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节
日期:2011-09-0301:31:16
项羽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尽管在睢水之战中(楚汉第一战役),项羽凭借胜利,已经慑服了齐、赵两国,让他们在名义上又顺服了西楚的霸权。但谁都知道,这次顺服只是表面的,一旦楚军在前线战事不利,这些“异端”随时有可能抄了楚军的后路。对于这点,刘邦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当他在荥阳一线苦苦支撑时,也派出了使者游说这些观望的诸侯,希望他们能够象黥布那样站到汉军一边来。
最先和刘邦达成战略同盟的,是那位和韩信、黥布并称为汉初三在名将的“彭越”。说起彭越这个人,其实很有意思。可能和他的出身地“巨野”一直是几方博弈的焦点地区有关,这位枭雄在起兵之后,就一直不忙于站队。虽然和项羽、刘邦、田荣等诸侯,都曾经合作过,但在政治上却一直没有明确的受过谁节制。从这点看,彭越更象个“游击将军”。不过从他的活动区域来看,倒是对中原东部(梁地)至泗水一线非常感兴趣。问题是,这块区域是项羽的自留地,除非项羽倒台,彭越是没有可能染指这一区域的。因此在刘邦率联军东征彭城时,彭越也加入了盟军,独立在梁地攻城掠地。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与其说是在为汉家打天下,不如说是在为自己圈地。
基于自己的诉求,和项羽有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在汉军主力败退到了荥阳一线后,彭越和他的军队,仍然执着的在西楚的腹地游击楚军。毕竟如果汉军胜了,彭越还有机会实现自己梁地称王的梦想;而如果项羽胜了的话,是绝没有可能给他留下一块封地的。正是因为有了彭越的袭扰,项羽继续追击刘邦的决心动摇了。前面也分析过了,项羽对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西部那些高地。也正是这种缺乏战略眼光的想法,让二千多年后的毛,写出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句来。
项羽在战略方向上的认识不清,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这样。最起码他最尊重的谋士亚父“范增”,就很清楚刘邦才是最大的威胁。即使真到了要和刘邦平分天下的地步,以荥阳为分割点,对于项羽来说来不是个好方案,最起码要把分割线,放在函谷关一线,双方才有可能真正达成平衡。正是由于有了范增的力谏,项羽最终才没有放弃对荥阳的攻击,与刘邦达成和平协议。既然不能用政治手段,解除掉荥阳之围,而彭越的游击行动,又无法从根本上动摇楚军的决心,那么刘邦就只能另辟蹊径,想其他办法来打破僵局了。
正面不能突破,对手彭越在后方的游击,又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那么刘邦在战略上就必须把视线,放在南、北两翼了。如果河北的赵国,和两湖一带的衡山、临江两王,能够和和汉军形成同盟的话,那么楚军就有可能陷入三面包围的境地了。问题是现在楚军正处于战略进攻的时候,又有黥布这个不成功的例子在前面。再想让这些已经有了一亩三分地的诸侯们,出头叛徒楚归汉就难了(彭越不一样,因为没有根基之地)。当然,这些诸侯们也不是看不出,刘邦在战略上所占据的优势(民心、政治、地理)。所以上述三个诸侯,所秉持的态度,和大多数人一样。就是即不帮楚,也不帮汉。或者说是在名义上归项羽节制,实际上却只是观战。
既然这些喜欢打酱油的诸侯们,都指望不上,刘邦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依靠汉军本来的力量,分兵从南北两翼出关,以形成对楚的战略包围。加上荣阳一线的正面战场,汉军如果要想完成这个完美的包抄计划,实际上是要把兵力分为三部分。即一路在荥阳一线继续阻击楚军;一路透过山西高原,进入河北平原,从北面向楚军施压;另一路则可以从武关道出关,由南阳盆地出击,从南线牵制项羽的兵力。相比于南北两线的主动出击,荥阳一路的任务反而最轻松。因为即使荥阳有失,汉军也可在虎牢、洛阳、函谷一线,逐级抵抗。作为防御的一方,依托这些有利的地形,项羽即使在南北两翼没有受到攻击的情况下,想籍此顺利的攻入关中,也是需要付出相当代价的。有鉴于此,刘邦本人决定从荥阳突围出去,亲自执行南线出关计划。不考虑政治地位,单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刘邦也是很适合这项任务的。毕竟当初他就是顺着这条线路,由武关道攻入关中的。在南阳盆地有着良好基础的他,能更顺利的完成这项战略任务。至于北线出击的人选,当仁不让的落在了,已经平定了西魏的韩信身上。
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既然韩信动作在先,我们就先来看看他这一路的任务,是如何完成的。单从战术路线上来看,韩信可以以河东为基地,出王屋、太行两山之间的轵关道进入河内,然后由河内向东南方向渗透,插入西楚腹地。问题是,这样做固然可以比较快的与楚军接触,从而策应正面、南线的汉军,但北面的赵地,始终是一个威胁。毕竟赵地现在在名义上,已经重归楚军阵营,如果在关键时候,背后来上一刀的话,那么韩信所带领的北路汉军就危险了。最为稳妥的方法,就是将赵国(包括和他在一根绳上的代国)拉入汉军阵营,一起执行这项任务。可惜的是,赵、代二王,虽然对项羽当日在赵地的安排不满,并赶走了常山王张耳,重新分割了赵地,但现在让他们公然反楚,并主动攻击楚军,也是断然不敢的。
既然赵国不肯配合,那么韩信就只有用军事手段也解决掉赵国了。事实上在韩信,攻取西魏之地后,赵国就已经在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了。我们知道,当日被赶出赵地的常山王张耳,目前正在汉军之中。有了这张政治牌,刘邦并不担心在征服赵地之后,控制上会有什么问题。而在赵地这边,虽然依旧延续了项羽分赵地为二的地缘格局,即由赵王“歇”,管辖平太行山以东的赵国故地;扶助他归位的陈余,升格为“代王”,管辖山西高原上的大同、忻定、太原三盆地。但为了共同应对来自南面的压力(包括楚,也包括汉),代王陈余并没有回到他在蔚县盆地的都城去自成体系,而是留在了赵国都城,和赵王一起观察时事的变化。
当韩信攻下河东之地,生擒魏豹,入主魏都“平阳”(现山西临汾)之后,最先感到紧张的,是代王除余。因为从地缘关系上来看,韩信很有可能顺势北进,向北攻取代国的辖的太原盆地(太原盆地是旧赵地,现为代地。前一节误写入西魏了,特此更正)。为了防止自己的根基之地有失,身在赵都的代王陈余,授命留守代都的丞相“夏说”,率代军主力南下,布防在太原盆地的南大门“邬县”(今山西介休市东北),以防止汉军北上。
事实证明,陈余的担心并非多余,为了完成北线出击的战略任务,韩信果然向邬县的代军主力发起了进攻。如果单从实力上来看,已经攻取了西魏,得以收河东之兵的韩信,应该是占有绝对优势的。问题在于,荥阳一线的战事十分吃紧,而准备南线出击的刘邦也急需后力补充。因此韩信在河东整合、征调的军队,连同重新归汉的魏豹,都被送往了荥阳前线。就训练军队这件事来说,没有比韩信更在行的了,所以才会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之说。也正是有了韩信这个军事天才相助,刘邦才得以在军事上,和项羽分庭抗礼。其实自从韩信独立在北线发展以后,中央之国博弈的主角,其实已经不仅仅是刘邦和项羽了。虽然韩信也在汉军序列中,但从后来的博弈格局来看,更象是一场“三国演义”。也就是说,自踏入河东的那一刻起,我们其实就可以把韩信看成是一股单独的政治力量,并作为刘邦的战略盟友,放置地缘政治舞台上了。
就写到这了,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