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节

    日期:2010-06-0922:34:30
    对于秦国来说,希望入主中原并不能算是异想天开。当年黄帝和武王都是从渭河平原走出去,并成为天下共主的。现在秦人已经成为渭河平原的主导者了,冒一次险开始东征之路是迟早的事。而这个任务落在为秦国取得河西之地的秦穆公身上也有其必然性。
    秦军东征郑国最大的隐忧是晋国。因为吞并虞、虢(南北)两国的晋国,实际上已经取得了“陕地”的控制权。而秦军通过崤函通道进入洛阳盆地,乃至中原,陕地是必经之地。换句话说,如果晋人不放行,秦军的这次远征将会充满着危险。
    在这里,我们需要对几个重要的地理名词作一个梳理,这些地理单元在整个古典时期,乃至上古时期,都一直发挥的重要的战略作用。它们分别是:“陕”地、函谷、太阳——茅津渡、南北崤道。
    附:崤函地理关系示意图
    日期:2010-06-0923:25:34
    首先我们要解读的是函谷和崤山。从地形图上我们很容易看出,如果我们从渭河平原出发,沿黄河东行的话,可以有两个选择。经过黄河的那个拐角(河曲)之后,沿黄河南岸,通过秦岭与黄河之间的夹道前行;二是通过风陵渡渡过黄河,沿黄河的北岸向东进发。这条路线的地理格局和南岸非常类似,只不过是由规模较小的中条山替代了秦岭的位置。而中条山与黄河之间的通道,甚至比南岸还要好平整些。
    不过无论我们是沿着黄河的北岸还是南岸前行,在到达“三门峡”附近时,都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因为无论是北岸的中条山,还是南岸的秦岭,在这里都不约而同的向黄河靠拢。使得黄河河道不得不收窄,并形成了两岸高山林立的峡谷地形,这也就是所谓的“三门峡”。换而言之,如果你还想继续东行的话,沿着河岸走将是非常困难的了。对于在这种地形上开辟道路,先民们并非没有办法,在我们将视线转向秦岭及四川盆地时,那些开凿在崖壁上的“栈道”会为我们展示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的。
    实际上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中条山甚至太行山脉和秦岭都可以看作是同一山系。只是由于黄河在它们之间冲出了一条河道,才会分割成两片完全独立的地理单元。无论黄河与它两岸的山脉是何总关系,对于希望走出黄土高原的人来说,都一定会想办法在其中开辟道路的。
    之所以开凿栈道没有成为上古先民的首选,是因为他们在三门峡两侧的山脉中找到了可行的道路,而这条通道的位置在黄河的南岸。
    日期:2010-06-0923:33:03
    上面那张图又被系统自动压缩了,下次还是要先上到相册里再发出来。再上一次,图很大,想观察细节的朋友可另存在看,里面我标注了一些现有的地名,以作为这些古典地理名词的参考。
    另外附张三门峡未成为“三门峡水库”之前的图片(油画),以让大家更直观的认识这段峡谷对于陆地交通的阻碍。
    日期:2010-06-1000:38:19
    如果一定要做的话,相信先民们也还是有办法在黄河北岸开辟出道路的。不过由于对山西高原上的居民来说,还有其他路线可以越过太行山脉,进入东部的平原地区(河北平原);加之通过南岸可以直入中央之国的地理中心——洛阳盆地和中原地区,因此先民们着力在南岸寻找合适的路径,以打通东西大通道。
    从大的方面来看,秦岭在三门峡附近向北延伸,是造成东西通道不畅的地理原因。而具体的“罪名”则要落在一条秦岭的小支脉——崤山身上了。“崤山”自秦岭的主脉中伸展出来,向东北方向延伸至黄河南岸,如何越过这座“天王山”,成为了问题的关键。不过在我们去崤山中找寻道路之前,还有两个重要的地标,会先为我们的东行之路,制造点麻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仍然是秦岭在向东北方向延伸它的那些小支脉。其中一条小体量很小的支脉,这条小山脊虽小,但却北抵黄河,南至秦岭,象是一道天然的长城,抢在崤山之前成为了东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这条小山脊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但它的北端有一条长约7.5公里,横穿它的谷地却是名满天下,那就是“函谷”。函谷最先闻名于天下,是因为进入战国之后,秦人在函谷的东端筑“函谷关”以自守,并在此打败了山东六国的联军(先秦的山东之山,指的是“崤山”)。函谷关一直到东汉末年都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到三国时期,以中原为地缘核心的曹操为了更好的抵御来自渭河平原的威胁(对手是马超),将崤函通道的防线推进到渭河平原东端,在河曲与华山之间筑“潼关”之后,函谷关才逐渐被废弃。
    现在看来,如果晋军想伏击东征的秦军,函谷是一个不错伏击地。这条甚至不能并行两辆马车的谷地,绝对当的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对于一支通行其中的军队来说,危险性是非常大的。因此后世的很多人,将函谷误认为是“崤之战”的发生地点。其实晋军并没有选择函谷设伏,他们为秦军选中的墓地还要往东走,而晋人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与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地标——“陕”地有关。
    日期:2010-06-1001:32:07
    对于“陕”地,我们并不陌生,在周公辅政之时,它曾经成为一个地理分割点。即“陕”地以东作为周人的新征服地区,由周公负责管理;陕地以西,作为周人的根据地,由召公负责管理。而在假虞伐虢一节中,那个最晋人所灭的南“虢”,所控制的地区也正是在“陕”地。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陕”地能够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黄河在流经“陕”地时,向北拐了个湾,也就是说陕地本身的地理位置,是一个突出部。不过这种类似半岛的地形,并不足以让陕地成为关键先生,因为在黄河几千里的东流过程中,类似的弯曲数不胜数,所以才有“黄河九十九道弯”之说。真正让陕地身价倍增的是它南部的那条秦岭支脉。这条位于函谷和崤山之间的支脉,并非象它的左右邻居那样,直接切到黄河,而是在它与黄河之间留出了“陕”地这片开阔地。
    由于陕地本身具有一定的纵深,又位于函谷和崤山两道天险之间,使得它成为了整个崤函通道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其中筑城,并形成自给能力,以作为整个崤函通道的管理中心。
    成就“陕”地的地缘因素并不仅限于黄河南岸。由于黄河北岸的中条山,正是在陕地的对面开始与黄河亲密接触。因此山西高原南渡黄河的最后渡口:太阳——茅津两渡实际上也受到了“陕”地的控制。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到达这两个渡口之前就南渡黄河。但问题是,当你成功渡河,并冒着风险穿越函谷之后,仍然要面对“陕”地的封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想从山西高原进入崤函通道的话,从茅津渡渡河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当然,在茅津尚在戎人控制之时,稍稍偏西一点的太阳渡,是周属诸侯们沟通黄河南北的主要通道。
    由于“陕”地的存在,当我们越过函谷,向东北方向前行,到达陕地的这一段路程,并不算特别难走。不过当我们在“陕”地稍作休息之后,继续东行时,将会遇到此行最大的障碍——崤山。这里也是晋军为秦军选定的葬身之地。晋军之所以选择在崤山而不是函谷设伏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晋人对于华山——“陕”地的这一段路程并不是特别的熟悉。对于居于黄河之北的晋人来说,当他们想进入渭河平原时,可以通过蒲津渡或风陵渡直接进入河西地区;当他们想进入中原时,可以通过太阳渡和茅津渡进入陕地,然后再东行越过崤山,然后沿黄河南岸直入中原。也就是说包括函谷在内的大部分崤函通道,对于晋人来说,并没有太大战略意义,也没有通行的必要。所以他们在自己东出中原的必经之路——崤山之中为秦军举行葬礼,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至于说秦军到底是在崤山的哪一部分全军覆没的,则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方向。总之,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还需要有一点点耐心。相信在解读完之后,大家对于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
    今天就到这了,祝大家晚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