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节
理解蒙古高原诸汗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可以参考一下西周王朝的封建结构。封建体系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每个封国本身都是独立运营。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为了保持封国们的影响力,须将最有经济、战争潜力的土地归于自身。周王室的这块根基之地,就是关中平原。不过周王室将直属之地限于关中也会有一个短板,那就是与周朝征服的广大关东地区,尤其是重要的中原之地脱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接入中原的洛阳盆地同时成为了周王室的直属领地。后来进入中央帝国时期,汉、唐等王朝分别在长安、洛阳分设两京的做法,亦皆源于此地缘政治设计。
基于东亚的富庶,以及蒙古高原游牧区与东亚农业区的垂直相邻关系,1000多年来,做大之后的北亚游牧政权莫不以入主中原为目标,蒙古人也不例外。参照周王朝的案例,将富庶的长城以南地区看成“关中平原”;位于三大汗国领地相接之处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地,视为洛阳盆地,相信就很容易理解上述关系了。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设计之下,漠南地区(相当于除呼伦贝尔以外的内蒙古)也需要归为大汗直属之地。这个道理就跟历代中原王朝,需要将控制力延伸至漠南,才能保证对漠北蒙古高原的优势一样(比如强盛时期的汉、唐)。
在如此广袤、结构复杂的土地上实施中央集权体制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成吉思汗的设计应该说还是很合理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漠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结构性矛盾。也就是说,如果拖雷和他的子孙一旦依其法定所得,在漠北建制实质独立的“拖雷汗国”的话。无数次围绕长城一线所发生的博弈,很有可能便会在成吉思汗的子孙身上继续上演。这一地缘政治风险,帝国第二代大汗窝阔台并非没有意识到,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警惕。尤其此时的蒙古帝国还处在扩张时期,战争力量大部仍集于高原本部。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特别是中原未定),也给了窝阔台将帝国中央继续留在漠北的理由。(公元1235年,窝阔台正式建都哈拉和林),使拖雷一脉无法一时像术赤、察合台系一样经略自己封地。
对于出身汉地的中原王朝来说,其定居、农耕属性使其很难对蒙古高原,尤其是漠北进行有效统治。相比之下,北方游牧者做到这点要相对容易(比如内部南北分治的契丹人)。最后的结果,也的确如此。在经过一系列内部斗争之后,蒙古高原与中原地区被置入了同一统治体系。只是最终成为这两片土地之主的,却并非窝阔台的子孙,而是拖雷的子孙。公元1241年,窝阔台离世。十年之后,在经历一系列混乱的权力之争后(其间有窝阔台之子贵由曾继位过),拖雷的长子蒙哥成为了新的蒙古大汗。此后大汗之位,以及蒙古高原和征服后的中央之国(长城以南地区)的统治权,一直被为拖雷系所有。公元1260年,忽必列将都城迁至华北平原的大都,并很快变身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元朝”。这一事件也标志着“大蒙古国”或者说蒙古帝国的正式分裂。
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窝阔台的子孙们并非不想夺回属于他们的权力和领地。然而就像把关中平原交付给秦人之后的“东周”,没有可能仅凭洛阳盆地继续成为中央之国的宗主一样,偏居一隅的“窝阔台汗国”,最终也成被元朝所灭(公元1309年)。其悲剧性的结局,倒并非源自于其与拖雷系之间的恩怨,而在于它的地缘位置及潜力。即使不考虑元朝在长城以南的实力,来自蒙古高原的扩张压力,也一直让身处阿尔泰山西南的窝阔台汗国,无法承载一个独立、强大的政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元朝能够就此获得窝阔台汗国的全部遗产。最起码在额尔齐斯河以南的方向,统领七河草原的察合台汗国会更有优势(最后窝阔台汗国的领地,也大部为察合台汗国所获。一切有如当年的乌孙与匈奴之争)。
最后说一下伊尔汗国的事情。这个位列四大汗国之列的西亚国家,并非源自于成吉思汗的规划,而是在大蒙古国还未分裂之时,由蒙哥派遣其弟旭烈兀西征而形成的。从拖雷系力图主导蒙古帝国的角度出发,在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身后,建制一个由拖雷系子孙控制的汗国,有其现实的意义。最起码在那三个汗国觊觎大汗之位时,能够与东方的帝国中央呼应。不过尽管伊尔汗国建国之后,仍长期遵元朝为宗主,并经常与察合台、金账汗国发生冲突。但这种做法其实已经应该用,几个独立国家之间的合纵连横来解读了。
蒙古帝国的分裂,以及帝国重心的东顾,也意味着蒙古人在西方的事业开始衰弱。与地中海文明圈相接的金帐汗国、伊尔汗国,不仅再难从身后获得同族的支援,甚至还需要为内斗而耗费资源。不过,蒙古人攻势的走弱却并不意味着欧洲从此以后再无来自东方的威胁。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很快,以安纳托利亚高原为基地的奥斯曼突厥人,开始沿着波斯人曾经的西征之路,开始了对欧洲的新征程。这一次来自亚洲的“侵略者”能走多远,又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