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节

    最后的决战中,荷兰人能期待的唯一机会,是郑成功会在第一时间进入乌特勒支堡验收他的胜利成果,并且被守军所布设的延时丨炸丨药所炸死。只是这个小伎俩,虽然在将城堡夷为平地的同时,消灭了最先进入城堡的数十名明郑士兵,却并没有带来更高层级的伤亡。不过荷兰人其实应该为此感到庆幸。如果郑成功真的因此丧命的话,荷兰人接下来不仅没有可能体面的撤出台湾,更可能面临一场报复性屠杀。至于明郑与清王朝隔海对峙的局面,倒是不会受影响。郑芝龙当年为整个海上集团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明朝地缘遗产的存在,使得即使明郑即使失去了领导人,也不至于陷入混乱。
    在企业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坠机理论”。评估一个企业内部运行机制是否健康,可以假设一下在面临突失领导人(比如坠机)的危机时,是否还能正常运行。事实上,仅仅在4个多月后(1662年5月8日),郑成功便因病离世。具体是什么病,当时并没有明确论断。一种说法是,郑成功在攻台之时便已染病,入驻台湾之后,病情加重;另一种说法是,炎热气候所导致的中暑,夺去了这位明郑领导者的生命。不管哪种说法成立,南台湾的热带气候都有可能是诱因之一。
    在郑成功身故之后,他的两个继承人之间,发生了一场继承者战争。驻守金厦的郑成功之子郑经,很快战胜了当时主政台湾的郑成功之弟郑袭,成为了明郑最高统治者,并迅速稳定了局面。抛开惯常的权谋视角,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在强大外敌压力之下,明郑并没有因为这场内部战争,而被对手乘虚而入。由此亦可看出,明郑在体系上已然是一个成熟政治体了。
    公元1662年2月17日,在战争中幸存的荷兰人带上被允许带走的私人财产,离开了台湾。在这场战争中,荷兰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加上援军在内的2200余名士兵中,有半数再无机会回到荷兰了。不过,这并不代表荷兰与台湾的缘份至此终结。前面我们也提到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直到1668年才真正放弃在北台湾(淡水)的据点。之所以会有这个时间差,是因为荷兰人对于重新夺回台湾还抱有一定幻想。
    虽然在战争期间的“荷清联盟”胎死腹中,不过清廷主动抛出的橄榄枝,还是让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高层,看到了一丝希望。这个希望不仅仅是拿回台湾,更是从中央帝国的新主人那里,获得通商许可。事实上,数年前荷兰人曾经遣使试探过清廷的态度,希望能够获得通商许可。然而这个新王朝完全对西方式的贸易交流不感兴趣,只同意将对方纳入自己的朝贡体系。1793年,这一幕又在英国身上上演。大英帝国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同样没有能够打开中国的贸易之门。唯一的差别,在于高高在上的中国皇帝,从康熙换成了乾隆。
    这次失败的接触,加深了荷兰人对他们眼中的鞑靼人朝廷的不信任感。只是既然这次是清廷主动示好,那么事情或有转机。此后荷兰人两次派出舰队前往福建沿海,试图以帮助清军进攻明郑为条件,来换取贸易权和台湾。然而清廷福建当局对是否要借助外部势力解决内政问题,充满着疑虑。如果荷兰人愿意以雇佣军的身份参与,那么事情要好处理的多。涉及到贸易开放和台湾主权这样的政治大事,这个责任是他们无法承担的。为此,荷兰人退而求其次的将合作目标具体到:荷军帮助清廷拿下被明郑控制的金、厦,之后清军再帮助荷兰人拿回台湾。
    1663年-1664年期间,在荷兰人的协助下,清军夺取了金厦,明郑势力随之正式放弃大陆,退守台湾、澎湖。然而清军却并没有紧接着“帮助”荷兰人夺回台湾。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清朝方面是完全没有诚意的。原因在于,随着台湾开发的深入,即使没有明郑割据的政治因素,生活在台湾的大陆移民无可避免的会越来越多。随着数量的增长,中原王朝并不能容忍一个有自给能力,且与中央之国有千丝万缕的地缘关系板块独立。因为这样一片土地必将会在地缘政治层面,对中央之国造成影响。作为海盗基地,仅仅是这一影响的初级表现。讽刺的是,在为台湾引入大陆移民的问题上,荷兰人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军事角度看,荷兰人的协助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换句话说,即使没有荷兰人示好,清军也势必能拿下金厦;反之,即使有荷兰人的协助,拿下台湾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在这一问题上,清朝方面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使得荷兰人的协助,更多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事实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台海重新陷入对峙状态之后,当时的情形与17世纪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区别在于,17世纪的中央政权,在做足战略准备后,最终得以用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20世纪的中央政权,在面对有强力外援的台湾岛时,一时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金门、马祖两处近岸岛屿,被刻意留给台湾割据政权,并通过“金门炮战”一类的手段,在客观上淡化台湾海峡的地理分隔作用。
    战争本身也是一种交流手段,在没有正常交流渠道的情况下,对抗本身同样能起到淡化疏离感作用。一旦地理分割使得两个地缘政治板块,连对抗的机会都没有了的话,那么彼此之间剩下的就只有回忆了。当然,在大陆经济经济开放,台海两岸都成为全球贸易一环的情况下,已经不需要通过军事对抗这种非常规交流手段,来保持双方的接触频率了。如果有一天,台海战事再起的话,武装统一将是唯一的目的。
    回到荷兰对台湾余情未了的问题上来。荷兰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清廷在合作问题上缺乏诚意。只不过出于对中国商品的渴望,即使对方只是在利用自己,这种示好也是一种必须付出的成本。在这一问题上,葡萄牙人费尽心力讨好明朝政权,并成功拿到澳门的案例,总是会让后来者抱有同样的期待。最终在一时看不到重返热兰遮城希望的情况下,荷兰人决定把注意力放在明郑势力暂时无暇顾及的北台湾身上。淡水的“红毛城”被正式修复(1664年),并成为荷兰人在台湾的新基地。
    对荷兰人来说,这看起来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做法。如果清朝方面有更进一步的行动,那么身处北台湾的荷兰人,将可以给予配合,并期待清朝在取得胜利后,能够让自己重新控制整个台湾(虽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清军暂时没有行动,或者攻取台湾后不能让荷兰人得偿所愿。那么北台湾的据点,也仍然能够有机会,让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亚贸易中分一杯羹。
    然而荷兰人最终并没有等到这一天,就象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失去热兰遮城后的第6个年头(1668年),荷兰人主动放弃的淡水的据点。彻底退出台湾的荷兰人,此后也再没有真正思考过重返台湾的问题。请注意,与热兰遮城的战败投降不同的是,荷兰人是“主动”放弃淡水的。军事压力并不是荷兰人这样做的原因所在。尽管在荷兰人经营淡水的过程中,明郑的确尝试过军事驱逐。不过在需要直面清军强大压力的情况下,明郑并没有足够力量做到这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荷兰人放弃最后希望的呢?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