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节

    日期:2016-10-1020:56:04
    2016-10-10
    【关键词:斯瓦希里,东非高原,大湖地区,坦噶尼喀/桑给巴尔】
    葡萄牙是欧洲印度洋航海事业的开创者,却不代表是印度洋开拓的先行者。在达伽马进入印度洋之前,整个印度洋贸易已经开拓的非洲成熟了。在葡萄牙人到来之前,公元7世纪起创立伊斯兰教,并建立强大帝国的阿拉伯人,已经成为了整个印度洋贸易的主导者。事实上,15世纪初代表中央之国开启南海-印度洋之旅的郑和船队,客观上也是得益于阿拉伯人在海上的开拓,以及元朝将这些异族商业、航海基因/人才的引入。只不过古典时期的中央之国终究是一个农本国家,昙花一现的海上辉煌之后,一切又回归到了原状。
    顺便说一下,担忧今天的中国会重回这种封闭状态是没有必要的。全球化以及工业时代的到来,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外部的地缘大环境(之前最大的问题,是外部没有先进文明给予改变的压力)。在这种类似大“地中海”的环境下,中国的地缘定位已经从一个大陆国家,开始向陆、海兼备的“边缘国家”转变。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正有幸经历这一转变过程。
    由于阿拉伯半岛整体处于海洋包围的环境中,即可向西对接地中海文明圈的海洋文明,又可向东吸收印度洋的航海文化,因此以沙漠游牧起家的阿拉伯人,最起码在公元8世纪起,就已经成为了全球航海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印度洋是阿拉伯人海上活动的最重要舞台,通过几个世纪的商业航行,阿拉伯人甚至抢在欧洲人参与竞争之前,成功的将他们的宗教,通过海路传播到南亚次大陆东端(孟加拉)、南洋群岛(东印度群岛)。今天即使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相信也大都知道孟加拉、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伊斯兰属性。让大多数人比较陌生的,是伊斯兰文明对东非海岸的影响,而承载这一任务的地缘政治集团,就是之前解读过的“僧祇城邦”。
    相比“僧祇”这个陌生的词汇,还有一个至今仍广为使用的地缘标签,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一进程,那就是“斯瓦希里”。做为一种语言标签,斯瓦希里语最近出现在中国媒体上,是因为一部在坦桑尼亚热播的中国家庭戏《媳妇的美好时代》。做为中国软实力提升、文化扩张战略的一部分,将优秀的中国电视剧翻译成非洲语言进行推广是一种尝试。用斯瓦希里语译制的《媳妇的美好时代》一片,就是成功的一例。这也使得很多中国人,第一次听闻这个小语种之名(尽管在黑非洲也算大语种了)。
    在部落林立、语言繁杂的黑非洲(语言总数超过800种),出现一种能够让各部族有兴趣学习的“通用语”非常的重要。在欧洲殖民者将英语、法语等语言输入黑非洲之前,通过北非/阿拉伯半岛穆斯林商人的商业活动,渗透融合而成的豪萨语、斯瓦希里语,是黑非洲最主要的通用语,二者今天的使用人口都超过5000万。其中源起于尼日利亚豪萨城邦的“豪萨语”,是伊斯兰文化在西非渗透的结果;斯瓦希里语则是穆斯林商人们在东非数百年影响的见证。
    斯瓦希里一词的原意是阿拉伯语中“海岸”,其本意显然带有明显的海洋属性。实际上,“斯瓦希里”一词的地缘内涵,与“僧祇”并无二致。只不过一个是源自自阿拉伯语,突出了地理属性;一个源自波斯语,突出了人文属性罢了。基于阿拉伯人在东非贸易占据的主导地位,以及斯瓦希里一词今天的地缘地位,用“斯瓦希里城邦(文化)”取代带有波斯印记的“僧祇城邦(文化)”,来代指东非海岸这条伊斯兰文明延伸带,会更容易让人理解。
    从地缘渗透力角度来看,伊斯兰文明在西非商业、文化扩张要更为全面,即使在欧洲人已经控制了所有海岸线的情况下,阿拉伯/柏柏尔人依然能够全方位的跨越撒哈拉沙漠,与中西非地区进行贸易。相比之下,在东非沿岸布点斯瓦希里商人,扩张路径就要线性的多。这一点在豪萨语与斯瓦希里语的属性上也可以看出。同为基于商业活动而形成的通用语,豪萨语被归类于与阿拉伯语、柏柏尔语同系的“闪-含语系”,而斯瓦希里语本质上则属于黑非洲原生的“班图语系”。后者与阿拉伯语的关系,更多是通过其吸收的大量阿拉伯语借词,并在19世纪以前采用阿拉伯字母进行拼写。这一点就像韩语中有许多汉语词,并曾经长期使用汉字一样。
    斯瓦希里语及文化在东非的形成,与阿拉伯人在印度洋所进行的是一场商业扩张,而非政治扩张有关。阿拉伯人能够做到的是,以共同意识形态(宗教)为纽带建立起贸易网,但却无法如罗马那样,建立一个环印度洋帝国的想法。即使某一地缘联系更紧密的板块,如东非海岸的斯瓦希里城邦,也从来没有形成过一个紧密的政治体。这其中的因素之一,就是阿拉伯人没有足够的人口向海外输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