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节

    日期:2016-07-1222:56:34
    在一个系统中,一个微小的变化有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连锁反应,这种混沌现象就是经常被人提起的“蝴蝶效应”。按照刚才的分析,我们也可以认为,一个叫瓦特的英国人,最终会影响到某个非洲土著王国的命运。然而这种简单的线性推理其实并不可靠,蝴蝶效应的运用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影响事务进程并非受单一因素影响,每一个因素也并非无可替代的(就像瓦特不发明蒸气机,别人也会在同时期发明一样)。你不知道某个初始点在后面的一系列变化中,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又或是否可以被替代)。纠结于此,往往会让分析者过于扩大一些细节变化在战略层面决定性作用,以至于认定这个世界是由一系列阴谋创造的(阴谋论者的问题所在)。相比之下,从大历史范畴里观察地缘政治领域的连锁反应,会更具科学性。
    在葡萄牙人沿西非海岸线而下,为今日西非地缘政治格局的的形成埋下伏笔时,西部非洲跨撒哈贸易线两端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原本就马格里布的情况而言,新千年以来最大的变化,是柏柏尔人摆脱了阿拉伯人的控制,先后在摩洛哥地区建立了穆拉比特、穆瓦希德王朝。后者覆灭之后,取而代之的“马林王朝”
    (1213~1554),也属于柏柏尔政权。不过在此之后,已经在马格里布定居数百年的阿拉伯势力重新崛起,先后建立萨阿德王朝(1553~1666)以及阿拉维王朝(后者的统治则一直延续到现在)。
    阿拉伯势力在摩纳哥的复辟,与以葡萄牙、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势力,向北非(尤其是直布罗陀对面的摩洛哥)的强势扩张有直接关系。前面我们曾经解读到,15世纪下半叶,葡萄牙的西非事业取得突破后,开始摩洛哥沿海地区攻取据点。伴随着葡萄牙人的扩张,柏柏尔政权所担负的历史责任也越来越大。相比柏柏尔人,阿拉伯人的优势在于,他们当中的领导者有机会自称“圣裔”(萨阿德、阿拉维王室都自称“谢里夫”也就是圣裔)。在欧洲基督徒日益强势的大航海时代,还有什么比这个政教合一的身份,更能凝聚穆斯林力量并领导一场穆斯林的“收复失地运动”呢?
    因遭受伊比利亚压力,而改变地缘政治属性的还有马格里布的另外两个地区。15世纪末,西班牙攻克格拉纳达,完成“收复失地运动”,并在美洲获得突破后,也开始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沿海地区强势扩张。16世纪,为了避免被西班牙征服,控制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及摩洛哥的穆斯林,先后主动接受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内部保持独立运作)。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伊斯兰世界在实力和技术上已经与西方完全不处在一个水平线上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政治殖民浪潮中,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先后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来解读这一渐行渐远的过程,在后面的内容会慢慢展开。现在我们更关心的,在伊比利亚势力强势扩张的16世纪,是什么力量帮助摩洛哥保持了独立状态(以至于不需要向奥斯曼求援)。从技术上来看,来自西非的黄金又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地缘位置的关系,摩洛哥地区一直是马格里布——西非一线,跨撒哈拉贸易的主力参与者,并且由此而引发政治上的扩张。当初的穆拉比特王朝的崛起,就借助了来自古加纳的资源。如果说柏柏尔人的“穆拉比特王朝”是加纳帝国的掘墓人,那么阿拉伯人的“萨阿德王朝”,就是“桑海帝国”的毁灭者了。公元1591年,来自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穿越撒哈拉沙漠,再次代表北方势力入侵内尼日尔河三角洲,并摧毁了这个最后的黄金帝国。
    基于撒哈拉沙漠的阻隔,不管远征行动本身,还是后来维持在西非的统治,都面临很大的困难,前后有数万来自摩洛哥的阿拉伯/柏柏尔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过回报也是十分丰富的,来自今天马里地区的黄金,为萨阿德王朝的财政提供了有利的支撑。西非对摩洛哥的另一个地缘支撑来自于“人力资源”。除了劳动力(以奴隶的形式)以外,还包括军事层面的支撑。最典型的事例,来自于17世纪下半叶取代萨阿德王朝统治摩洛哥的“阿拉维王朝”。这个延续至今的阿拉伯人王朝,在战略层面有意识的组建了忠于王室的黑人军队。除了在境内赎买的黑人奴隶以外,从内尼日尔河三角洲招募或捕获而来的黑人,是阿拉维王朝的黑人穆斯林部队的重要来源。对于统治者来说,这种与古拉姆、马穆鲁克军人(奴隶军人)性质类似的军队,会更具忠诚度。
    事实上,即使在当代北非我们依然能够看到类似的做法。在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实际上几乎没有国家军队。相比利比亚境内的阿拉伯/柏柏尔人,卡扎菲更愿意从西非雇佣黑人来组建自己的私人军队,最起码他们不会受到部族势力的影响。这一战略性政策的实行,也使得卡扎菲在利比亚维持40年的统治。不过当利比亚的敌人是整个西方时,无论什么样的策略都变得无济于事了(当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的马格里布地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