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节

    日期:2010-12-1200:15:47
    丹阳之战一节我们已经分析过了,秦军在没有夺取楚国扼守“丹江通道”出口的重镇“析邑”时,就沿丹、淅两水攻击丹淅之会的“丹阳”,在战略上是很冒险的,获胜之后回撤亦属必然(和中印战争的形状类似)。按照正常的军事思维,楚国在受此重创后(被斩首八万,被俘的贵族、将领有70多个)应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但事实上,一直在黄土高原和三晋博弈的秦国,显然低估了楚国的实力。这个在春秋之时,就已经也为江淮之主的巨无霸国家,拥有的家底是非常厚的。在丹阳之战刚刚结束,秦人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楚国就集结了全国的大部分军队(号称“倾国之兵”),沿丹江通道向秦国发起了反攻。这一次,该秦人感受到巨大压力了。
    楚国的这次倾力出击,使得秦国的武关和商邑迅速被攻破了。在秦国控制下的那部分“丹江通道”,也就是商於之地陷于楚军之后,整个渭河平原就将展现在了楚人面前。而现在,秦人还能够依靠地形建立起两道防线。一是在秦岭北麓与平原之间过渡的丘陵地区,阻击楚军;如果阻击失败的话,那么就只能依托渭河,阻止楚国攻击咸阳了。当日选择当都城建在渭水之北时,秦人应该没有考虑到攻击会从南而至(只是暂时还要顾及一下周王室的面子),没想到最终却让他们在面对楚人攻击时,有了一定的缓冲之地。
    对于秦人来说,他们当然不会放弃渭水之南的这块风水宝地。要知道,当年周人选择将都城镐京建在此处,后世的汉、唐帝国又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可不会都看走了眼。从地形上看,这块王者之地,北依渭水,南靠终南山(秦岭中段),而在它的东侧还有一个突出部骊山。这样一个依山伴水的“箕”型宝地,如果让楚人得了去,那么将又会是一个“河西之地”。因此秦国决定,在楚军西出秦岭,穿出商於之地后,就展开决战。
    日期:2010-12-1201:04:53
    秦楚决战的地点叫作“蓝田”,这个名气直到现在也没有变过。不过印象中,在我们的中学教育中,蓝田应该是以另一种面目出现在书本上的。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片丘陵之地上,发现在100多万年前,处在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蓝田人。包括北京人、蓝田人在内的这些原始人类的发现,着实让当时的人们兴奋了一把,似乎可以就此验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独立的生存在这片土地上。不过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些原始人类与现代的中国人,并没有继承关系。即使是最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也很少在将之作为证据来证明中华文明的优越性了(未经验证的消息,朝鲜半岛还有人在做类似的研究)。
    相比于与我们生活毫无关系的“蓝田人”而言,蓝田玉倒是很有可能走进我们生活的。要说秦岭南北倒也是玉石的重要产地。不光北麓的蓝田有玉,南麓的南阳盆地边缘也有玉(南阳玉),而这些美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采了。按说这与我们所说的秦、楚相争没有太大关系,不过玉石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多了解一点也无妨。象那块著名的“和氏璧”,曾经搅动战国政局,引出一幕幕经典故事。现在和氏璧也被两地的一些“专家”考证为蓝田玉或者南阳玉所制。只是根据记载,卞和得玉的地方,是在武当山之南的“荆山”,似乎并不关这两个地方的事。其实如果让我来看,我更感兴趣的倒是有二件事:一是卞和为什么不自己想办法把玉取出,直接献给楚王,亦或先后砍掉他两条腿的那两位楚王,为什么不找个玉工把他锯开再下结论(技术上并非难事);二是后来的秦始皇,又是怎么把这么个中间有洞的玉“璧”,改造成一块方方正正的“玺”。这些问题也许永远不会有答案,就象史书中那么自相矛盾,错漏百出的记载一样。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抽丝剥茧般的找出有用的,符合客观事实的信息,已尽可能的还原历史。
    日期:2010-12-1202:00:13
    从地缘格局来看,楚人的这次反攻应当还是没有与秦国在渭河平原展开长期争夺的想法,毕竟要想横穿秦岭,与秦人展开拉锯战的话,楚国并没有魏国在河西之地的地缘优势(只隔了一条河)。当然,楚国这次举倾国之兵,也并非在土地上无所图。按照楚人的想法,即使不能打到咸阳,给予秦国以重创,也可以将张仪所许下的“商於之地”控制在手中。这样的话,加上三峡的“巫郡”,秦巴谷地的“上庸”,楚国在自己的后方,就有了充足的缓冲之地(这也是楚国对商於之地动心的原因)。而从防御的角度看,楚国的这种想法也并非不切实际。在丹江通道的西北部,商丹盆地与蓝田之间,还有一个关口——峣关,在后来的楚汉相争中,峣关曾经成为了著名的战场。而现在,如果楚国要退一步的话,亦可以峣关为隘,以商丹盆地为支撑。将丹江中上游地区控制在自己手中。
    楚国迫切得到商於之地的想法,自然是符合楚国的战略利益的。不过对比秦楚之间的地缘形势,我们就会发现,和秦人只需应对来东部压力相比,在秦岭南北开辟新战场的楚国,已经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之前秦、楚两国相安无事时,楚国其实也和秦国一样,将注意力放在东线。而现在,秦国的后方并没有体制内的诸侯国,那些生活在高地之上的边缘民族,在秦人恩威并施的管理下,并没有对秦国的后方造成太大威胁。
    假使楚人要和秦人决战的话,那他们首先应当与中原争霸的两个老冤家韩、魏达成和解。这样的话,才能够集中注意力,对付秦国这个强大的对手。问题是,这一次秦国的“连横”之策又起作用了,韩、魏两国决定站在秦国这一边,乘火打劫这个老冤家。在他们看来,如果秦国就此将注意力完全转向楚国的话,那么秦人对山西高原甚至中原兴趣也许就会减低了,毕竟战争资源是有限的。不管韩、魏两国的这种想法是否真的符合两国的利益。现实的情况是,乘着楚国大部分的兵力在蓝田与秦军决定,魏、韩两国联军突破了楚国的“方城”,长驱直入南阳盆地,直至夺取了通往江汉平原的“汉江通道”入口“邓”邑(相当于现在的襄阳)。在后方形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楚军所能做的只能是后撤,将韩、两国赶出南阳盆地。而楚国梦寐以求的“商於之地”又重新回到了秦国手中。
    不过,经历过蓝田之战后,秦国也意识到了楚国的强大。要想灭掉这样一个大国,秦国首先要做的,还是依照司马错所定的战略,先消化掉了巴蜀之后,再由长江顺江而下,直取楚国在江汉平原的地缘中心。当然,暂时不对楚国有大动作,并不代表双方今后就不会有摩擦,也不代表秦国就此安静下来,闭关修炼了。对于势头正盛的秦国来说,如果不以楚国为主要攻击对象,那么三晋的日子就不会那么好过了。为了防止楚国重新与其他山东诸侯联合(特别是齐国),让自己也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秦国决定将“汉中之地”交给楚国。当然这个汉中之地,只是在丹阳之战时,从楚国手中夺取的楚“汉中”,也就是安康盆地。而秦国所据的汉中盆地,是无论如何不可能交给楚国的。其实安康盆地这个“秦头楚尾”的地缘版块,由于自身的封闭性,在秦楚相争中,有点象是鸡肋。楚国占据了它,不代表对汉中盆地取得了地缘优势;而秦国得到了它,无论从陆地和水路出击,想顺势拿下楚国的上庸之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汉中、安康、上庸这三个地缘版块,都有山地分割,各自独立)。这点从楚国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楚人在秦国以归还“汉中”之地示好之后,甚至提出可以不要这块土地,而只要那位忽悠了他们的张仪入楚(不过,后来张仪又一次忽悠成功,成为了楚国的座上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