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节
日期:2016-08-1722:47:59
2016-08-15
【关键词:科伊桑人,卡拉哈迪沙漠,班图尼格罗人的迁徙】
对于葡萄牙人来说,他们在黑非洲发现的无疑是一片“新大陆”,但作为人类发源之地,这片大陆绝非无人居住之地。随着南部非洲开发的深入,葡萄牙人和后来的欧洲殖民者发现,这些人口稀少的原住民(较之班图人),与他们在西、中非所贩卖的那些黑奴外表有着明显的差异。很久之后人类学家们才搞清,这些被称之为“科伊桑人”的南部非洲原住民,从种族还是语言上看的确应该独立分类。
科伊桑人内部可分为两大民族集团:科伊科伊人和桑人,科伊桑人这个标签,便是这两个族名的合称。另外前者还曾经被命名为“霍屯督人”,后者过去则被叫做“布须曼人”。前后两组名称的差异在于,后一组名称是欧洲殖民者所取,带有歧视性。其中霍屯督人的是根据他们的发音特点来命名的,意指其说话含混不清;布须曼人则是“丛林人”的意思(前一组则是自称)。当然,之于我们来说,更关心的是科伊桑人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首先来看下科伊桑人的生存环境。通过情况下,一个边缘民族的生存环境都不会太好。科伊桑人也是如此。纳米布沙漠周边的半干旱地区(萨赫勒),以及与之相接的较为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是他们目前的生存之地。不过如果把科伊桑人的分布区域标注在地图上,又很容易造成一个错误的感觉,那就是他们好像覆盖了南部非洲的半壁江山(西半部),看起来在本地区应该很有发言权的。事实当然并非如此了,要知道包含安哥拉、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等10国的“南部非洲”大陆,总人口达到1.3亿,而能够被归类为科伊桑人的总数不过20余万。
纳米布沙漠并非这一地区唯一的沙漠,这条狭长沿海沙漠带的东部是一条南北向的山地带,包括北部的卡奥科兰山脉,以及南部的阿瓦斯山脉。其中阿瓦斯山脉东部是一个面积达到60余万平方公里的高原盆地——“卡拉哈迪盆地”。假如卡拉哈迪盆地处在刚果盆地的位置,那么这一地区肯定也是降水丰沛的雨林区。不幸的是,它的位置正处在副热带高压带,因此整个盆地同样呈现为干旱、半干旱地貌。其中盆地的西半部为沙漠所覆盖,被称之为“卡拉哈迪沙漠”。倘若不是阿瓦斯山脉的分割,纳米布、卡拉哈迪两大沙漠势必会连成一片。不过即使如此,这条干旱地带也对刚果-安哥拉方向的班图人南下造成了战略上的障碍。同时也让边缘化的科伊桑人,有了一片看起来相当大的天然保护区。
虽说政治、经济影响力,并不一定与人口比例成正比(比如犹太人),但科伊桑人很显然没有可能获取超出其人口比例的存在感。因为这个由于背靠“沙漠”才得以幸存的古老族群,整体一直还处在非常原始的游猎和游牧阶段,其中桑人(布须曼人)的生产方式,以在草原(灌木草原)上狩猎、采集为主;而分化时间稍晚的科伊科伊人,除了狩猎以外,经济上已经开始进入游牧阶段了(长角牛)。放在中央之国所面临的环境里,就是满洲渔猎和蒙古游牧两大体系之分。
划分族群所需参考的因素有很多,种族、语言、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都是常见的标准。对于大多数非洲以外的人来说,很大程度还处在原始部落阶段(没有大块整合),又被外来文化冲击的七零八落的黑非洲,内部民族的细分实在是一件头疼,甚至没有意义的事。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科伊桑人的存在也还是值得特别关注一下。因为这一族群与大家脑海中的“典型黑人”形象的确有非常显性的差异。如果说俾格米人的“矮”,是这个族群与典型黑人的标志性区别,那么科伊桑人的重要识别特征就是“白”了。当然,这个白只是相对于典型黑人的黑了,更严谨的说法是,科伊桑人的肤色与黄种人相近。
科伊桑人与黄种人的相近之处,并不仅仅在肤色。黄种人(蒙古人种),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有一个多发性的外部特征,那就是内眼角经常会出现上眼睑下拉,遮盖住下眼皮及泪腺的情况,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内眦赘皮”或者“蒙古褶”。上述地区的亚洲人的眼睛看起来不如高加索人种大,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有二点:一是在黄种人当中,蒙古褶的出现机率呈现北高南低的走势。如果没有蒙古褶也不代表自己不属于这个种族;二是蒙古褶和单眼皮是两个概念,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如果同时拥有比较明显的蒙古褶和双眼皮,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双”了
顺便说一下,经常看到有争论中国古代是否以单眼皮为美,毕竟流传下来的仕女图,大都看起来都像是单眼皮形象。实际上这一审美观所体现出来的审美观,本质并不在于眼皮单双,而在于蒙古褶所造成的内眼角下压,同时外眼角又明显高于内眼角上挑,加上较长眼裂(两眼角之间的距离)的所呈现出来效果。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俗称的“丹凤眼”。受此影响,今天西方人所认可的中国美女形象也大都偏向于此。只不过相比西方人喜欢的那种单眼皮式丹凤眼,现在中国人的会更接受“内双”式的丹凤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