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节

    日期:2011-6-181:20:00
    在客家的迁移史中,沿汀江、梅江一线迁移的客家人,其实算是比较晚的。但就传承的历史而言,却是最清晰的,也正因为此,梅州和石壁才在客家民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较有趣的是,在赣南的东部,也有一条梅江,而在这条梅江之畔有一个著名的红色故都“瑞金”,与瑞金隔分水岭相望的就是汀江之侧的“汀州”府(长汀)了。并不确定两条梅江的得名是否有内在联系,不过这倒与客家先民的迁徙路线挺合的。
    说到梅江,它和另一条韩江的上游河流“汀江”,在走向上倒是大相径庭。前者由北至南与下游的韩江呈直线连贯状态;而后者则是由南至北的反方向流动,梅江水在汇入韩江之后,再向南奔向大海。这种走向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客家先民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溯梅江而上,向梅江流域的腹地渗透,并由此而与海岸线越来越接近,但梅江流域(或说梅江客家)的地缘中心,却依据下游更容易辐射影响上游的地缘原则,形成在下游接近韩江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梅州”市。
    东江流域、梅江流域,加上莲花山脉以南的大潮汕地区,共同构成了“粤东”这个地理板块。仔细观察客家文化在粤东的覆盖区域,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在东江流域,还是韩江流域(包括梅江在内),客家所占据的区域虽然大,但都是在中上游的山地丘陵之中。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平原,以及潮汕平原就是属于广府和潮汕这两个更具土著特色的民系所覆盖了。而客家先民在和土著居民的博弈中,也体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对于山地的适应性。尽管不能大规模渗透入珠三角、潮汕这两大块沿海平原中,但那些具有板块切割的分水岭,却也都被客家先民见缝插针的占据了。象梅江客家文化所覆盖的区域,也并非只是在梅江流域,莲花山脉及其以北的韩江干流,以及其他支流(比如大埔县所在的,也梅江相对而游的“梅潭江”),也都被由闽入粤的客家先民所覆盖。
    与梅江相比,西北方向与之平行的东江,其流向就“正常”的多了。发源于赣粤边境的东江,最终成为了珠江三角洲的缔造者之一。而东江流域的地缘中心,则依正常规律形成在靠近下游珠江三角洲的“惠州”了。在分析珠江三角洲时,我们曾经将珠三角边缘的“惠州”市,定位为珠三角的外围城市。这当然是基于它的地理位置,而作出的定位。作为由北至南渗透至珠三角边缘的客家文化前沿,反过来也意味着惠州有很大机会被更强势的广府文化所同化。现在的情况也的确如此,尽管惠州作为东江客家的地缘核心,被列入了“客家四州”这个地缘概念中。但就惠州这个城市的居民而言,很多人却更认同自己是属于广府文化圈的一员。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相比于珠三角的全国性经济重心的地位,以及政治优势,客家文化在东江下游地区并没有机会反制成为主体文化。惠州这个地缘分割点融入珠三角文化圈的趋势很难逆转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客家文化的倡导者们,再想为东江客家找到一个地缘中心的话,就必须再溯江而上,突出东江中游的“河源”市的客家属性了。就现在的行政结构来看,相比古典时期代表福建客家的“汀州”被分拆并入其他地区的结果而言,东江中上游流域析出的“河源”这个地级市,倒是一个完整的客家文化区。要是有一天,河源在客家民系中的地位得以提升,并成为东江客家地缘核心的话,行政上的便利,倒是更容易凸显自己的客家特色(如果行政管理者,想打这张文化牌的话)。
    日期:2011-06-2001:26:10
    客家文化的原始地缘属性,我想大家应该已经十分清楚了。概括的讲,这是一个以农业为基本生产方式,以相对密度较低的丘陵地带为聚落区的族系。除掉我们所说的,赣、闽、粤三省交界的这片区域,分布在中国其他省份的客家人聚落区,也大都有着这种特点。不过客家民系,现在之所以能够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却和客家人曾经大批的向海外迁徙分不开的。这些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反过来又促进了客家原始聚居区内,客家文化的繁荣。毕竟认祖归宗也好,衣锦还乡也罢,无论是客家还是其他民系,乡土观念都是支撑文化的纽带。
    客家人和客家文化向海外迁徙的大背景,和鸦片战争之后,广东成为中国开放的前沿省份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东南沿海的人口输出,并不仅限于客家人。更占据地缘优势的广府、潮汕,以及闽南等族系,同样或主动(下南洋),或被动(比如被“卖猪仔”)的飘洋过海。在这些离开东亚大陆的客家人中,基本都是分布在闽、粤两地的客家人,而基于居住地并没有直通海洋的河流,留在或回迁闽南的客家人,并没有参与到这次全球性的扩张当中去。只不过当这些飘流在外的客家人,最终希望回来寻找自己的根时,无一例外的会沿着祖先迁移的足迹,上溯到赣南地区。赣南这个纯粹的内陆板块也因此而通过客家文化,有机会间接性与海洋文化对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