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

    日期:2010-01-3121:06:37
    卫郑之间的战争并非始于周郑交质(公元前724年)之后,在庄公克段(公元前722年),“段”的儿子公子“滑”逃至卫国之后,双方就已经注定要爆发冲突了。
    战事可以说是由卫人挑起的,只不过是由公子“滑”出面,越过黄河夺取了一个叫“廪延”的地方。这个廪延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因此后世也被命名为“延津”(在现在河南省延津县的北部),之前在郑国的扩张当中已经并入了郑国。
    在段叔占据京城的时候,作为郑国北方门户的廪延已经被他强行兼管了。这一次公子滑的由北而来,廪延是首先需要收伏的。
    问题是郑庄公的反应也是非常快的,廪延被迅速夺回了。而接下来,郑国开始对卫国兴师问罪了。值得关注的是,郑人为了处理这件由家事引发的争斗,动用了“王师”和“虢师”,也就是王室和虢国的军队。作为王室的卿士,郑国似乎有权力这样做,但这种做法明有“假公济私”之嫌,由此而引发王室的不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些都发生在公元前722年,也就是郑庄公平定段叔之乱的同一年。而在周郑交质之后,卫国正式开始了反击,这一次卫人不仅自己出兵,还联合了郑国东面“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周围),南面的“蔡国”(今河南省上蔡)、陈国(今河南省淮阳附近)。这无异于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同时向郑国进攻。而郑人这次已经很难从西面的王室获得支援了。
    卫国的这次联合进攻也开创了一个历史,即在诸侯间的争斗中首次采取了联盟的方式。在随后的东周乱世之间,各诸候国之前也进行过无数次的组合,以期在地缘格局和地缘实力上压倒对手。当然,这些同盟有长期的,也有临时的。唯一不变的是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总是那些大国,而小国们更多的只能如墙头草一般左右逢圆。
    对于郑卫两国来说,并都没有足够的实力将对方吞并,因此这卫国的这次进攻后的第二年,郑国又开始主动进攻卫国。从此双方陷入了无何止的争斗当中。也许在他们看来,谁能够将对方斗败,就能够成为中原的霸主,进而成为春秋乱世中的强者。在初期的争斗当中,郑、卫两国也的确是主角,能够领导一些小国加入自己的同盟。不过用不了多久,双方就会发现,在春秋这场大戏当中,自己其实也只是一个配角,尽管他们在剧本开始时的戏份比较多。
    日期:2010-01-3121:55:24
    在郑卫两国的争斗当中,有一个地理单元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那就是“河济之间”,也就是黄河和济水之。我们知道,黄河在春秋的时候仍然是走的北线,也就是禹贡黄河的路线入渤海(黄河古称“河水”)。而现在的黄河下游,在当时则叫作“济水”,发源于太行山南部的“济源”。而它的周边则有一系列被以济为名的城市,如济阳、济南。
    河济之间的平原我们可以称之为“河济平原”,由于它位于河北平原与中原、山东丘陵之间,也注定成为了一块夹心地,或者说成为黄河以北、济水以南的政治力量争夺的对象。
    就河济平原而言,并非没有可能孕育出属于自己的地缘力量,毕竟黄河和济水的切割,使得它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而在天下九州的划分当中,它的确也被单独划为“兖州”(关于九州的具体划分,会在三国时详解)。不过在春秋乱世中,它注定不能成为主要的地理单元。
    这一方面是因为河济平原的地势过于平坦,没有高度优势。黄河和济河当然是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尽管理论上河岸的每一部分都有可能成为渡河攻击的对象。但实际上,成为渡口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水流、水深,以及上岸后有没有合适的道路都会成为渡口形成需要考虑的对象。因此渡河的地点还是有数或者可控的。
    单纯以河为城的问题并不在于是否能够控制住渡口,而在于河流在冬天是否会结冰。如果河流会在冬天结冰,而过河之后又是可以四面出击的平原地区的话,那么对于防御方来说,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这也是在古典时期,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能够在华北平原如入无人之境,但在进入江淮流域之后却举步为艰的根本原因。
    另一个影响河济平原地缘地位的原因是因为黄河的不稳定性,在战国各国开始筑坝以控制黄河走向之前,黄河在华北平原实际上是呈漫流状态的。它甚至在济水之北形成了数条支流,并造成了大片的沼泽地。这些漫流的支流也被称之为“九河”,当然并不是说它们就是九条,按照古人计数的习惯,和我们现在用“N”来做数量词的意思类似。
    在这种地理结构影响下,河济平原只在靠近济水的部分存在一些小的封国,而它靠近西面的部分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卫郑两国的缓冲地和争夺的对象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