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节

    对于象漳水这样大流量的河流来说,从来都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爱它,是因为需要依靠它来灌溉农田;恨它,是因为总是要防备洪水的侵扰。而能够更好控制河流的族群,就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当年因治水而成为天下共主的大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之间的土地兼并越来越厉害,各地理单元往往能够独立控制在一个政治体手中,这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可能。除了挖渠以灌溉农田以外,筑坝以防洪水侵袭也成为了常态。并不十分清楚,魏国有没有在漳水南岸筑堤。但赵国肯定是在漳水北岸构筑了堤坝的。而这些防水用的大堤,不久之后又将发挥重要的军事作用了。
    当战国列强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时,原有的以城邑为重心的,控制国土的战略已经不适合地缘结构的变化了。各诸侯国之间都开始不得不控制道路,以保证自己的国土免受敌国的进攻。理论上,如果你所处的地理单元是群山环绕的话,那么你在那些穿行于山谷的要道中构筑一道关隘就可以了(比如函谷关)。不过有时候,你并能保证那些常用的道路周边,有没有可能开辟出新的道路(我们经常会在战争故事中,听到某支军队在一个采药的山民带领下,从小路抄了敌军后路的案例)。因此依托地形,构筑一道连续的城墙就成为最保险的防御方案了。这种防御体系,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称的“长城”。
    日期:2010-07-2701:07:53
    对于象漳水这样大流量的河流来说,从来都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爱它,是因为需要依靠它来灌溉农田;恨它,是因为总是要防备洪水的侵扰。而能够更好控制河流的族群,就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当年因治水而成为天下共主的大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之间的土地兼并越来越厉害,各地理单元往往能够独立控制在一个政治体手中,这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可能。除了挖渠以灌溉农田以外,筑坝以防洪水侵袭也成为了常态。并不十分清楚,魏国有没有在漳水南岸筑堤。但赵国肯定是在漳水北岸构筑了堤坝的。而这些防水用的大堤,不久之后又将发挥重要的军事作用了。
    当战国列强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时,原有的以城邑为重心的,控制国土的战略已经不适合地缘结构的变化了。各诸侯国之间都开始不得不控制道路,以保证自己的国土免受敌国的进攻。理论上,如果你所处的地理单元是群山环绕的话,那么你在那些穿行于山谷的要道中构筑一道关隘就可以了(比如函谷关)。不过有时候,你并能保证那些常用的道路周边,有没有可能开辟出新的道路(我们经常会在战争故事中,听到某支军队在一个采药的山民带领下,从小路抄了敌军后路的案例)。因此依托地形,构筑一道连续的城墙就成为最保险的防御方案了。这种防御体系,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称的“长城”。
    在我们的印象中,长城一般都是建筑于山脉的分水岭上(我很大程度是因为,八达岭长城已经成为了长城的代言)。的确,依托山势构筑长城是最为常见的方式。这种类型的长城,不仅能够全面切断敌军的进攻路线,更能够成为各个隘口驻军的交通线。问题是当诸侯们也希望用长城来进行保卫它们在华北平原之上的国土时,他们就不可能指望借助山势了。这个时候他们只有将目光投向另一种显著的地理特征——河流。
    河流作为大平原地区的地缘分割线是很好理解的,毕竟这些河流的存在,影响了河流两岸的地缘沟通,为两岸出现不同的地缘文化和政治体提供了可能(河流越宽,越难渡,这种影响就越明显)。而正如你无法全面考虑到山脉中小路的存在一样,在常用的渡口以外,也存在一些可供临时使用的渡口(如枯水期不能使用,丰水期可以渡)。因此沿着起地缘分割线的大江大河构筑长城,成为了华北平原诸侯们的共识。
    当华北平原上的诸侯们觉得光凭河流无法保证自身安全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先前为防洪水沿河岸所筑的堤坝便是“天然”的长城。只在稍加改造(如加个有防水性质的城门,在堤上筑敌楼等等),就可以达到防御作用。而且这种临水的长城,与那些城墙外有护城河的城邑,具有同等的防御力。并不十分确定是谁先想到这个一物多用的点子的,不过在燕、齐、赵、魏等国都曾经用过这种方法,来打造自己的防御体系。只不过河流的分割作用毕竟要远低于山脉。而华北平原作为一个大的地理单元,最终被统一在一个政治体之内是大势大势所趋。因此在秦国并吞六国之后,这些纵横于华北平原之上的“河堤长城”也都被拆除了。而在随后的历史中,能够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长城,就是那些蜿蜒于农牧分界线上,大多依山而建的长城了。
    日期:2010-07-2701:15:06
    赵国沿漳水一线构筑长城,已经是战国中期的事情了(赵肃侯时期,约公元前333年)。而在此之前,魏赵二国在河北平原虽然大致已经以漳水为地缘分割线了,但赵国却有一块特殊的土地延伸在漳水之南,让魏国如鲠在喉,最终不得不以放弃在太原盆地的据点为代价,换得了这块土地的控制权。这片土地就是我们下节要分析的对象——中牟。
    今天就到这了,祝大家晚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