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节

    日期:2010-07-2622:48:37
    晋文公当年向王室讨封的两块土地分别是阳樊、河内。前者我们已经解读过了,对应的其实是整个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土地,也就是所谓晋国的“南阳之地”。这块土地由于对于魏韩两国都非常重要,因此韩魏两国的控制区在其中犬牙交错。这其中占得先机的是韩国,控制了沁阳及其以西地区。而经过战国前期的地缘博弈之后,魏国在将其在上党高地上的两个城邑“送”给韩国后,取得了轵关陉所对应的南阳之地的控制权。
    如果说按现有的行政区划看,就是济源地区及其以东,沿黄河北岸一线,被交换给了魏国。(在战国时期,由于济源地区控制了轵关陉的出口,因此在上面所构筑的城邑被称之为“轵邑”)。在交出轵邑后,韩国的国土实际上是被魏国切割的。也就是说韩国在上党高地上的国土在与黄河以南的国土沟通时,实际是要穿越魏国的控制区。而韩国人之所以愿意做这笔交易,是因为可以额外获得魏国在上党高地上的两个据点(高都、获泽)。之所以说这两个城邑是送给韩国的,是因为韩国还从魏国在河济平原的控制区中,为他们在南阳之地所失去的土地获得了补偿。
    能够控制整个上党高地,尤其是长治、晋城、阳城三个盆地,是韩国一直想做到的。在将魏国换出上党高地后,韩国实际上也基本控制了这三个盆地,唯一对此表示不满的就只有赵国了。因为赵国也需要部分的上党高地,以保持他国土的完整性。
    当然,韩国也没有完全放弃南阳之地,因为尽管韩国人并不担心魏国会不给他通行权(就象当年他们也让魏国通行一样)。但如果不在南阳之地,特别是太行陉的出口处保留一块土地的话,韩国所占据的上党高地是很容易被孤立的(封堵处山口并不需要多少兵力)。因此控制太行陉出口的“野王“(沁阳)还是掌握在韩国手中。由于“野王”邑的所有权牵扯到韩国的核心利益,如果其他国家企图控制它,势必会引起韩国的强烈反弹,除非你有足够的实力吞并韩国。因此这项任务最终没有由魏国,而是由并吞六国的秦国来完成的。
    日期:2010-07-2623:47:42
    现在我们来看看所谓的“河内”地又是什么情况了。关于河内这个地缘概念,最早指的是以朝歌(商朝都城,现河南淇县)为中心,北至安阳,南至新乡的这一区域。也就是商王室的直接控制区,后来卫国的核心区。再后来魏国人将他们在河北平原所控制的土地都称之为“河内”。现在这个概念甚至被扩展为整个河北平原的名称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古人的地理概念经常是比较混乱的,也让很多喜欢在故纸堆中寻找依据的朋友感到头疼。
    关于河内的概念到底到怎么算,没有必要去深究。我们只需知道,从地理单元的划分来看,今天所要分析的这片区域,是位于南阳之地的北侧,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平原(南部)就行了。在这一区域中,已经没有韩国什么事了,魏赵两国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
    日期:2010-07-2700:25:41
    如果要分析魏赵两国在河北平原的势力范围,有两个城邑相信可以作为大家所熟知的地标,一个就是邯郸,另一个就是“邺”。前者之所以为大家所熟知,是因为“邯郸”之名一直叫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仍然是河北省的重要城市。而在战国时期,邯郸城则是以赵国都城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实邯郸城在三家分晋之前,就已经是赵氏在华北平原的重要据点了。公元前497年,据此的赵氏小宗“邯郸氏”,曾经联合晋国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进攻晋阳城的赵氏大宗(赵简子赵鞅)。战争的结果是,赵氏联合了智、魏、韩三家反过来灭掉了范氏,中行氏,并清理了门户。
    而“邺”的名气则要到三国时才达到的顶峰,对《三国演义》多少有些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曹操筑铜雀台的事,这座被传为准备“锁二乔”的高台,就是筑于“邺”城。不过在“邺”地筑城,曹操肯定不是第一个,因为在战国时期,魏国就已经在此筑城了。而邺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除了曹操以外,那位在战国初期,被魏国派驻于“邺”城令的“西门豹”也作出了卓越贡献。而“西门豹治邺”的故事,相信我们在小学课本中就已经熟读过了。
    现在“邺”城故址属于河北省临漳县所辖,位置在漳河以北。不过在战国时期,它却是在漳水以北。迁移的并非城邑的绝对位置,而是漳水的河道。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都是这样的,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断的改道。而这条由上党高地中“清”“浊”两水共同汇集而成的“漳水”,就是赵、魏两国在河北平原之上的地缘分割线。也就是说,“邺”城是魏国的边邑,在如此重要的地区,肯定是要派驻一位铁腕人物才能压得住阵角,那几位巫婆、长老被丢到漳水里去派鱼也是活该倒霉了。当然,西门豹治邺的成功绝不是仅仅破除封建迷信这么简单。他对于漳河南岸的魏国土地所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开挖了十二条水渠,使得农田得到了充分的灌溉,为魏国稳定了边境。
    日期:2010-07-2700:46:03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