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节

    日期:2011-03-1408:54:52
    无论以什么标准来看,李牧能够为赵国两却秦军,都是值得骄傲的战绩,特别是秦国现在如日中天的时候。问题是这样的胜利,却不能在任何意义上让赵国变被动为主动。为了抵抗秦国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赵国已经随时处在战时体制之下了。即全部的,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都处在战备状态。这点倒和游牧民族有点象,他们的壮劳力随时可以进入状态。但与游牧民族相比,赵国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一是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平战转换的速度非常快。或者说要战备集结的时候,并不影响生产的进行。而赵国的农业本性,要做到这点就很困难了;二是游牧民族无论是主动进攻,还是处在防守状态。一旦失败,就会很快运动到对方后勤难以为继的地方去。无论是军队的战术撤退,还是整个族群的战略转移(比如跑到漠北去),都不会有致命的影响。这也就是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原政权对于这些马上民族所取得的胜利,多是击溃战,并且总是不得不坐视他们休养生息后,又卷土重来的要本原因。这一条放在赵国身上,就不适用了,即使知道秦人肯定还要卷土重来,除了把准备工作做的更充分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自长平之战以来,连续30年的战争,已经极大的消耗了赵国的国力,无论是从人力还是物资(特别是粮食),赵国都快到无以为继的地步了。经过李牧两却秦军的战役之后,李牧所率领的北地精锐,也受到了很大的消耗。在野战当中,“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道理谁都清楚,更何况你面对的是战斗力最强的秦军。因此,在公元前229年,秦国又一次的攻击到来之时,赵国上下都预感到这一次很难挺过去了。从秦国的角度来看,之所以选择这一年发起进攻,是因为对于秦国来说,三年已经足以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了。特别是把韩国灭掉,将他的国土和资源直接纳入高效运转的秦国管理体系中后,更加增强秦国在河内地区的力量(让韩国作为仆从国协助进攻,和进行集中管理运用,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意大利肯成为德国的一部分,并由德国人择其精锐编入德国的战斗序列。意大利人在战场上也不会成为一个笑柄了);而从赵国的角度来看,这一年他们也遇到了大麻烦,正好给秦国以可乘之机。因为赵国的国内由于天灾,陷入了大面积的饥荒。其实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周期性的由于天灾而陷入困顿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在极度依赖土地产出的中央之国,衡量一个政权是否稳定的很重要标准,就是他在大灾之年,能否调集足够的资源来平稳渡过艰难期。这一方面要靠平时的储备(所以中国人喜欢积累,存钱);另一方面则需要有控制力,进行区域调配。如果你的国土有足够纵深,一般而言,不会几个地缘版块同时受灾的。这也正是中央之国的地缘整合范围越做越大,最终把东亚大陆的农耕区基本都包括进去的重要原因。当年强大的魏国,就曾经这样做出过示范。每当他的河内之地遭遇灾荒时,就把河内之民转移到河东去就食;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这种做法在后世的“封建王朝”中也非常普遍。每当大灾来临,而中央政府又没有足够的储备予以救济时,就会允许农民自然流动(就是放他们去未受灾的地区“逃荒”),而这在平时是严格禁止的。
    我们经常会在一个国家或者王朝覆灭之时,看到有大灾发生,并被一些文人视为上天的预警。但其实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天灾是否会发生,而是必要的救济手段失灵了。也正因为此,无论是古典时期,还是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权都无限重视救灾的力度和效率,并视之为政权稳定的基础(除非执政者已经无法掌控局面,统筹调配资源了)。现在的赵国,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赵国已经没有储备来渡过灾年,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也加重了灾难的程度。并且以赵国现有的纵深来说,也没有足够的地理单元来互相救济。并不能说就是天灾灭了赵国,对于已经消耗赵国三十年的秦国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战术机会而已。如果需要的话,就算今年赵国无灾,也不能保证明年、后年不会有。即使赵国这次又能幸运的挺过去,那下一次,现下一次呢?
    从军事的角度来说,秦国的这次攻击路线并没有什么新意,仍然是一路出井陉,直插滹沱河南岸。一路渡漳水,直取邯郸。之前的几次失败,并不能说秦国的这项战术有问题,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受到了诸多问题影响罢了。对于由王翦率领的,北路秦军来说,他们的任务会比上次轻松很多。因为赵国已经再没有预备队,从北线南援了。也就是说,王翦的任务,就是由北向南,与由河内向北攻击的南路秦军,合围邯郸。在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中,无数史家和他们以往所做的一样,又把双方的胜负归结于某个精英人物身上了。而这次让他们吹嘘不已的,就是李牧了。因为最终具体为赵国指挥作战的,并不是李牧。之所以这样,据秦人说,是他们又一次的成功运用了“反间计”,让赵王误以为李牧会判赵投秦,因此杀之换将(反正后来的历史是秦人“选择”的,他们在反间计的运用上,似乎总是很得心应手)。鉴于李牧目前对秦军保持全胜的战绩,这的确不得不让人猜测,如果李牧不死,赵国会不会又一次转运。
    其实对于李牧个人来说,他的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最起码他可以带着军人的荣誉,而不用去承担失败的后果,留存于后人的记忆当中。就用李牧与否,和赵国的国运究竟有多大关系,赵国曾经的国相“司空马”在秦军攻赵之时做出过预言::“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也就是说,用了李牧,以他的军事能力,赵国可以支撑一年。不用的话,就是半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既然李牧的生死,对于赵国的存亡,并有战术意义(军事上多对抗几个月而已),那么在战略上,赵国有没有办法做出调整,那得一线生机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赵国最终没有运用这项战略罢了。至于是什么样的战略,我们晚上再来解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