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节

    很有些讽刺的意味。
    “我……”老人闭了闭眼睛,“我那边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当年从上海转道去香江,本来打算从香江去台弯的,结果船在半路上遇上了风浪,幸好遇到渔船,我倒是被救了……可惜……秀雅跟几个孩子……都没了……”
    孤苦伶仃了这么些年,最想的就是有一天能回来,回来看看那些故人还有曾经被抛弃的骨肉。
    小老太愣了一下,这可真是没想到的事。要是再叫秀雅选择一遍,她是会跟着走呢,还是会想办法留下?
    人心这东西,谁能说的准呢。
    “可你回来了又能怎么的?”小老太一点也不考虑九十多岁的老人的接受能力,“儿子女儿比你先走的不在少数,孙子辈你一个都没见过。他们是挺高兴你回来的,你回来了,就有钱了。日子就好过了,至于你是不是他们的谁谁谁。谁管你?”
    一针见血。
    老人的心脏都猛抽了两下,“你是跟以前的舒雅不一样了。”
    本来就不一样。
    老人看着小老太端着碗要走,赶紧道:“跟我去美国……我是说,要是有机会跟我去美国,你去不去?”说着,就怕小老太不答应似的,赶紧道:“不光你去,你的这些孩子都能跟着去,我愿意把一半的财产赠送给他们,你看你愿意去吗?”
    小老太跟看精神病似的看他,然后抿着嘴很长时间才到:“我……做不到那个人说的那么大公无私……所以我留下钱财,小心求生……我爱钱,但是……钱跟那个人比起来……我还是选择那个人……那个人葬在这里,那我就留在这里……”
    林雨桐在外面听了半天,朝四爷努努嘴,两人轻手轻脚的带着清宁回房间去了。
    老人什么时候走的,两人都不知道。
    晚上的时候,林雨桐悄悄的去了小老太的房间,见小老太又悄没声息的坐在炕上,黑灯瞎火的也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打开灯,看见小老太没来得及收起来的东西。
    左手一把小小的钥匙,右手一颗子弹。
    林雨桐只一眼,就知道这子弹有些年月了。她没动它,它对小老太的意义不一样。伸手却把那把看起来很新的钥匙拿起来了,翻看着看了两眼,心里就有数了,这是瑞士银行保险柜的钥匙。
    没说破,也没多问,只给小老太又放回手心去。
    “真不跟去美国见识见识?”林雨桐故意逗她。
    小老太白眼一翻,“去去去!你还来看热闹,小没良心的,我这是为了谁?”她看了看孙女的肚子:“清宁还小,你肚子里这个出来,你还要上学,孩子谁给你带?”
    眼里的意思明晃晃的,要不是为了你,我早跑去美国吃面包喝牛奶了。
    说着话,小老太将被子一拉,躺倒了,“睡去!睡去!少在这里碍眼!”
    林雨桐笑着关灯出去了,回了房问四爷说:“……怕是心里真放不下牺牲了的那个……”
    两人说了就放下了,也以为这事就跟他们没关系了。
    可惜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怎么的了?
    齐家的那些分了家的孙子们,这个的那个的都过来要接齐老太回去了。这个来叫奶奶,那个来了还是叫奶奶。
    这个说有孙子在呢,怎么能叫孙女奉养呢。
    那个说您是齐家的人啊,怎么能叫外姓人养着呢。
    图的啥?
    不过是图小老太这么大的年纪,活不不了多久了。奉养不了几年,还能多得一份家产。
    没看见那位爷爷回来也不见儿孙,只来见小老婆吗?
    全都不记得曾经暗搓搓的想谋夺小老太那半拉子院子的嘴脸了。
    结果小老太应付了两天,在林雨桐和四爷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在太平镇来了一群记者等着采访老华侨的事情,小老太去了。
    去干啥的?
    去捐款的!
    去给滩底下那些受灾的百姓捐款的。
    捐了整整十万块!
    人家小老太跟记者们说了,这钱是当年的故人赠予她的,她没有什么亲人,就只有一个孙女,一个孙女婿。她这么大的年纪,活不了几年了。孙女和孙女婿都孝顺的很。没有用钱的地方。因此她就把这钱给了俩孩子,说了,叫他们存着吧。有了这钱,这辈子啥也不干都够了。等哪一天她自己双眼一闭,也不用放不下了。可是孙女和孙女婿都是公家的人。两人都劝她,说他们夫妻有工资,哪怕清贫,但也甘之如饴。说您实在是要给,就不如捐出去,给更需要的人。
    后来人家追问了,说你家孙女孙女婿都是谁啊,是干什么工作的啊?
    小老太就特别谦虚的告诉人家,也没啥,就是养猪的,弄饲料的。
    这一说,可不有新闻可挖掘了。
    这养猪大王曾经上过国家级报纸的。
    越是追问,小老太越是说的多。到了后来竟然还说:……我也不懂啥美国优越不优越的,反正人家叫他们去,说是给几万美金还是啥的一个月,两口子英语都那么好,我还说要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去了也行啊。但是两人都说了,就是在家里吃糠咽菜,也不去国外吃面包牛奶。还说要做啥贡献。
    我说养猪弄饲料就能做贡献了?
    这个谁不能做啊?
    一副啥也不明白的老太太架势。
    可一个啥也不明白的老太太却说出这话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就是那一对青年夫妻真的这么说的。
    他们真的放弃了优渥的物质条件,放弃了在美国几万美金的薪酬,依然的一个月只拿着三四十块钱人民币的工资,为的不过是两个字——奉献!
    谁说人家没做过贡献啊,能做出饲料,这可是大贡献。
    可这么一个人,还在这个小镇兢兢业业的养猪呢。
    人家不光是甘于清贫,而且还特别上进,没听说吗?那自学考试学一门过一门,这得多刻苦啊。
    这是什么?这事典型啊。
    谁说如今人心浮动了?
    胡说八道!
    眼睛应该往基层多看看,还是有很多优秀有为的青年的。
    临了了,小老太还带着埋怨的告诉记者,“……你们说他们一把年纪拖儿带女的,还说要读啥研究生,啥研究生?研究啥啊?也没有学校肯要他们,穷折腾!”
    记者们当时都听得热血澎湃啊!
    谁说没有学校肯要?如果这样的人才都没人肯要,那就得考虑考虑,是不是学校招收学生的倾向有问题。
    学生嘛!还是要做到又红又专的!
    等那位老华侨听到这消息的时候,都有些目瞪口呆:我给你只留了十万现金支票吗?不是还给了你一把钥匙吗?
    但随即他就明白了!
    这绝对是最聪明的做法。谁都知道自己不会不给她留下点什么?但具体是什么,是多少,没人知道。
    十万对自己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些小老百姓来说,十万是这些人一辈子都不敢奢想的一个数字。这一拿出来,这些人肯定就信了。是啊!一个小老婆,还能给多少呢。
    钱全捐赠了,她自己的麻烦少了。没人盯着她了。都知道她现在又是原来那个小老太太,靠着孙女过活的老太太。
    而同时呢?她这十万块钱可也没白花。她那孙子孙女如今是啥名声啊?往前的路都被小老太给帮忙铺平了。
    还说自己要带走他们,给他们一个月几万美金的薪酬……呵呵!
    心里笑,但面对记者追问的时候,他还是点头承认了,说的更邪乎:“……洋房别墅小汽车,几万美元的工资是基本的,完了该给多少股份这又另算……遗憾的是,他们拒绝了……”
    林雨桐和四爷被记者围追堵截的时候,都愣住了。
    这小老太太可真了不得了!
    这是生的年代不对,要不然,真能算的上是一号人物了。
    可这些问题该怎么回答呢?
    除了肯定上进之心以外,两人的态度都是含笑沉默。
    说啥啊?
    啥也别说了。也不能说啊!
    说小老太藏着把钥匙呢?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别管小老太为了什么,果断的拿出当时绝对算得上是巨款中的巨款的十万块钱,实属不易。受益的还是那些灾民。
    而林雨桐想起那颗被小老太握在手里的子弹,她相信,小老太也确实是真的想拿那钱,干点有意义的事。
    不为别的,大概只为了有一天去了那边,见到那个人的时候心里能坦然。
    大篇幅的报道报纸上天天有,于是林雨桐和四爷是这个表彰了那个表彰。
    四爷挂了个扶贫办主任的职务,专做扶贫的事。
    然后这下真忙了。三天两头的就得下到黄河滩去。
    这事别人倒是罢了,金大婶是心疼的在家里躺了三天。整天在家里算呢。老四家两口子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八十块钱,一年就是九百六十块。加上福利算一千好了。
    一年一千,然后十年才是一万。岂不是要一百年才能挣一百万。
    一百年?
    这钱不光能叫老四两口子一辈子衣食无忧,还能叫清宁连带清宁的孩子都衣食无忧啊。
    一百年清宁都一百零四岁了。以二十岁结婚生孩子算,清宁的孩子都八十多了。
    哎哟喂!
    几代人啊!
    本可以躺在米堆里光吃的,如今却得一点一点的挣,耗尽几代人的心血都攒不齐十万块。
    一想起来,这心肝肉都是疼的。
    跟四爷小声念叨:“那老太太这脑子没毛病?”她是半点都不信那是自家儿子和儿媳叫她捐出去的,自家的孩子什么德行她太了解了。然后又撇嘴,“到底不是亲奶奶,为孩子想的不长远。”这钱要是给我,我能给清平和清宁存着,叫俩孙女舒舒服服的过上一辈子。
    可惜了的!说什么都晚了。
    老华侨在太平镇没有多呆,一个儿孙都没带,就走了。
    身体的原因,也不允许他多呆。
    临走的时候,只想吃一碗小老太亲手做的臊子面,说是想了三十多年了。
    小老太没犟着,反倒是多了几分伤感。大约也是知道,这一别,是真的就永别了。
    林雨桐和四爷带着清宁去了金老二那边,把空间给俩老人留下。
    金老二这边特别热闹,李仙儿抱着清丰也在这边呢。她是什么事都爱打听,什么事都爱问。林雨桐不爱跟她说小老太的过去,就岔开话题:“清丰可都三岁了吧。怎么说话这么费劲?没去给看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