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节

    日期:2010-04-0812:47:13
    吴军在蔡、唐两国的协助下顺利登陆,并穿越信阳通道。在越过桐柏——大别山脉后,他们首先应该会面对随枣走廊中那些被归为“汉阳诸姬”的小国。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那个以出土“曾侯乙墓”而文明的随国。如果从方位来看,随国的位置位于唐国的南部(现湖北随州),更为靠近信阳通道。如果它愿意的话,是可以帮助楚人延缓吴军的进攻的。不过这些姬姓诸侯依附于楚国都是为形势所迫,即使没有胆量出头反抗楚国,保持一个模棱两可的中立态度,静观形势之变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后来的发展也证明,比之唐国的出头鸟行为,明哲保身的人总是能活得更长。
    现在对于楚国来说,他们在大洪山——云梦泽一线已经无险可守了,唯一能够抵挡吴军的就是汉江防线了。楚人当时的国都被定在现在的荆州市北(离城8公里的纪南城,时称郢都),汉水之西。从防御的角度看,荆山——汉水——长江为郢都形成了一道天然的三角形防线。如果吴军所选择的路线是溯长江而上的话,那么汉水西岸和长江北岸都会是可能的突破点,但前提是他们有信心突破楚军的水上防线,而吴军显然还没有信心在逆流的情况下在楚国的地盘上打一场水战。因此对于选择陆地攻击的吴军来说,如何突破汉水防线就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了。
    在吴军止步于汉水东岸时,楚国方面也在思考击退吴军的方法。如果当时的地缘形势还象春秋之初时,在北面汉阳诸姬的和东面吴军的共同压力之下,楚国很可能只能向西退回荆山之上,重新去适应山地那艰苦的生活了,就象后来被楚国所灭的越人那样。而现在,楚国所能够掌握的战略纵深要大的多,北面的南阳盆地已经被楚人纳入势力范围了。楚军所制定的方案是,在据汉水以御吴军的同时,分军沿汉水通道北入南阳盆地,然后再西出方城夏道,旋即折向南攻击吴军在淮纳(登陆地点)的船只及后勤基地。得手之后再沿吴军的攻击路线向西封堵信阳通道。
    日期:2010-04-0813:18:52
    应该说,这个计划很完美,如果真的能够成功,那么攻入江汉平原的吴军就将陷入关门打狗的境地。拥有伍子胥的吴军不可能不知道楚国能够有这样的迂回路线,因此吴军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迅速越过汉水攻入郢都,然后再回军消灭那支已经失去了目标的孤军;要么就将主力退回信阳通道,将主要精力用来消化了已经占据的江淮地区。
    后一个方案看似是最为稳妥的,只是如果吴国的水军不能将彭湖以东的长江控制在自己手中的话,江淮地区的安全无从谈起(这也是后来长江中下游的水上决战,很多都集中在对鄱阳湖的争夺之上的原因)。因此吴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话,仍然只能是迅速占据楚国的心脏——江汉平原,以断绝楚人的根本。
    实际上就算楚军不分兵迀回,远道而来的吴军也可可能坚持太久,毕竟他们的远征路线太长了。因此为对汉水西岸的楚军来说,如果能名据险以自守,将战争的形态陷入僵持状态的话,楚人还是有很大生机的(如果他们在退入汉水西岸之前,有时间和有决心在东岸坚壁清野的话,会有利于缩短相持的时间)。如果吴军固执的将思路放在如何突破汉水防线上的话,缺乏水军直接支持的吴军是很难解决这个难题的。不过对于优秀的军事家来说,他们所思考的方向并不会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如何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也就是说,伍子胥和孙武所希望的是能够在吴军势头正盛时与楚军的主力决战,至于决战的地点是在汉水以西还是以东都不是问题。于是留守在汉水西岸的楚军不久后就欣喜的发现吴军撤了。基于我们在前面所分析的理由,吴军的撤退并不会让楚军感到意外。现在摆在楚军统帅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仍然按照即定的方案,等待迀回的楚军形成合围之势后再开始攻击;二是乘势掩杀,一鼓作气将吴军赶回吴地。
    最终,楚军的统帅选择了后者。当然,这种选项并不是必然的。在二百多年以后,面临同样选择的廉颇和赵括就选择了不同的答案。只能说,吴国为了这次进攻作足了准备,伍子胥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岸的楚军统帅会掉入这个陷阱。假使楚军沉得住气没有追出来,那么吴军也有足够的时间从容退去。虽然没有取得全功,但也算得上是战果辉煌了。只不过对于伍子胥来说,他就没办法完成那惊世骇俗的“鞭尸”壮举了。
    日期:2010-04-0815:32:21
    在楚军越过汉江开始反击时,他们已经不能够得到地利之便了。而让他们颇感意外的是,吴军并没有按照原来的路线向信阳通道方向退却,而是沿着云梦泽的北沿向大别山方向退却,这条路线无疑会让吴军陷入绝地。因此即使楚军在追击中的数次接触战中都落败了,但还是决定继续追击。最终吴军止步于大别山西麓的“柏举”,并列阵以待楚军。对于柏举,大家可能会感到陌生。不过提到麻城,凡是对中国革命史有所观注的朋友都应该有所耳闻。麻城和它西侧同属大别山麓的黄安(现名红安),在1927年国共分裂时爆发了一场著名的起义——黄麻起义。如果中国革命是以红四方面军的政治力量为主既得胜利的话,那么黄麻起义的历史地位无异会高于秋收起义;大别山在红色中国的象征意义也会高于井岗山(不过黄、麻地区所出的将军之多,在共和国也是首屈一指的),能够被红色军人看中的地区一般都是地形复杂的山地。在楚人看来,吴军退到这里无疑是自寻死路,除非他们也想在大别山中建立根据地打游击。
    如果吴军真的是被迫退却至此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结果当然是不容乐观的,但如果是主动诱敌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按照一般的诱敌之策,吴军应该作出败荒而逃的样子的,而这一次的情况去完全相反,楚军在追击过程中连吃败仗,或者说吴军并没有主动向楚军示弱。只是吴军每次接战,挫敌锐气之后又继续向东退却。能够将吴军逼入绝地的想法,让楚军欲罢不能,最终还是尾随吴军到了大别山麓。这场战斗并没有留下诸如“破釜沉舟”之类的典故,不过依吴军所选择的决战地点来看,伍子胥显然是希望吴军在断绝后路的情况下,与楚军决一死战的。最终的结果是吴军取得了胜利,并反过来向西追击溃败的楚军。
    这种时候,楚国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的了。而从北路迂回的楚军这时已经快要到达吴军的登陆地点了(淮河北岸,息县附近),汉水楚军的贸然出击打乱了整个战役部署。即使迂回的楚军能够破坏掉吴军的舟楫,失去了江汉平原这个根本也是于事无补的。因此迂回楚军只得西入信阳通道,以回救江汉平原。问题是对于这支楚军来说,他们等于是围着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绕了一个大圈子,并且所要直接面对的不是原定计划中的吴军留守部队,而是深入江汉平原的吴军主力,最终的结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