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节
日期:2010-04-2823:57:49
吴军对于海上航线的使用并不陌生,在之前的“柏举之战”中,从吴都出发的舰队就是从吴淞江东向入海,然后沿海岸线北向进入淮河河口,并最终溯淮河而上,攻击楚国的信阳通道的。只是与上一次借道海路入淮有所不同,吴国的这次伐齐是一次纯粹的海上军事行动。在以往的战役中,吴国的水军虽然在淮河、长江、太湖中称霸一时,但内河航行与作战的经验并不一定就完全适用于海上。在海上航行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就是气候的影响,相比于内河航道,海上的风暴常常能够使得整支舰队葬身海底。这种危险一直贯穿于整个古典时期,其实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蒙古人对日本的两次远征。无论蒙古人在陆地上有多么强悍,所谓的“神风”却可以让他们尚未与敌军主力接战就损失大半。为了最大限度的规避这风暴所带来的危险,古典时期的水手们除了凭借经验尽量选择风平浪静的日子出发,就是沿海岸航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即使船只沉没,你获救的机会也会更大些。
对于海上的航行者来说,另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补给问题。尽管从地图上看,海岸线上的海一个点似乎都能够成为停靠的地点。但事实上由于地形的问题,很多海岸线都还是慢慢没入水中的滩涂沙地,并不适合船只靠岸。相比之下,那些沿岸多山的地形,却能够成为天然良港(其中原因,在江南省一节中已经分析过了)。
日期:2010-04-2900:15:45
基于上述原因,吴军的这次行动其实是非常冒险的。即使能够凭借水手的经验,避开风暴来袭的时间,但江淮地区漫长的海岸线也因为港口的缺失,而缺乏足够的补给地(基本上相当于现在江苏省的海岸线)。另外,无论是经营太湖平原还是江淮地区,吴人的水上经验更多的是限于内河航道。这使得他们面对真正的海战时,并不能象之前那样应对自如。
无论要面临多少困难,自认已经对楚、越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夫差还是决定出发了。吴国水军(其实可以叫“海军”了)最有可能的路线还是东出吴淞江(松江),然后北上经过长江口,沿海岸线北行到达山东半岛。另一种可能性是通过运河由太湖的北端经镇江进入长江,然后再沿着长江口的北沿东行,到达东海后再折向北,最终逼近山东半岛。这条路线的关键在于,连接太湖(无锡地区)与长江(镇江)的运河有没有开通。这段运河后来成为江南运河(京杭大运河江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吴.称霸伐齐路线图
日期:2010-04-2900:37:09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出海,吴国水军北上的路线是不会有变化的,那就是沿着着现在江苏省的海岸线北行,在行至连云港(当时还是岛屿)时转向东,向五莲山脉以东的齐国逼近。当吴国的水军逼近胶州湾(现青岛港所在地)的时候,他们将要遇到齐国水军的阻击了。在齐鲁一节中,我们已经分析过了。齐国的核心控制区在泰沂山脉——五莲山脉东北。齐国人经过数百年的努力,沿着山脉分割线修筑了一道长城以自守。不过对于齐国来说,最大的对手是来自于泰沂山脉南侧的鲁国(有点象现在的印、巴两国)。尽管鲁国相比于齐国来说,实力有限,但“人缘”不错的鲁国,也经常会集合一帮大小诸侯国来对抗齐国。因此在春秋中前期,齐长城的主要修筑地点还是在西线,即泰沂山脉之上。而在东线,沂蒙山——五莲山之间“莒”国,在齐鲁两国的共同压力之下,已经衰弱为一个三流国家,并成为了齐国的附庸。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可以依靠莒国作为缓冲,应对来自南方的压力,所以东线的齐长城在吴国决定北伐齐国时,尚未修建。具体修建时期则要到50年后了,那时的楚国又已经恢复了元气,除了夺回他们在江淮地区的失地外,还并吞了困居于沂沭河谷中“莒国”。面对强大的军事压力,齐国人被迫将长城延伸至海洋之滨。
日期:2010-04-2900:49:22
齐国人在山东半岛南岸的海上防线始于五莲山脉的东北角,在那里五莲山脉的余脉其实已经与海洋连接在一起了。齐国人在这个山、海相连的地方建立了“琅琊邑”,以作为最南面的海防基地。于是沿海岸前行的吴国水军,与以逸待劳的齐国水军,在此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海战”。结果具有更强烈海洋气质的齐军取得了胜利。只是吴国并没有就此丧失基本力量,事实上夫差在派出水军从海上攻齐的时候,吴国人已经在着手做第二手准备的。而这一次,吴军将回到他们熟悉的环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