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道
四月十九日:孔子问道
老子的一番话把孔子给说说闷了,什么“道”呀“名”呀,花非花,雾非雾的,叫人摸不着头脑。这段呆木头,说话怎么这样玄乎?老子看出了孔子的心思和意念。
老子说:“怎么样,我的话,你听都听懂了吗?”
“似懂非懂。”孔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孔子从来不曾有过的窘态。孔子一向教育他的学生要谦虚,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就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对老子说的道,孔子似乎有点懂,但,他又不能说清老子所说的那道的真正含义,所以,当老子问他是否听懂时,他回答道:“似懂非懂。”
“什么叫似懂非懂?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怎么能说似懂非懂呢?”很长没有生气的老子,似乎有点生气了,他责备孔子说。
孔子看老师生气了,心中有点自惭:我怎么能惹老师生气?
孔子赶紧向老师解释,说:“老师请您别生我的气。我不是有意的,如果是我说话冲撞老师了,请您海谅。因我长期研究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对学生重视的是礼仪的教育。我时常教育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克己复礼。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为仁也。我曾带领学生游遍天下,宣传克己复礼。对您老人家说的所谓道,这东西,我实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老子说:“我研究的道,是叫人顺应天地间的阴、阳、风、雨、晦、明六种气的变化,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忘掉自己,不去刻意追求功名,有所待,而又无所待;活在一种境界里,一种超越世俗的的境界里。这就我研究道的大意。至于你研究六经那些玩意儿,不过都是些先王的陈迹,那些东西是带着先人的意愿。是别人的牙慧,咀嚼过的东西。那些东西,打个比方说,就像人在尘土上经过留下的脚印。有人顺着那脚印,想走出自己的路。这可能么?那脚印永远是别人的。要想走出自己的路,必须另辟蹊径,想去找自己的路,结果去却永远找不到自己的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他走的不是自己的路,是别人走过的路。要想走自己的路,就必须用自己的脚,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自己的路,这就是道。所以我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痛楚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孔子突然打断了老子的话路,说:“老师您的话,着呢是太玄了,我的头都被您玄晕。您能不能把话说的清楚一点。我听说君子有三畏:一畏天命,上天规定的,无法改变;二畏身居高位的人,在有权人的眼里,所有东西都是他的了;三畏圣人的语言,因为君子总是把圣人的语言,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生怕自己说话做事达不到圣人要求的那样。这也是‘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