去探视的诸侯,一回到河东之地便断绝了渡口,宣布反正归楚。
西魏的反叛,尤如在刘邦的背上插了一把尖刀。可以说,让刘邦在关中的根据地,瞬间暴露在对手的眼皮底下。这固然是一个坏消息,但并没有坏到让汉军马上崩盘的地步。因为和大多数的骑墙派一样,魏豹的这种反叛,更多的只是政治上的表态。在项羽还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他更乐意以一个独立的,旁观者的态度,来保存筹码。这种心态在黥布心中也有,即使是他为求自保,主动向楚军宣战之后,也并不排除日后重新归楚的可能。可惜的是,在楚军攻下淮南之后,“奖罚分明”的项羽,又一次快意恩仇的举起了屠刀,将叛徒黥布的家人斩尽杀绝。在这种情况下,骑墙派也不得不变成“反对派”了。
相比之下,刘邦的方式就显得柔性的多了,清楚魏豹的反叛,更多是一种观望的刘邦,最先试图用劝说的方式,将西魏重新拉回到汉军阵营。而在胡萝卜政策无效的情况下,汉军中最为天才的军事家——韩信,很快便用大棒解决了问题。当然,能这么快的消除掉这个隐患,也并不全是军事上的胜利。刘邦在统一半个天下时,在各地所树立的政治威望,以及魏豹本人不够坚定的决心,都让汉军能够迅速的结束河东之战。而在战场上失利的西魏,并没有受到项羽式的报复,魏豹也又一次的回到汉军阵营中。不过,西魏也没有理由再成为独立王国了。相比于项羽如此怀念战国时的格局,刘邦更愿意学习秦人的管理模式,以稳定自己的统治。因此“西魏”所辖的河东、太原、上党三个板块,也成为了三个纳入直管体系的“郡”。
西魏的反复,只是楚汉第二次战役中的一个插曲,由于处置得当,并没有对汉军造成负面的影响。相反,还让刘邦借机“削藩”,增强了自己的核心力量(那些同为诸侯王的盟军,是靠不住的)。不过在荥阳一线的正面战场上,汉军仍然无法打破僵局。在楚军持续攻击补给线的情况下,汉军即使能够勉强支撑,也没有能力在正面战场翻盘。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感到力不从心的刘邦试图和项羽和谈,以荥阳为界,作为汉地的最东点,放弃与项羽争霸的想法。依项羽的想法来看,并非没有可能答应刘邦的条件。因为相比于西线这些被刘邦所控制的高地来说,他更关注对自己的根据地构成直接威胁的那些山东诸侯(特别是齐国)。否则当初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把关中“留给”刘邦了。也就是说,如果两军就此休战,刘邦亦愿意尊项羽为“霸王”的话,那么即使将来楚、汉之间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战争,楚军也很有可能会暂时休战,以腾出精力去解决齐地的问题。毕竟战争的进程,已经大大超出的项羽的预期,在西线拖的时间越久,项羽对于后方的忧虑感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