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节

    日期:2010-11-1701:10:14
    相比于岷江干流(外江)而言,通过宝瓶口分流入成都地区的江水,流速则上小的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有效的过滤掉水中的沙石,久而久之势必会垫高河床,造成新的灾难。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定期对河道作清淤工作就很有必要了。不过相比于绝大部分的引水工程,都江堰工程则找到了个更加巧妙的方法,来分流大部分顺水而下的沙石,以减轻引水干渠的维护工作,这个方法就是在金刚堤的下半部,离堆的北端,西南方向切开了一个缺口(切口的下方成为了独立的沙洲,被重新命名为“人字堤“)。而这个缺口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分流掉内江之中的沙石。
    当内江水从金刚堤的东侧,倾泄而下时,相当于被离堆这块硬骨头二次分流了。其中成都平原所需要的农业用水,通过宝瓶口流入了那些干渠之中;而那些无用的沙石泥土,则通过金刚堤与人字堤之间的缺口,送回到了外江之中(外江的流量流速,足以将他们送到长江里去)。这件事看起来非常奇妙,所利用的就是离心力作用。至于这个离心力是怎么作用的,想信在物理学方面有所善长的朋友,能够给出专业的答案。简单的说,内江的弧度和离堆对内江水流的阻挡,都促使江水在这个新分水岭面前,有了一个顺时针的旋转,并把江水所夹带的那些私货从缺口处甩了出去。
    当然,由于金刚提与人字堤之间的这个缺口,宽度要大于宝瓶口,因此它在分流掉水中杂质的同时,也会损失掉大部分的内江水。这对于急需农业用水的成都地区来说,无异于在倒掉洗澡水的同时,把孩子也一并倒掉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本来也是要耗费一番心思的,不过有了在鱼嘴筑堰的经验,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要想控制离堆两侧的水流,还是要靠“堰”,即在金刚堤和人字堤中间,也用竹笼装着石块筑一道低于水平面的“堰”。而这道堰的高度,同样也是可以人工调解的,丰水期放的低点,枯水期垫得高些,对内江水量的调解也直到辅助作用。至于那些沙石,倒也不必担心,由于这个位置的旋流速度足够快,它们相当于是贴着水面飞到外江去的,因此这项新的工程被形象的称之为“飞沙堰”。
    有了分水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再加上成都平原上那些均匀分布的水网。成都地区由此安享了二千多年,天府之国的美誉。而在通过都江堰工程,覆盖岷江——湔江之间的成都平原核心区后,蜀人对于川西平原南水两端的水网建设也在同时进行之中。在鱼嘴的西侧,后来依照同样的原理,又修建了一个小鱼嘴,以分流出一部分岷江水,与川西平原南部的河流,共同打造江右地区(岷江以西地区)的灌溉系统;而成都平原北部的沱江水系,也与两条岷江引水干渠对接,互相调解水量。这事实上,也让整个川西平原的水利灌溉网联成了一片,并共同享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非是在先秦全部完成的,但李冰和古蜀人为成都平原的引水工程,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使得后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只需要作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可以了。
    日期:2010-11-1702:09:31
    虽然都江堰工程,对于川西平原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究其根本,川西平原能够成为四川盆地的核心农业区,它本身的地理构造还是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有着平整而又肥沃的土地(都是当年做泻湖时带来的好处),加上岷、沱两江充沛的水量,纵有再好的构思,也很难让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也就是说,只要岷江水还能够保持现有的流量,成都人民应该还是能继续安享他们的太平日子的。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有人要想把整个青藏高原独立出去,成都人民应该要第一个提出反对的(想想雅鲁藏布江的水坝)。
    不过上帝在打造地球的模样时,并不是对每一个地理单元都那么厚爱的。有时候一个地理单元的条件太好了,与之相邻的地理单元往往就没那么幸运了。成都平原上的居民,固然能够凭借对河流的改造,让自己过上小康生活。但位于成都平原西边缘那些山地之中的居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从大的地理构造上来看,这些山地是属于青藏高原的东边缘,鉴于它们目前在行政上被划归四川所有,因此也可以单独被标注为“川西高原”。如果我们顺着岷、沱两江上溯到川西高原,就会发现沿着成都平原西侧,有三个曾经让所有中国人,为之牵挂的地名:汶川、茂县、北川。假使我们只是看平面地图,一定会发现,这三个县离成都、德阳、绵阳这些川西平原之上的城市很近,近到让人觉得他们也应该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而当通过我们前面的分析,再看看地形图,相信大家就能够深刻理解,当年救援工作的无奈,也能够明白,为什么占据优势地位的汉族,能够容忍那些残存下来的羌人在这里聚居。
    对比于川西高原,川中丘陵的地势要显得平坦的多了,不过与川西平原,依靠沱、岷两江而过着顺风顺水的生活有所不同,川中地区并没有从沱江以及岷江之中得到太多的帮助。因为这两条穿越了川西平原的河流,在进入川中地区后(主要是沱江),会发现周围的地势突然变高了。虽然下游的地势变得更高了,但奔流而下的江水还是是遵循水往低处流的定律,否则它们也流不进长江。最终的结果就是,沱、岷两江的下游河道,往往与两岸的地势,有数十米的落差。换句话说,在人类可以用电能将水大幅度的扬高之前,在整个古典时期,岷、沱两江的干流并无法为那些丘陵之间的土地,提供农业用水。
    虽然川中丘陵地区,无法象川西平原那样,依靠岷、沱两江打造密集的农田灌溉系统,不过那些相间于丘陵之间的小块平原,乃至这些丘陵本身,也还是能够依靠其他的小型河流来开发的。对比于渭河平原北部的陕北、陇东高原,川中地区的农业条件就要强的多了。因此蜀人在开发川西平原后,很自然的开始越过龙泉山向东渗透了。那些与岷、沱两江一水相连的区域,自然是优先扩张的区域。不过岷、沱两江及其支流所覆盖的区域,并非是四川盆地的全部。川中丘陵的东半部,以及川东地区则是由涪江、嘉陵江、巴江(渠江)所共同组成的“嘉陵江水系”所覆盖的。如果没有其他实力对等的地缘力量出现,已经开发出川西平原农业潜力的蜀人,应该有机会成为整个四川盆地的主人的。只是这种理想状态并没有出现,因为在大巴山和川东那些平行岭谷之间,生产方式奇特的巴人也已经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同样将扩张的目光伸向了川中地区。由此巴、蜀两国的地缘博弈,不可避免的在川中地区展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