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
现在我们知道洛阳盆地为什么这么受帝王们的欢迎了吧。能够一出崤函通道,就找到这样一个风水宝地,对于出自渭河平原的地缘力量来说,无疑是入主中原绝佳的的跳板。
我们现在可以看看,洛阳盆地都有哪些通道可以用来沟通四方,对于一个新的政治中心来说,能够拥有与四方沟通,并且容易控制的通道是必须的。
在盆地的西侧,崤函通道无疑是最具有战略价值的。对于这条渭河平原东出中原的通道,周王室将从渭河平原一同迁过来的“西虢”国安置在通道的西侧,也就是那个具有地标性质的“陕”地。尽管在春秋初年,这一带还没有筑关(函谷关),但通道还是现实存在的。因此布置一个最为亲信的诸侯镇守于此是必须的。
“陕”地的战略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通过它可以进入崤函通道,最终进入渭河平原。能够平稳的渡过黄河,进入山西高原是它的另一个战略价值。为此,虢国甚至在黄河以北控制了一块地方,为的就是将黄河两岸的渡口控制在自己手中。当然,这也是为了保证王室的安全。
因此东迁过来的“西虢”也被称之为“南虢”和“北虢”,实际上是一国。
日期:2010-01-2411:37:52
尽管由于“唇亡齿寒”这个成语,让我们觉得“虢”这个国家只是人龙套角色。但在王室眼中,他们确是最值得信赖的一族人。如果你仔细看图,就会发现,早在洛邑建造之时就已经立国的“东虢”国,位置同样至关重要。这个目前行政划归荥阳境内的(荥阳目前为郑州所辖)小国,据守的是黄河南岸的另一条战略通道。与西面的崤函通道相对应的是,它是洛阳盆地通往中原地区的主要通道。
如果我们对“东虢”的位置还有些模糊的话,那么看过三国或经常听评书的朋友应该对“虎牢关”这个名字有印象,三英战吕布的地方就是在那。
至于刘关张是否真的在那跟吕布打过一架,正史中没有记载。不过如果关东诸侯想进入洛阳乃至长安与董卓PK,虎牢关是必经之路。如果虎牢关具体位置在汜水镇,因此又被叫作“汜水关”。不过评书表演艺术家们显然没有很深的研究过地缘,经常把这他们当成两个关。
日期:2010-01-2412:01:36
对于选择洛阳盆地作为东都的周公来说,他很可能早就作好了这个打算了。因为在武王正式伐纣之前,曾经与“八百诸侯”在洛阳盆地的北部,黄河的南岸会过一次盟,史称“孟津观兵”。
对于这个“津”字,古意就是渡口的意思,以后大家看到有地名里有“津”字的,基本就可以认定它在古时候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渡口了。
对于周武王的那次阅兵来说,更多的是试探商人的反应和自己的支持度,结果当然是让他满意的,两年以后,正式的进攻开始了。商人甚至没有想过在黄河南岸建立防线,而只是在周人所带领的联军逼近至朝歌时方才组织力量抵抗。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废弃洛阳盆地的王城并退回黄河北岸,就意味着王室和贵族们已经希望能够划河而治了。问题是历史不会给他们偏安的机会。
应该说,周灭商的战役充分体现了孟津的战略地位,作为洛阳盆地北出河北地区(黄河以北)的必经之路,控制了它就可以进逼洛阳(洛邑),进而透过崤函通道进入渭河平原。而反过来说,如果要想控制孟津,就需要控制洛阳盆地。
对于周王室来说,最初的孟津应该是在他们自己的掌控之中的,不过在王室衰弱之后,他们已经不能控制任何战略要点了。
日期:2010-01-2412:08:43
在《新〈郑〉控制区示意图》上,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洛邑的下方有两条分别来自于“熊耳山”“嵩山”(又称外方山)的龙脉在此交汇。它们的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相汇之处被称之为“龙门”,伊河水也正是通过龙门进入洛阳盆地与洛水相汇的。让龙门得以名扬天下的是“龙门石窟”,但实际上早在4000多年前,龙门就已经有了人工开凿的痕迹了。只是那一次,不是为了佛,而是为了人。
日期:2010-01-2412:19:04
孟津、函谷、虎牢、龙门,是洛阳盆地的四个战略通道。如果东迁尚不足以让王室认识到衰弱已是必然,那么丧失对这四个通道的控制权,则毫无疑问的告诉王室,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你了。
率先发难的是那个王室信任有加的“郑”国,王室对于“郑”的信任并不低于“虢”。在东迁当中,郑、晋、秦、卫四国也是出力最多的国家。在东迁之后,上述四国也是拱卫王室外围的主要力量。
阴谋论者可以为郑晋秦卫四国护卫王室的行为找到很多利己的理由,比如秦人就成为了王室东迁的最大获益者。不过如果要从现有的证据来看,郑国在这次东迁当中,无疑是早有布局的,这也让他们在春秋争霸中抢得了先机。至于他们是如何布局的,晚上继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