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此为防盗章上水村三面环山,正对一条大江,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儿。村里人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对岸的月泼镇。
去那里,得走半天的山路,接着坐那小小的乌篷船,看着江面那巨大又湍急的水漩涡,心惊胆战的渡江后,再走上一个半小时才能到月波镇。
这一来一回就得去一天。要是去县城的话,来回就得四五天了。
因此村里人除了在解放那些年见过城里的官兵外,几乎没见过什么城里人。只是从村里那粗噶刺耳的大喇叭声中,听说过城里的事儿。
瞧着对方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身材消瘦,头发三七分梳得整整齐齐,身上穿一套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胸前口袋里还插着一支钢笔,手里拎着许多五颜六色的编织麻袋,村里男女老少都觉得稀奇的很。纷纷簇拥在周家半人高的土墙外议论纷纷:
“哎哟,你看看人家穿的那衣裳,多直挺多整洁,浑身上下没一个补丁,多好看啊!”
“就是就是,这年头啥都缺,咱们村儿哪户人家的衣裳不得缝缝补补三年又三年的穿。这没有补丁的衣裳穿在身上,咱们见都没见过。”
“我瞧着他手里拎了好些咱们没见过的东西,那个白底蓝花的碗儿,我好像在镇上见过,好像叫,叫啥搪瓷缸子?卖的老贵了!”
“这老周家享福了,攀上城里的亲戚,以后呀,有啥好吃好用的玩意儿,只要吱一声,人家能不给?这城里真好呀!啥都不缺,真羡慕他们城里人。”
听到这些话的周家人只觉得牙齿一阵倒酸,当年战乱,周老三去县城做短工,无意之间救了周燕的娘赵梦如。
两人一见钟情,情投意合。赵梦如不顾家里人反对,硬嫁给了穷小子周老三,随他来到了上水村。赵家失望至极,便与赵梦如断绝来往。
那时候的赵梦如还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觉得只要爱情在,面包迟早会有的。
可现实一如所有小说中的狗血,一盆又一盆的洒得她浑身都是血窟窿,没等她怨天怨地,更大的一盆狗血泼了下来,直把她打在地上爬不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身当家做主,漫山的口号,满村敲锣打鼓,高喊毛、主席万岁!打倒剥削份子!
作为地主家出来的小姐,赵梦如被村里人绑去田坝又打又骂狠狠羞辱了一番。周家也被祸及,家里的****罐罐都被砸个稀巴烂,值钱的物件儿,赵梦如带过来的嫁妆都被搜罗的一干二净,绕后当着周家人的面儿烧了个精光!
那时候那些人义愤填膺,又无比丑陋的嘴脸,周家的大人们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这会儿瞧见那些人谄媚的样子,周家人齐刷刷地冷声一声,那整齐划一的动作,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们全家都得鼻炎了。
这其中,哼的最重的,就属老周头。要说周家的兴衰历史,那绝对是个让人痛哭流涕,猫哭狗嚎,日月颠倒的悲惨史。
这其中最悲惨的,便莫过于老三两口子给周家带来的兴衰了。没有这两口子,周家人是绝对体会不到那如坐过山车上下起伏的惊险滋味。
当年老周头就极力反对老三娶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赵梦如,甚至不惜拿分家的事做要挟,也没能阻挡两人在一起的脚步。
失望至极的老周头,这么些年来祸水东引,瞧着两人的女儿周燕怎么都不顺眼,平时更没有什么好脸色给她看。
这会儿赵家人突然找上门来,还带着这么多精贵的城里玩意儿,说要带走周燕。老周头只觉得自个的老脸儿被几个壮汉左一巴掌右一巴掌啪啪啪打的头晕眼花,脸上火辣辣的疼,又觉得胸闷气短。于是不耐烦的挥舞着手中的烟杆子,把看热闹的村民都给赶走了。
人一走,周家大院清静了下来。周翠花挺着大肚子,热情的帮忙拎东西,招呼赵有恒进堂屋坐。不知情的,还以为那是她娘家人呢。
“瞧她那热乎劲儿!要让燕丫头舅舅知道,她险些把他侄女儿逼死,指不定怎么收拾她!”王芬兰撇撇嘴儿,拐了拐要去灶间给客人烧热水冲糖水的孙梅胳膊,“三弟妹死了都快十三年了,当年三弟妹死的时候赵家没来一个人,我还当赵家人都死绝了。这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怎么突然找上门来,还买这么多东西,要把人领走。你说奇怪不奇怪?”
“不知道。”孙梅丢下三个字,就急冲冲的跑去灶房烧水去。
“平时不是把燕丫头当成女儿一样疼,有啥好吃好喝的都先紧着她,怎么这回儿听见燕丫头要被领走了,连个声儿都不吭?”王芬兰见孙梅魂不守舍半天都没点着火,险些烧到自己手背的样子,心中奇怪,嘟囔了两句也没放在心上。
从房梁上抓了两把自家晒的当零嘴儿的红薯干进小筲箕里,王芬兰转身去了堂屋。家里的孩子多,看见赵有恒拎的有糖,这会儿都在堂屋门口眼巴巴的瞅着。她得过去管管孩子,免得他们一个忍不住偷摸人家的糖,丢了老周家的脸!
“燕丫头,你咋想的?”
堂屋里,除了时不时叽歪两声的周翠花,屋里沉默的可怕。
老周头一直吧唧着嘴抽着旱烟,周家三个儿子蹲在一边的板凳上,好奇的打量着赵有恒。
赵有恒则笑眼咪咪的看着屋里的众人,一副好好先生,很好说话的样子。
周老太太受不了这诡异的气氛,扭头拍了拍靠在她身上的周燕,“这个是小你舅舅,我从你娘带过来的照片上见过他。”
“小舅舅好。”周燕抬起头冲着赵有恒笑了笑,接着又像没骨头似的靠在周老太太的肩膀上,“奶,我能咋想,我是周家的女儿,我干啥要跟着外人走,您舍得我走?”
人心都是肉长的,纵然周家的日子比起后世来惨不忍睹,可这小半年的日子相处下来,周老太太是满心满眼儿的对周燕好。
为了养好她的身子,周老太太把家里的两只母鸡都给杀了,还用自己的体己钱去别家买了许多鸡蛋与米面给她吃。更甚至三五不时背着背篓爬坡上坎,进山寻草药给她养血,为此还差点被那深山得野猪给刺伤……
周燕并不是个铁石心肠的人,事实上她在后世也有个农村的奶奶,从小到大对她百般好。周老太太的样子,总是让她想起自己的奶奶,她曾在这半年的时间内,试着打听年轻时候奶奶的消息,可最终一无所获。
有周老太太这么好的奶奶在,周燕才舍不得离开。况且还几个月三年大/饥/荒就要来了,她跟着舅舅进了城,到时候国家口粮补己不上,政府又不准逃荒,她不得活活饿死在城里!
与其那样,她还不如呆在乡下想办法多存点粮食,也好让周家人渡过这个难关。
先不说堂屋里一众人听到周燕的话做何反应,单周翠花一听周燕不去城里,当即跳脚起来:“你这死丫头片子!你是不是傻?城里多好!不愁吃不愁穿,就算不做活儿也饿不着肚子。运气好进了厂里当正式工,那就是铁饭碗,一辈子连带子女都是妥妥的商品粮!你要是留在村里,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累死累活,连累子女跟着你一起吃苦受累。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你以后的儿女想想啊!”
不得不说,周翠花的思想觉悟还是挺高的!虽然她不识字,平时也只从村里的大喇叭,和时常去镇上开会的老村长嘴里听到关于城里的消息。可这一点也不妨碍她的理解梦能力和上进心。
在她的眼里,传说中的城里人,那是样样都好,不然怎么乡下人个个都想往城里跑,想在城里安家落户呢。
尤其赵有恒带着这一大堆她们见都没见过的东西上门来,就更加坚定了她要做城里人的‘上进心’。
她都盘算好了,她娘家有个侄子今年刚到十八,正好是说亲的年纪。周燕经由自杀之事,名声已经败坏,一般的人家根本不会娶她做儿媳妇。
她就委屈侄子点,先让两个小年轻定亲,等周燕去了城里落户有工作后,再让侄子和周燕结婚。她再带着自个一家子投奔侄儿,当时让他想办法帮她们一家子在城里落户,那她以后就不用整日干活儿,舒舒服服的躺在家里等吃等喝就成了!
她想的倒美好,却总忘记现实很残酷,尤其她还做了对不住周燕的事儿。
王芬兰在她开口说话的时候就心里不爽,尽管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告诫自己要顾及周家的脸面,可看她那颐指气使的嘚瑟模样,就忍不住倒豆子似的,把她险些逼死周燕的事儿一股脑儿的倒给赵有恒听。
家里养了两头猪,孩子们要吃饭。本来说好去奔一天丧的周家人,却因为大姑那边出了点事儿,耽搁了近三天才回来。孙梅没办法,只能挺着大肚子在家里忙活。
那时候南昆市的炼钢厂刚刚建好,需要大量的木头烧火炼钢,整个市里范围内的树木皆不允许砍伐,等待着厂里人来砍。
上水村接到了上面的通知,尽管觉得这里穷乡僻壤,运输不便,那炼钢厂里的人应该不会来砍树。但秉着遵从一切领导人的原则,村委会还是限制了村民砍树烧柴的行为,改成用干杂草烧火煮饭。
那时候的人们十分勤快,地里周边的草都锄个干干净净,麦咭杆什么的又被当成粮食拉去城里,根本找不到什么干杂草烧火煮饭。
无可奈何的人们,只能上山偷摸着捡些干树枝回家里烧。为了避免村委会突袭检查有没有砍树,他们只捡够一天用的干柴。要是遇上雨天,就只能啃干粮生东西饱腹了。
家里没柴禾,几个小的连吃两天生东西,一半都在拉肚子。孙梅生怕周家人回来说她苛待小的,便一咬牙,挺着大肚子上山捡柴去了。
没想到山路崎岖,她下山的时候踩到了一个小石子儿,从山上滚了下来,直接摔晕了过去。等她醒过来,肚子里的孩子没了,她还元气大伤,在床上躺了三个月才恢复正常。
对此,周家人是心存愧疚的。要不是他们耽搁了这么久,孙梅也不会流产。
而且老周家一直有除了春种秋收农忙的时候孕妇下地干活儿,其余的时候,孕妇都在家里歇着,做些轻省活儿的优良传统。
明知道孙梅身子不便,他们不但没有留个大人下来照看孩子们,还没提前捡好柴火。这是他们集体的过失!
因此,就算孙梅十年没怀有身孕,周家人也从不会说出让她离婚的话。
听了孙梅这话,周建国狠狠扇了自己一嘴巴子,叫你嘴贱!不知道你媳妇这些年过得多不容易,受了家里村里人多少嗤笑吗!
周建国是周家最小的儿子,他是属于那种有点小聪明,又有点懒散的性子,从小到大就比上头三个哥哥受宠点。
正因为他会哄老爹老娘的欢心,明知道他爹娘给他订了一门亲,却生生的被他哄着,换成了被他看中的孙梅。
孙梅算不上多好看,但她会收拾打扮,看起来身段不错,胸脯傲然挺立,和周建国结婚后又一心一意的对他好。他就算是个榆木疙瘩,也不忍心和这么好的媳妇儿离婚。
只不过他活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里,看着别人儿女成群,整天说着家里孩子长短,他私心里,还是希望有个自己孩子的。就算不是儿子,是个丫头片子,也不算是绝他四房的后啊!
可惜当年村里的赤脚老大夫就说过孙梅流产伤了元气,恐怕很难再怀上孩子。他这些想法也就死死压在心里,抱着没有孩子,他和孙梅也能过的想法过日子。今儿被孙梅前几年就提过的事儿一刺,一个忍不住就说了出来。
这会儿看孙梅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那圆滚滚的胸脯随着她抽吐气在他面前不断跳动,周建国又懊恼,又觉得口干舌燥,只能手忙脚乱的把她拥进怀里哄着,一切事儿随她去做。
得到自家男人的支持,孙梅甭提多高兴了。第二天就早早的起床给周燕做践行早饭。
早饭很简单,一篮子蒸红薯,一锅浓稠喷香的小米粥,配着一大盘绿油油的蒜蓉莴笋,酸爽可口的泡萝卜条,周燕足足吃了两大碗这才罢手。
吃过饭,周老太太就带着赵有恒去村里收粗粮。
虽然大家手里的存粮不多,可因为手里没钱,平时遇到自己想买的东西只能望而却步。赵有恒是城里人,买粗粮不但给钱,还给粮票,想去城里办事儿或者去城里玩的人家,看在多年邻居的份上,多少还是卖了些粗粮给他。
两个小时下来,赵有恒只收了一百多斤的粗粮,他带的钱不多,粮票更是有数儿,能收到一百多斤粗粮已经不错了。
想着加上周老太太给的粗粮,自家人可以饱饱的吃上两个月,赵有恒心情极好,大方的给他扛粮食的墩子、二狗一人五毛。喜的两人脸上笑开了花,马不停蹄的扛着粮食下山去找渡河大叔了。
因为说好今天要走,周老太太几个昨儿就收拾好了行礼,瞧着墩子二狗把粮食抗下山去了,周老太太急急忙忙的回到屋里,拿上行礼就要走。
没成想,刚出屋就撞上一人,险些把手中的行礼撞在地上。周老太太疼的嘶了两声,抬头想看看谁这么不长眼!一看是老四家的孙梅,顿时没好气的问:“燕丫头都要走了,你不去帮忙拿东西下山,来我屋里干啥?”
“娘……我有事儿想同你说……”尽管昨天得了周建国的首肯,但要得到周老太太这座大山的应承,孙梅还是觉得压力山大,说起话来支支吾吾,看起来胆怯极了。
“没看见我要出门吗?有啥事儿等我回来再说!”周老太太一见她那胆小如鼠的样子就心生不喜。这孙梅长的一般般,却喜欢穿红戴绿,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在村里四处招摇,生怕别人看不见她胸前四两肉似的。
虽说她嫁进周家这么多年来,一直老实勤快的忙里忙外,对老四也不错。可周老太太就不喜欢她这穿衣打扮的作态,平时对着她也没什么好脸色看。
“娘,我是真的有急事儿要和您说。”见婆婆转身就走,孙梅急了,赶紧拉住她的胳膊,“娘,燕丫头爹娘去的早,她一天比一天大,要是没人在她背后撑腰,她的婚事就很难找到好的人家。我从小把她当女儿一样看到大,昨儿晚上我和建国商量过了,我们两人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孩子,不如将燕丫头过继到我们四房,她也好有个依仗靠山。”
说得这么好听,难道不是因为人家在城里的舅舅找上门来,你想攀亲带故挣点便宜?周老太太也就呵呵哒了,抬手甩开孙梅的手臂,给她一个自行体会的冷漠眼神,拎上自己的包裹就走了。
这到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啊?孙梅怔怔的站在原地,只觉得一颗心不上不下的,很不是个滋味。
那边,周燕五人跋山涉水的到了月波镇车站。
说是车站,其实只是个小小的站台,有个穿着制度的售票员,胸口挂个大大的木匣子,里面有一沓子花花绿绿的小方形票据。
如果有人要买票,她先问你到什么地方,去的目的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有多少人等等,然后检查你的介绍信,收了钱过后,再把票一扯,盖上个红戳儿,你就拿着票在站牌那儿等着车来就行了。
周燕他们要去的县城车算是热点,每天往返一趟,中午走,晚上回。要是去其他的地方,多的是两三天才开一趟,你要是有急事儿赶不急,只能甩双腿或是坐牛马车去了。
因为是第一次坐车,墩子二狗兴奋的不行,站在站牌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等到车来了,看见那绿皮军卡车头的公车,两人更是瞪大了眼睛,跃跃欲试的想伸手去摸摸那被擦的逞光瓦亮的车皮,被司机凶神恶煞的训了好一通。
“你们这群乡巴佬!这车是你们能碰的吗!这可是国家的财产,你们碰坏了,赔得起吗!知不知道咱们的车都很金贵,里面的螺丝零件,有好些是进口的呢!……”
在这个买颗螺丝都要各种介绍信和证明的时代下,听着那司机一直逼叨逼叨个不停,周燕努力压制住体内的洪荒之力,帮着赵有恒把粮食搬去座位下放着,等着司机叨逼完开车。
好在那司机也就嘴上说说,叨逼完就上车来清点人数和收票。
这车本来就不大,统共二十个位置,本该一目了然。
可因为去县城的人多,这车又没后备箱,所有行礼一股脑儿都放在车厢里,过道还挤满没有座位的人,司机清点人数就要跨过重重包袱人海,才能收完票,点完人数。
等他点完,就已经去了小半小时。
司机擦了擦被人群挤出来的额头上的汗水,低头数着手中的车票。心里嘟囔着,这都快八月份了,这些人还这么火热,挤来挤去,差点把他搓成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