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节
日期:2010-12-1600:19:37
楚国吞并越国是在公元前306年,也就是那个力大无比的秦武王归天的第二年。从时间上看,楚国似乎是抓住了一个机会,一蹴而就的,但事实上,灭亡一个国家哪有这么简单。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楚国早在蓝田之战后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越国在吞并吴国以后,之所以长期游离在中央之国地缘舞台边缘,很大程度是因为越国自己内部矛盾重重,对入主中原没有太多想法。而在结构上与越国地缘矛盾最深的齐、楚两国,当年在对吴作战中均有过切肤之痛,现在对于新的江东之主——越国,也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毕竟进入战国以后,中原的博弈越来越白热化,特别是魏国的势头正盛,齐、楚两国都需要在中原地区投入更大的精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不过当历史进入战国第二阶段,魏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结束了,根据形势结成不同的同盟,以应对纷杂的国际形势成为了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而在这种合纵连横的形式之下,偏安东南的越国也被牵扯进来了。从地缘格局上来看,共饮一江水的越国,和齐、楚两国存在结构性的地缘矛盾,这点在当年的吴王时代就已经验证过了。因此越国选择的联合对象是三晋中的老大——魏国。而已经将中原作为扩张重点的魏国(国都都迁过来了),在东线所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齐、楚两国,有越国在他们后面捣乱,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魏、越两国达成战略联盟,倒是和当年的晋、吴两国遥相呼应颇为相似(甚至说不上谁找谁,更多的是一拍即合)。只能说地缘格局没有变动的情况下,谁处在那个位置,这出戏都是这样唱的。只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也许有一天,魏、越两国也会暴发激烈的地缘矛盾,就象当年的晋、吴“黄池争霸”那样,但前提是有一方能够把齐、楚两国打服了,并和对方的控制区直接接壤。
日期:2010-12-1601:23:50
可惜的是,历史再也无法上演“黄池争霸”那一幕了,因为楚国决心打破这种平衡了。从战术上来看,急于进入中原分一杯羹的越国,似乎是战争的“始作俑者”。因为有了魏国这个同盟,越国首先将攻击目标锁定为齐国。越国人作出这项决定很难说不是受了魏国的引导。因为在齐、魏“马陵之战”后,齐国俨然已经成为了山东诸国的最强者。而为了牵制齐国,越国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对于越国来说,先向北还是先向西,并不存在必然的优先顺序。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很大程度要看决策者的决心,以及所受到的影响。就象当年吴国决定先搞掂楚国,就是受了伍子胥的影响一样。而这次,齐国人也施展外交手段,让越国人相信,应该先攻击楚国,统一江淮流域再图中原。从战略上来看,这种选择也说不上错误,不过齐国人这样做,显然是在祸水西移。
越国所挑起的攻楚之战,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了(公元前330年)。而获胜之后的楚国也开始重新正视这个老对手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如果不是越国的“低调”,也许在勾践时代,楚、越之间的PK就已经开始了。而真正让楚国动了灭越想法的原因,是因为秦国的南进。秦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下了巴蜀,并随即展开了攻楚的“丹阳之战”,让一直醉心于中原争霸的楚国,真实的感受到了西线的压力。虽然蓝田之战后,秦楚两国MS达成了和解,但谁都知道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因为在秦国占据了汉、江两水的上游之后,秦、楚之间的地缘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解的地步。
从楚国的角度来看,从秦国手中夺取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当然是解决秦、楚之间问题的一个方向,不过当年有个巴国在中间横着,就已经让楚国头痛了上百年,现有对手换成了强大的秦国,再想入主川中,显然更是难于上青天。另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就是也向下游地区扩张。这看来是一个逃避问题的方案,但也是一个合乎实际的补偿方案。就像魏国在黄河中游的河西、河东之地,受到秦国越来越强大的压力,转而将重点放在下游的中原一样。楚国选择将下游的江东地区作为拓展对象,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并不能说楚国就一定觉得自己会丧失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这两个核心地区,但在你的对手得到了新的土地,实力有了质的飞跃时,你如果想在对抗中保持平衡,也应该有类似的战略规划,否则自身的衰败就不可避免了。
为了吞并越国,楚国从与秦国达成和解的那一天起(公元前311年)就开始做准备了,除了必要的军事准备外(人员、物资),情报收集工作也是楚人的工作重点。也正因为准备充分,楚国在公元前306年的攻越之战,才能一战而成,占领了越国所据的淮河下游地区和江东之地。而越国之所以会败的这么快,跟他自身结构的不成熟也有着很大关系。在吴越春秋一节中我们就说过了,吞吴之后的越国,自勾践之后就陷入了内部纷争。长期偏居东南所造成的政治不成熟,使得越国的得到吴国土地,迅速作大后,也旋即陷入了内部分裂的境地。那些王室子弟们,除了争夺王位之外,更是拥兵自重,将整个国家分割成为若干块(和蒙古帝国的情况很象)。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春秋时期,倒也不算劣势。因为春秋之时各国的情况也基本都是这样,由层层封建的领主所构成的。但现在已经是战国了,在各主要诸侯国纷纷将权力和土地集中在公室手中时,越国的这种落后制度,只能让他们在地缘博弈中未战先衰。
对于越国是否亡于楚国,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因为楚国在占据了江东平原之后,并没有越过钱江继续攻击回到祖地的越人。楚人之所以没这样做的理由,和当年的吴国一样,因为没有足够的把握将和越人展开山地战。真那样做的话,楚国势必要牵扯大量的精力在东南方向,我和他们的初衷显然是不符的。从这个角度看,你也可以认为越国没有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