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节
日期:2011-03-1509:31:17
不好意思!昨晚不太舒服没有如约更新。早上想补也没打完,现在抽了点时间发完补齐。
---------------------------------------------
战国之中和秦国对抗最激烈的诸侯国“赵国”,终于在秦国连续30多年的打击下亡国了(前228年)。从秦、赵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这似乎是大势所趋。比较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在五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后的十几年中,秦国数次攻赵,直至赵亡,其他几个诸侯并没有施以援手,而是放任这个抵抗秦国的强硬派覆灭。如果说齐、燕两国,因为暂时远离秦国,而抱着侥幸心理坐山观虎斗(甚至落井下石),韩国因为国力和位置的问题,而试图以“术”谋国,而不是在军事上和秦国对抗(不能说韩国一直这样,当年跟着魏国也打过几场硬仗)。那么和秦国大片接壤,并且有着不可调和的地缘矛盾的魏、楚两国又在做什么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两个本来的抗秦中坚,正在对掐。
当年楚国被秦国攻占南阳盆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这些西楚乃至楚国的核心区后,便把经营的方向定位在的东楚的江、淮一线,并通过吞并越、鲁两国得到了补偿。而后来的魏国,在失去河西、河东,河内、河济几个地理单元后,不可避免的将中原之地,作为了最后的根据地。通过得到宋国故地,魏国的综合实力,仍然不算太差。本来与秦国有着共同仇恨的魏、楚两国应该是天然盟友,而一开始的情况也的确是这样。在魏、赵两国组织的两次合纵攻秦中,楚国都是积极的参与者。问题在在这两次最后的战略反击失败后,无论是魏国还是楚国,都对战胜秦国,恢复故土不抱有任何期望了。楚国甚至在最后那次合纵攻秦失败后(前241年),立即将都城由中原之地的“陈”(河南淮阳),迁至淮河之滨的“寿春”(安徽寿县)。当魏、楚两国暂时不再因为共同的目标,而联合起来后,他们之间的地缘矛盾也就显露出来了。双方在淮河以北,尤其是当年的楚、宋交接之处,摩擦不断。要说这点,楚国的春申君倒是早就想到了,因此他在公元前248年,就请求楚王将他在淮北的封地转换到了江东。当然,那个时候的理由,是因为可能会在与齐国的博弈中,成为战区。如果这个时候,秦国加紧了对魏、楚两国的攻击,那么在共同的压力面前,两国之间的地缘矛盾,应当还不会爆发。问题是这段时间,秦国的主要打击目标是赵国,甚至连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灭掉的韩国都没有动(甚至还退了点南阳之地,安抚这个骑墙派)。在这种情况下,魏、楚两国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发酵他们之前的矛盾了。
从秦国的角度来看,尽管已经是实力超群,但也决不愿意诸侯们又有机会联合起来与之对抗。如果魏国能够在淮北和楚国纠缠,那对于准备一举灭赵的秦国来说是再有利不过的了。为了让这两个最有可能救赵的国家打起来,秦国的那些外交家们又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除了让魏国相信秦国并没有打算灭魏,并认定自己的发展空间在东南方向以外,秦国甚至集合的四郡的资源,来帮忙魏国攻楚(前235年)。你可以将这理解为一种政治交换,即魏国放弃援赵的打算,而秦国帮助魏国从楚国身上得到补偿。当日在长平之战时,秦国就是这样干的,那时候他们许给魏国的土地,就是韩国在河济平原的部分。、
魏国的这种做法,在我们看来肯定是一种短视行为。但在面对秦国所抛出的胡萝卜和大棒面前,不是谁都能做到深谋远虑的。对于秦国来说,魏、楚之间究竟能打成什么样,并不是他所关心的。重要的是秦人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啃掉赵国这块硬骨头了。对于赵国来说,唯一的战略转机,就是王翦攻赵之时进行战略收缩。主动把滹沱河以南的河北平原,也是就赵国最核心的地区,让给秦国。以中山国和代国故地为核心重整山河。并由此而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提出这项战略的,正是我们昨天提到的司空马。说到这个司空马,他本来也是在服务于秦国的,不过在吕不韦的重压下感觉没有发展空间,而转而投赵的。对于赵国来说,有这样一个熟悉秦国内政的谋士来投,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从地缘的角度来看,如果得到以邯郸为中心的,滹沱河以南的赵国国土。秦国的确很有可能就此所攻击方向转向东南,因为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赵国之所以成为秦国的眼中钉,就是因为他们一直在秦国东扩的道路上,担当阻秦急先锋的角色。假如赵国主动退出抗秦第一线,并由此而保住最后的本钱(李牧的北军主力),据滹沱河以自守。那么秦国在衡量性价比后,魏、楚,包括齐国都可能成为他们下一步的战略重点。
虽然我们一直很鄙视韩国那种以土地换和平,将祸水引向他国的做法。但对于已经处在抗秦第一线,达三十年之久的赵国来说,他们的确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了。在这种时候,主动退出地缘博弈的中心区域,虽然是在战略收缩,但拥有忻定盆地、大同盆地和中山国故地的赵国,最起码在地缘实力上,不会输给燕国,还可以静观其变,以待时局变化。可能有人会说,赵国应该可以采取两手打算,即先在邯郸一线作最后的抵抗,实在抗不住了,再退守滹沱河。这看上去,固然是个可进可退的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秦军是由南北两路包夹邯郸。如果不是和秦国在外交上达成协议,赵国的部分军事力量可以向北突围成功,但要想完整的将赵国的政治体系以及人口,安全的转移到滹沱河以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次,如果赵国在邯郸城和秦国做最后的决战,在即无外援,也无内援的情况下,失败是必然的。而即使是赵国在最后的关头决心后撤,并且有机会突围成功。赵国残存的军事力量,也已经消耗殆尽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据滹沱河以自守。秦军最起码会一鼓作气,将燕国以南的赵土(即河北平原部分)尽数拿下,才会暂时停止追击的步伐。
后来的情况也的确如此。因为司空马的这项计划,虽然能够为赵国保存剩余的国力,并拥有相对完整的国土以自守。但并不能让赵国扭转对秦国的劣势,所能争取的主要是时间了(起码不会做第二个被灭的国家),而让赵人放弃自己经营日久的核心区,是非常艰难的(晋阳已经丢了,再丢了邯郸还是赵国吗),曾经多次站到悬崖边缘,而又转危为安的赵国,决定再试一下运气。因此没有用李牧的赵国,还是选择了在邯郸城与秦国决战,并一战而亡。而为邯郸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赵国,再也没有机会和本钱,和秦国谈划滹沱河而治的方案了。赵亡之后所残存的力量,通过飞狐陉,穿越太行山脉退入了以蔚县盆地为核心的“代郡”,并拥立了一个赵国宗室为王。不过从地缘的角度看,赵国已经亡了。就象后来的诸多案例一样。如果中原政权能够退到江、淮以南划江而治的话,那他还能够因有半壁河山而被视为王朝的延续。而如果核心区尽失,只是在某个边缘地区残存抵抗力量的话,那么无论是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算亡了。因此这败退收缩至代郡的“赵国”,在历史上也被称之为“代国”了。
尽管比预期的时间稍微晚了点,但秦国终于除掉了赵国这个统一的最大障碍。至于说那个“代国”,秦国暂时并没有什么兴趣。真要是费力把他攻下来,还要分兵去对抗匈奴,战略上没有好处。按照正常的思路,秦国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魏、楚两国了。至于说燕国,已经和燕国全面接壤的秦国,当然可以立即展开灭燕之战。只是与灭燕与灭代都有同样的问题,即战略上好处不大,还是花精力去防御北线的游牧民族。因此秦国还是倾向于先解决中原的事情(不代表不和燕国发生边境冲突,只是暂时不会决战)。当然,这只是个顺序先后的问题。已经灭了韩、赵的秦国,一统天下的决定已经没有人能够怀疑了。也正因为此,预感到大祸临头的燕人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们决定主动出击,以换得燕国的安全保障。只是燕国出击的手段,实在有些异类和理想主义。由此,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刺杀大剧“荆柯刺秦王”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