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节

    日期:2011-04-2702:16:27
    在中国,“梅岭”之名,应该说是随着陈毅的《梅岭三章》被选入初中课本而普及开的。所谓“梅岭”指的就是五岭中最端的“大庾岭”,因岭上植满梅花而得名。当年留在江西打游击的陈毅,之所以活动于此,应该并不仅仅是因为当地的地形易于躲藏,还因为梅岭一岭跨两省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寻找到政治空隙。这就象在城市中谋生的小贩,喜欢在两区交界处摆摊一样,一旦有中国战斗力最强的“纪律部队”——“城管”出现,便可以迅速跑到他们无管辖权的地方去,让城管们干跺脚。所以大家不要觉得“地缘政治”这们学问只能是政治人物的专利,它其实随时随地可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不过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罢了。
    大庾岭上的“梅关”最早就是秦人所设,因此也被称之为“秦关”,在秦人与南越的故事中,它的正式名称叫“横浦关”。至于此关南北所呼应的河流,则分别是岭北的赣江正源“章江”;以及岭南的北江源头“浈江”。作为江西的母亲河,赣江水系可以说是在诸多省份中,和行政区贴合的最紧密的。河流基本上自产自销,且为同一水系的结构,加之长江北岸横亘着“大别山”的腹地,使得江西要比它的邻居“湖南”省显得更为封闭,在地缘政治舞台上亦算不上重要地区。这在战乱频繁的古典时期,其实也是一件好事,至少每每在战乱之时,赣江两岸总是能够更大限度的保存人口,并在战后或主动,或被动的为南方兄弟省份输入人口。
    我们都知道,江西的简称是“赣”,这个赣字也以前也写作“贑”,由“章”、“贡”二字组成。其所指的就是章水和另一条河流“贡水”合流而成了“贑水”。两水合流处,便是在现在赣南的地缘核心“赣州市”。可以相见的是,以赣州的地缘位置,秦人当年必定会在此设立南征的战略基地。二千多年后,为了清剿覆盖于章、贡两水之侧的红色政权,赣州又一次的出现在了地政治舞台之上,成为了国军的前线指挥中心。
    溯章水而上,翻越大庾岭的秦军,很快可以顺浈水,入北江,直指珠江口。在那里,始皇陛下的战士们就可以看到帝国理想中的南部边界——南海了。在浈水汇入北江之前,它会与我们前面的介绍过的,承担由湘入粤任务的“武水”汇合,并形成一定体量的冲积平原。而从防御的角度看,浈、武两水的汇合点可以作为支援南岭防线的战略基地,并构筑第二道防线。这个点,现在也就是粤北门户“韶关”的所在地。现在我们应该清楚,具有双重交通优势的韶关,为什么能够成为京广铁路入粤的重要站点了。不过我们前面也说过了,秦人最初所选定的湘——粤通道,并不是走武江一线,而走与之隔山相望的“连江”。这样的话,最起码秦人和后来的南越国时期,韶关这个位置的战略作用,就不如后来这么重要了。如果也同样要为湘——粤、赣——粤两条交通线,寻找一个交点,并建立军事据点以为支撑的话。那么连江汇入北江的这个点,会是最好的选择。选择这个点建立第二道防线,同样能够抵挡由浈水入北江而来之敌。
    处于进攻方的秦人,暂时可能还不会关心这些战略要点,要防御上的重要作用。但后来封关以自守的南越国,就必须关心这点了。依据我们刚才所分析的情况,断绝与中原往来的南越国,封闭了大庾岭上的“横浦关”,连江上游的“阳山关”,并在连江入北江处(连江口镇)构筑了“湟溪关”。有了这样一个互为依托的三角形防线,南越国在珠江三角洲的国都安全就有了保障。唯一让人感到担忧的是,连江口“湟溪关”这个位置,过于深入南越腹地。一旦对手突破了横浦、阳山所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他们在岭南地区所获得的纵深就太多了(从当地获取资源的范围也更广)。正因为如此,在后世中,位置更偏北,同样能够控制两线南北交通干线的武、浈两水交汇处“韶关”,更容易受到青睐,承担北方门户的重任。
    有了进入岭南地区的路线,并不代表秦人的南征就会一帆风顺。无论是当年试图征服南越的秦人,还是后来想要肃清赣南的国军,所面临的问题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拥有更多资源的他们,能够很容易的占据那些处在地缘核心位置的平原地区,并控制交通要道。但要想进一步的肃清分布于山地、丘陵之中,带有游击性质的武装力量,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为了做到这一点,后来的国军用了差不多四年时间,方才迫使红色政权从中央苏区退出,并走上“长征”的路程。相比国军在赣南“围剿”红色政权的行动,秦人在岭南所遇到的困难则要更为复杂。
    秦人的困难主要在于他们无法保障前线部队的补给,以至于在与南越部落的不对称战争中,无法步步为营的展开持久战。说到这里,我们要分析一下秦军当时的状况。有一个误区是认为,秦人一开始就以战役的形式,向南越地区派遣了50万大军进行征伐。而事实上,秦人最开始并没有去做持久战的准备,也没有一次性的准备这么多的人力资源。面对“南越”这样,以分散的部落形式覆盖的地区,秦人最开始的进入,并不会象攻打正式国家那样,遇到逐级抵抗,需要沿路恶战方能攻至对方的核心区。因为那些散居于河谷之中的南越部落,并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也不会有意识的将南岭一线作为第一道防线,筑关以自守(后来国家化的“南越国”就会封关以自守了),在强大的秦军到来之时,如果不想投降的话,他们甚至会很快放弃在河谷平原上的聚居区(缺乏防御能力),并退入山地之中。也就是说,秦军可以很容易的占据沿线的河谷平原,并建立军事基地,直至到达南越的核心区——珠江三角洲。对于秦军来说,真正的战争是在他们进入南越,顺利的占据各条河谷,并建立据点以后才开始的。
    征服权利集中的国家化的区域和权利分散的部落化地区(包括封建分割的“国家”),最大的区别也在于此。前者往往是“先难后易”,在你攻占对方的地缘中心后,便可以快速的通过之前所建立的管理体系,控制这个国家了;而后者更多的却是“先易后难”,在你顺利的取得战略要点之后,还需要通过持久战来个个击破那些互不隶属的部族。也许融入更高一级的文明,对于边缘民族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面对集权管理的强度空前绝后的秦帝国,不要说那些自由惯了的百越部落,就连已经国家化数百年的山东诸国,也难以适应(后来的汉帝国,就不敢把弦绷的那么紧了)。因此,秦军在南越地区的统治不被当地部族所接受,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简单的实力对比来看,秦帝国对于南越是呈压倒性优势的,帝国所能够组织起来的军队数量,可能都要高于南越的人口。问题在于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来消耗掉这些占据地利优势,且有自给能力的对手。而要支撑这份耐心的前提则是你必须有足够的补给。以战养战固然是一种方法,但在生产方式严重依赖渔猎这种原始方法的南越地区,秦军很难从当地掠夺到足够补给以维持自己的存在的。已经统一了中央之国的秦人,并不缺少资源来打这场不对称战争,他们所需要的,是有一条运量足够大,运输成本足够低的交通线,来将核心区的资源送至前线。之前“水——陆——水”的交通形式,在应对长期补给的后勤保障上,显然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最初没有成为秦军南征障碍的南岭,终于还是为南越各族,发挥了天然的防御效果。依据当时的技术条件,秦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看看有没有办法,在五岭当中找到一条海拔较低的谷地,挖通一条沟通长江、珠江水系的运河了。
    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