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节

    日期:2011-03-1608:28:50
    荆轲刺秦王故事的经典程度,在中国应该已经达到家喻户晓了。而这个故事的发生背景,正是由于王翦灭赵,秦国与燕国在河北平原开始划易水而治。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基本都活动于博弈舞台的边缘,并且从来没有被秦国主动攻击的燕国,终于闻到了死亡的气息。我们固然为赵国在第一线抗秦时,燕国不出手相助,反而落井下石的举动感到不耻,但现在再讨论这些已经毫无意义了,燕国需要在强秦面前,找到自己的求生之法。从军事对抗的角度来看,燕人毫无胜算。以燕国的地缘实力,他们甚至无法取得一次战术上的胜利,这点从燕国与赵国的两次战争就可以看出((这两次偷鸡不成蚀把米之举,还严重消弱了燕国的实力)。有鉴于此,燕人想到用“刺秦”这类“特种作战”来解决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从主动性来说,燕国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总还是比韩国那种坐以待毙,甚至想出所谓“疲敌”之策要值得称道。只不过如果当初燕国能够谨记唇亡齿寒的教训,想办法存赵以为缓冲的话,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被秦人叩关了。
    也不能不说燕国就没有为抗秦做过准备,否则他们也不敢在秦国的重压之下收留“桓齮”,收留这样一个对秦军了若指掌的将领,正是为了有朝一日和秦国做战时能够做到知己知彼。不过燕国也不敢公然与秦国为敌,留用这个秦国悬重赏通缉的败军之将,因此“桓齮”在燕国就变身为“樊於期”了(也正因为此,历史上就有人争论,这两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只是以燕国和秦国的实力对比,不是有一个樊於期就能改变的。因此这位燕国曾经寄予厚望的前秦军统帅,用另一种方式报答了燕国收留之恩(也是为了私仇,其全家都为秦王所诛)。他的头(自愿献出的)和燕国的“督亢”之地,共同成为了荆轲用来谋求觐见秦王的见面礼。
    用“桓齮”的头来表达燕国的诚意,固然可以理解,那么“督亢”之地又是什么样的土地呢?
    我们知道,在东亚大陆,最好的土地是能够出用来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土地。而有条件做到这点的土地,一要平,二是有水,因此冲击平原往往是最有地缘潜力的区域。问题是种积平原本身,是由于河流冲积而成的,在人类决定利用他进行农业生产时,这个过程可能还在持续。换句话说,那些为你带来平整土地的河流,随时也可能将你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在水利技术日趋成熟的战国时期,各国的主要农业区,都开始始修水利,以让河流在平原地区,形成可控的灌溉网,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比如都江堰工程)。而燕国水利改造最为成功的农业区,就是“督亢”之地。
    既然优良的农业区,都与水利工程的兴建密切相关,那么它势必也与最少一条河流有着直接关系。事实也的确如此。就“督亢”之地的范围具体有多大,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不过从水系的划分当中,我们还是能够窥探出它的大致区位的。就燕国的南部而言,它主要是由两条自西向东的河流(以及它们的支流),即南面的涞水(现拒马河)和北面的治水(现永定河)所覆盖。虽然说历经两千多年,这两大河流和它们支流的河道,已经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整体结构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如果我们一定要从现有的地图上,来理解这两个流域的划分。那么你可以看到,当年燕国在河北平原的国土,目前是被北京、河北两地分割。而所谓的“督亢”之地,其实就是以涞水为水源,所改造的灌溉区(涞水下游曾经有个“督亢泽”作为天然水库,督亢之地也因此而得名),其目前主要归属于河北。而隶属于北京的那部分,其南部地区,则主要由北京人民的母亲河“永定河”负责滋润了。
    现在的督亢之地,已经没有当初那么肥美了,很大原因是因为它北边的这条“永定河”反复无常(所以以前也叫“无定河”)。就象与黄河齐名的淮河,经常受到黄河影响一样,水量更大的永定河也经常变道,影响周边河流。而与黄河相比,永定河与之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更强的政治地位,为了维护其流域地缘中心的位置,不得不时常人为的牺牲周边河流的利益。象现在永定河下游,伸入河北境内的那段河道,就是后来人为改动的结果(金代),为了就是不让京师重地受水患之扰。也正因为此,直接影响了督亢灌区的结构,致使起到调解水量作用的“督亢泽”消失,从而使得这一地区的农业资源出现倒退。让人感叹的是,就现在的地缘结构而言,因曾经的燕都,现在的首都而水资源受损的地区,已经不仅仅限于督亢之地,甚至河北省了,其影响的层面亦不仅仅是农业层面(工业用水、生活用水,都会在保障首都用水的原则下受限)。
    先写到这了,晚上接着写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