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节
不过我们也分析过了,客家人在如东江、韩江这样能直流入海的河流流域,占据优势只是丘陵特征明显的中、上游地区。在那些下游沿海平原上,客家人在与土著文化的竞争中,并没有取得优势。当然,这并不代表客家人就没有向更靠近海洋的地区努力渗透过。实际上所谓“客”这个概念的出现,就是随着客家进一步向沿海地区迁徙而造就的。
客家能够在赣南、闽西南、粤东这些河流中上游的丘陵地带,规模性的形成独特地文化区,是有着独特的历史机遇的。在我们解读客家文化形成中,脉络最清晰的“石壁”客家时,所提到的促使客家先民,从赣南规模性的迁出的“宋元之交”这个时间点,就是其中的一个历史机遇。首次面对北方民族入侵,而消耗掉大量土著人口的粤东、闽西南地区,客观上为客家先民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另一个历史背景就是,在清朝以前,中国的人口一直都没有过亿,总人口数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其实并不突出。之所以在每个王朝的末期,总会出现因土地而起的尖锐矛盾,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朝初期被相对平均分配的土地,会不可避免的集中到地主手中,从而引发了土地的结构性矛盾。而最终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周期性的将原有的结构摧毁,重新建立相对公平的土地结构。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点,现在的中国对于土地自由流转和私有化问题,看的非常敏感。如果直接依附于土地的农业人口,不降到发达国家水平,相信是没有政治家敢冒险放任土地集中化的。、
如果客家的覆盖地区,只是在那些山地丘陵之中,那么客家文化的独立性应该不会有现在这样明显。只不过在19世纪的中国,中国的人口数量出现的一次质的变化,即由明朝以前一直保持的千万级人口,迅速跨入以亿计数的级别,到鸦片战争之前,官方统计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4亿之巨。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象地理大发现,使得原产于南美的富含淀粉的高产农作物(如土豆、玉米等)的引进;以及清前期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的努力,减少了隐匿人口(所以有观点认为,明朝人口其实已经过亿了。但不管怎么样,清朝人口大爆炸是事实)。
成倍成长的人口,与在量上没有质变的农业用地,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为了寻找更多的生存空间,而带来的人口迁移。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如北方地区向边缘板块属性的内蒙、东北地区迁移的走西口、创关东,都是这种人口爆炸背景下所进行的人口转移。而在此之前的古典时期,守土观念深厚的华夏民族,多是因为政治、军事的原因,才会进行大规模迁移。在拓展新生存空间的尝试中,有海洋之利的东南沿海地区,很自然的选择了以海洋为通道的,向海外地区的渗透。在意识的转变上,这其实也要“感谢”国门被西方洞开,所带来的世界观的转变。
与那样靠近边缘地区的族系相比,身处内陆的客家人其实并没有扩张空间的。但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已经迫使他们必须向寻找新的土地了。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土著居民力量相对薄弱的沿海地区,便成为了客家人渗透的方向。这其中,我们之前分析过的,紧临珠三角的潭江流域,也就是“四邑”地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区域。问题是,人口出现大幅增长的,并不只有山地丘陵之中的客家人,沿海平原的人口同样在大幅增长,因此也需要去向之前没有填充满的空间渗透。以四邑地区为例,珠三角的广府族系,向此渗透会更有地缘优势。由此,客家人和土著居民,因为土地而爆发的大规模冲突就无可避免了。在这场冲突中,土著居民在的心理优势在于,会认为自己才是这些土地真正的主人,并由此而认定,那些由东、梅等江中上游地区下来的居民,为客属身份。正是伴随着这种地缘博弈,客家人的族系概念,才得以强化,并成为广东三大民系之一。
关于清中期以后(即人口大爆炸之后)的土客矛盾,或者说由此引发的土客械斗,有很多相关的资料可以查询。可以说,这段历史是非常血腥的。唯一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案,就是为双方寻找新的生存空间。通过海洋,向海外渗透,就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一种方式。而从政权的属性来说,作为最后一个古典王朝的清朝,当然不会去鼓励这种方式,毕竟对于保守的农耕文明来说,这种方式等于在放弃华夏的身份。有资料表明,19世纪末的巴西政府,在需要大量劳动力时,曾经希望通过外交途径从中国迁移人口,但很自然的被拒绝了。而东亚另一个饱受人口压力,并且海洋属性明显的国家——日本,却欣然接受了这个机会,并由政府组织迁移了30万人口。因此至今日本后裔在巴西,乃至整个南美的影响力,都要高于华裔(甚至还在秘鲁诞生了日本裔的总统)。
尽管东南沿海的居民,在向海外移民时,基本是属于自发性质,但并不代表当时的政府,在缓解土客矛盾方面就无所作为了。只不过被定义为“客”属的客家人,成为了牺牲的对象,他们当中与土著居民矛盾最为激化的那部分,被有组织的从所渗透进的土地上,强制性的迁往湖广、广西、等地,客观上也造成了客家文化的进一步发散。
虽然客家人在向沿海地区渗透的过程中,并不占据优势。但也并不代表,客家文化区就无法真正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出海口了。四邑所处的潭江流域,虽然在客家先民进行开拓时,广府文化也并不占优,但其与客家核心区分割的状态,以及与珠三角紧密相连的地理位置,使得客家文化很难成为这场土地博弈的胜利者。如果有一块区域,能够与梅、东两江的客家核心文化区相接,又能够绕过珠三角、潮汕平原这样的,土著文化优势区,那么客家文化还是有可能直接打通海洋通道的。这个区域究竟在哪里,也是我们下一节的解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