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节

    既然秦始皇南征“南越”,是为了将自己的版图南扩至海,那么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海路有没有可能成为秦军南征的主要路线呢?单纯的从地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以江东的“会稽郡”为基地,沿东南沿海南下,中继“闽越”,可以直接攻击南越重地“珠江三角洲”。得手之后,再溯珠江而上征服整个岭南地区。要是让现在的我们,或者是160多年前的英国人来选择的话(鸦片战争时期),这条沿海路线一定是主力攻击路线。至于说两千多年的秦人,还没有勇气作出这个决定。
    秦人没有选择海路,有两点考虑。一是从黄土高原走出的秦人,对海洋是十分陌生的(内陆河流就不同了,虽然没有吴楚地区对舟楫的熟悉程度高,但水路运输也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让帝国准备五百童男童女去赌“长生不老药”,没什么问题。但要是把几十万大军的安全交给海路,秦人在意识和技术上还没做好这个准备。更何况现在的瓯越、闽越地区虽然臣服于帝国,并规划了一个“闽越郡”的建制。可那是在你没有侵犯到他们实际利益的情况下作出的妥协。一旦秦国从海路出发,需要这些“越人”提供补给和支援时,瓯、闽两族和他们的“南越”兄弟站在一起的机率就非常之大了。
    日期:2011-04-2608:40:29
    来的早就先补上吧。图有点问题,忘记标珠江的那些支流了,一会重新上
    ===================================================
    既然海路和云、贵州高原都不是秦人的选项,那么就只剩下由湘江流域的长沙郡,以及赣江流域的九江郡穿越秦岭的战略路线了。从基地的成熟角度和直线距离来看,这两套方案无疑也是最佳的线路,所不同的主要是,前者可以在是先入广西盆地,还是直达珠三角的线路中做选择;而后者则是直指南越的核心地——珠江三角洲。这样看来秦人可能要再花点时间考虑下他们的战略路线了,似乎从基地的成熟度(楚人对湖南的开发肯定要早于江西,并且湖南可以直接对接长江流域的核心区“江汉平原”)和选择的余地来看,前者更具优势些。这也正是为什么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线”,早在铁路进入中国不久后的1897年,便开始修建了(经由选择的是经由湖北武汉过江,湖南的彬州入粤的线路);而穿越大别山,经由江西赣州入粤的“京九线”,直至一个世纪后为了迎接回归的香港,方告建成的根本原因。
    比起今人在修建铁路时要考量再三,并且还要地区博弈一番,秦人当初可要大手笔的多了。兵多将广的他们并没有再去细分二套方案的优劣,而是两个战略方向都成为了出击的线路。这倒符合中国传统的军事理念,喜欢多路出击,即能遥相呼应,又能互相竞争。当然,这要在本钱足够厚的情况下才能做,否则很可能让对手个个击破。显而易见,岭南的那些越人部落,在正面战场并不具备这个实力。
    战略方向即定,秦人再要考虑的就是战术路线了。从“南岭”的结构来看,要想穿越它并不算是千难万难的事。因为“南岭”并不是一条连续的山脉,而是由众多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岭,东西向排列组合而成的。这些山岭当中比较知名的有五条,即:越城岭、都庞岭、骑田岭、大庾岭,所以南岭也被称之为“五岭”,两广地区也被叫作“岭南”了。如果不经过人工开发,这些植被茂盛的低山、丘陵之间并不会存在天然的道路;但如果要开发的话,山岭之间的开辟道路的条件,要比在太行山脉中穿行好的多了。
    尽管说山岭之间都存在通行的可能性(一定要的话,从海拔最高点通过也可以),但从开发、维护的成本来看,秦人和以后入岭南的王朝,并不需要这么做。一般情况下,他们只需要按照我们刚才所分析的三个战略方向(由湘入桂、入粤;由赣入粤),选择合适的岭口修筑三条官道即可。而影响最后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并不仅仅是岭口通行的难度,而是河流。在漫长的旅程中,河流不仅能够提供淡水补给,建立战略基地,更能够直接成为交通线路,以水力运载大批的人力和物资。这点对于在平原丘陵相间,河泊众多的长江以南地区,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秦人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要依靠水力运输,尽量的走完到达南岭的道路;也要考虑在穿越五岭之后,是不是能够尽快到达另一条河流,以为他们在南越腹地的行动提供便利(即使不考虑下一步也走水路,河谷通道也更容易通行和建立补给基地)。
    依照上述原则,秦人选择了三条路线,作为南入“岭南”的战术路线:一是由湘江南下,西南方向的由现在的永州(柳宗元笔下很多蛇的那地方),溯湘水而上直至湘江源头处(广西省兴安县)。由此弃舟登岸,穿越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到达珠江支流——桂江的上游(漓江),然后沿珠江水系扩张。需要指出的是,这条路线在穿越分水岭时存在天然优势,即存在天然的孔道拉平两端的地势,所以自古以来都是湘、桂之间的主要通道。在秦人的南征过程中,它还将要发挥更为重要的战略作用。
    第二条线路也是沿湘江南下,由衡阳与第一条线路分道,入耒水至彬州,然后沿骑田岭西麓过岭,入珠江(北江支)支流“连江”,最后直入珠三角。其实这条线路并非是这一带唯一的路径,沿着骑田岭东麓过岭的话,也很快能够看到另一条珠江支流“武江”。如果顺江而下或沿河而走的话,与前者的距离相差无几。为了断绝这种可能性,后来封关以立国的“赵陀”,在武江由岭上进入河谷平原的处,也设立了一座城邑,后人称之为“赵陀城”(现广东乐冒市西南);至于武江与珠江(北江支)的合流处,后来则有一个更为知名的战略据点“韶关”。由于现在的京九线,选择走的是武江通道,而非连江通道,所以大家对于前者的熟悉度应该会更高些。之所以今人的选择,和二千多年前的秦人略有不同,主要是因为韶关这个位置,更具有战略性,也更有条件成为粤北的门户。
    前面说过了,路线其实可以有多选的,但主要通道(或说官道、驰道。。)一个时期一般只会修建一条。象如果要由湘入桂的话,从永州向南,选择湘江的另一源头“萧水”,走都庞岭口也可以入漓江;或者从萌诸岭西过,亦可入广西境内的另一条重要珠江支流贺江(河谷中心为贺州市)。可以说,五岭之所以能够在南岭中诸多山岭中脱颖而出,成为知名的地理标签,就是因为它们都对应有沟通南北的道路。虽然这些道路并不一定在同一时期都会使用,具体修筑的时候,选址也可能会略有偏差。
    韶关之所以在广东享有“粤北门户”之称,并成为最初南北铁路大动脉的选择,是因为它能够据守连通湘——粤、赣——粤的两条通道。如果说由湘入粤,还能在武江、连江两条线路中摇摆的话,那么由赣入粤的通道,长期以来就由北江的另一条支流“浈江”所垄断了。而韶关所处的位置,正是武、浈两江的交汇处,并由此合流成直入广州的“北江”。
    相比于广东境内的浈江,这条赣——粤通道的另两处地缘座标:大庾岭(梅岭)、梅关,知名度要高上许多,也更容易唤起大家的记忆。这也是我们下一节的解读内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