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节
日期:2011-04-2909:07:07
在修筑运河之类的水利措施方面,华夏民族可以说是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了。不算大禹当年治水的事迹。春秋战国那些诸侯们也没少在“水”上做文章,来改善自身的地缘结构。特别是吴人所修筑的沟通江、淮的“邗沟”、沟通淮、济的“深沟”,以及魏人开挖以通淮、河的“鸿沟”,成功的将华夏核心区的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连接起来(四渎),从客观上促进了黄河、长江文明的地缘整合。而现在,秦人出于南征“南越”的目的,又准备将四渎之外的又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珠江,纳入华夏核心区的水路交通网中了。其意义决不仅仅限于秦人这次南征的军事行动上。
与之前在江淮、黄淮平原连通江、河、淮、济四渎的工程相比,连通长江、珠江水系的工作要困难的多。如果两大水系的地理分割线“南岭”是一条连续的山脉,依当时的技术条件,这项工程甚至会无从下手。毕竟人可以往高处走,翻山以通陆路,水却只能往低处自流,你只能在南岭诸岭之间,看看有没有海拔与两侧河流基本持平的缝隙,来进行这项伟大工程。
就秦人目前所选定的:章水VS浈水(赣粤)、耒水VS洭水(湘粤)、湘水VS桂(湘桂),三处“水——陆——水”交通线来看,有着天然孔道的“湘桂走廊”是最有条件承担这项历史使命的。
所谓的“湘桂走廊”,是一条位于“越城岭”(五岭中最西端)东南侧的狭长平原带。这条穿越南岭的平原带,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北边湘水河谷,南边的漓江河谷,以及二者之间的过渡区。其实由于南岭整体呈“卌”字型的地理结构,岭的南北两面都有对应河谷的情况是很多见的,穿越南岭所最常用的“水——陆——水”方式也正是利用了这种地理结构。不过包含湘、漓二水上游河谷的“湘桂走廊”比较特别一点,即两条河谷之间的的过渡区,是一处平原丘陵区,这也就为构筑连接湘、漓二水,乃至整个长江、珠江水系提供了地理基础。秦人所需要做的,主要就是在这些丘陵之间,探寻地势平整的区域来挖掘河道。可以相见的是,由于要在丘陵之间穿行,可以想见最终完成的河道,并不会是一条标准的直线。
事实上在秦人最初构筑“灵渠”时,所选择的路线比我们现在见到的,还要曲折的多。这样做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绕过那些海拔较高的丘陵,而是为了减缓河道的坡度。这是因为,虽然从整体海拔上来看,这片湘、漓河谷间的过渡区,有可供开挖运河的低海拔地区。但那些相间在丘陵间的低地之间,也并不总是处水平状的(坡度最大处,每160米,水位就要升降一米),这样的话,即使能把水引过去,也不能行船。为了应对这个问题,现代比较通行的办法是修筑“船闸”,船行至由两道船闸组成的“闸室”后,通过封闭船后,打开船前的闸门,以使得船只平稳过渡到前方河道中去(详细原理见附图)。而这项设计的最早运用,便是在灵渠之中,当时谓之“斗门”(陡门)。
在秦人的历史中,他们一共建筑了三处大型水利工程,即关中的“郑国渠”;蜀地的“都江堰”;以及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灵渠”。从工程技术角度来看,都江堰巧夺天工的设计,堪称伟大;而如果从地缘价值来看,能够让华夏文明更顺畅的向岭南渗透的“灵渠”,则要更有战略意义。其“斗门”的设计,亦为之在技术上加分不少。在现在水坝林立,为了获得电力而人为制造高落差的时代,船闸的运用尤为普遍,更加凸显了灵渠斗门的首创价值。
不过和都江堰的诸多结构,是由一代代水工不段完善而定型一样,灵渠也并非一开始就是现在这样的。就目前考证的结果来看,灵渠加入斗门,应该还是始于唐代。当年秦人初通灵渠道时,所用的方法主要还是将河道拉长修得曲折一点,以减缓坡度,只是工程量就要加大很多倍了(和盘山公路的道理是一样的)。鉴于修筑灵渠的时间紧迫(前后不过三、年时间),暂时没有想到这样精巧的设计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说工程量的问题,在帝国的统治者看来,从来不成为问题。
从秦人开始修筑灵渠之后的二千多年历史中,就再也没有第二条连通长江、珠江的水道了。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只有湘桂走廊这一条通道,有可能构筑穿越南岭的运河呢?答案是否定的,至于说为什么没有出现第二条运河,又有什么地点可能再造“灵渠”,下午再写吧。现在要忙正事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