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节
日期:2015-12-0723:33:23
2015-12-07
[蒙古西征6北高加索]
公元1220年末,蒙古人离开南阿塞拜疆,进入北阿塞拜疆。生存在北阿塞拜疆突厥部落,并没有对蒙古人的到来感到恐惧,相反倒是热切希望这些来自亚洲的游牧“兄弟”,能帮助他们摆脱格鲁吉亚人的控制。无论从宗教还是原始属性来看,突厥人跟蒙古人之间的亲近感,都要远高于信仰基督教的格鲁吉亚人,双方结成同盟也在情理之中。在这些突厥人的“帮助”之下,蒙古人在公元1221年初对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发动了第一次进攻。
观察一下第比利斯的位置,就知道为什么这座城市会成为首要目标了。虽然我们说,格鲁吉亚的核心部分是面朝黑海的里奥尼河平原,但第比利斯的位置却是在库拉河上游。相当于在Z字山形的中点。很显然,这是一个进可攻、退河守的位置。即使格鲁吉亚不想做整个高加索之王,守住第比利斯也可保其国家存续。当然,不是说有了地利就能够取得胜利,要想抵御住蒙古人的进攻,格鲁吉亚还需要有支强大的军队。
除去大的地缘政治背景以外,格鲁吉亚能够在高加索地区崛起,技术上的原因在于从钦察草原招募数以万计的游牧者,加入自己军队服役。相比农业定居者,游牧者更像是天生的战士,从欧亚草原输入战士,也一直是中、西亚的诸王朝的常见做法,区别只在于方法不同。比如波斯人、阿拉伯人,喜欢用“古拉姆”奴隶军人的形式。而格鲁吉亚人所采用的方式,则是以服兵役来换取国民权和土地(美国目前在补充兵员不足时,也使用了类似方法)。
数万钦察骑兵的加入,使得格鲁吉亚王国拥有了与蒙古骑兵对抗,甚至野战的资本。公元1221年初和年底,蒙古人对第比利斯前后发动了两次攻击,史称“格鲁吉亚之战”(或译“乔治亚之战”)。总的来说,格鲁吉亚人的战损要更大些,损失了近半精锐骑兵。然而蒙古人也意识到,这个山、海之国并不是一两场战役就能征服的。虽然格鲁吉亚王国,并非蒙古人遇到的最大障碍,但问题在于,成吉思汗派出这两万蒙古骑兵北伐的目标,并不是征服高加索,而是去钦察草原探路。能够顺带征服格鲁吉亚,当然是更好;不能的话,也就没有必要纠缠下去了。最终,蒙古人暂时放弃了征服格鲁吉亚的想法,开始沿里海西岸向北高加索地区进发。元气大伤的格鲁吉亚人,自然也不会不识趣的追击上去。
在此我们需要先对“高加索”的地缘概念再做一次解读。通常所说的高加索地区,很多时候也会包括大高加索山脉分水岭以北地区。其中分水岭以南被称之为“南高加索”或者“外高加索”。地缘政治上一般指向所谓的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分水岭以北,则是“北高加索”或者“内高加索”。很显然,这个内、外之别是站在俄国人的角度来划分的。
今天归属俄罗斯的内高加索地区,行政上归属于“北高加索联邦管区”,面积为17.2平方公里,仅占俄罗斯总面积的1%(人口不到千万)。然而这个弹丸之地,却跻身俄罗斯八大联邦区之列(如果加上还不被国际承认的克里米亚,就是9个),可以想见其地缘政治地位有多么的重要。另一个证明高加索地缘政治地位的,是“北高加索联邦区”的成员。这个联邦管区包括: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车臣共和国等6个自治共和国,加上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七个联邦主体组成的。要知道,俄罗斯境内拥有最高自治权的“共和国”,一共也只有22个(另有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
每一个北高加索自治共和国的国名,都对应着1到2个民族,大部为语言上属于高加索语系的土著,并且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为主)。这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逼迫俄罗斯发动两次车臣战争的“车臣人”了。唯一独立于这个“高加索——伊斯兰”体系的,是奥塞梯人。从语言上来说,奥塞梯人属于与欧洲人更相近的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宗教上则信仰东正教。知晓了这一点,大家应该能够明白,2004年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为什么选择北奥塞梯,制造震惊世界的“别斯兰人质事件”了。
身处一片语言不同的高加索土著当中,奥塞梯人选择与俄罗斯人、格鲁吉亚人一样的宗教信仰并不让人感到奇怪。就像基于同样的理由,那些弱小的山地高加索人选择了伊斯兰教一样。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是奥塞梯人是从哪里来的,又与我们正在解读的蒙古西征有何关联。可能已经有人注意到了,北奥塞梯这个标签,是和“阿兰”一起分享国名的,那么这个共和国的主体民族是奥塞梯人和阿兰人两族吗?答案并非如此,“阿兰”一名,更多代表着奥塞梯人的历史,因为他们是阿兰人的后裔。
阿兰人我们并不陌生。在很长一段历史中,阿兰人成为了欧洲游牧民族,或者说印欧语族游牧民族的代言人。在汉帝国开拓西域的历史,以及日耳曼人入主罗马的过程中,阿兰人及其所属的游牧集团都曾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不过在匈人、突厥西进之后,作为欧洲游牧民族的最后代表,阿兰人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在蒙古人到来之时,里海与黑海之间的北高加索地区,成为了阿兰人最后的保留地。在苏联解体之前,这个俄联邦所辖的自治共和国,全名还只是“北奥塞梯共和国”。1991年,借助苏联解体所引发的混乱,北奥塞梯人为自己的国名,加上了代表历史的后缀——阿兰。
由于在这片是非之地,东正教信仰的奥塞梯人对俄罗斯有着特殊地缘政治价值,因此这一更名并未造成莫斯科的不安。真正让莫斯科感到不安的,其实是带有强烈地缘独立意味的“高加索”。以至于2000年普京将其并入了相邻的“南方联邦管区”。不过这种名称上的改变,并不能淡化这一地区的高加索属性,相反还增加了双方的不信任感。以至于10年之后,北高加索联邦管区再次独立建制,七个联邦管区也变成了八个。
对于后苏联时代的俄国来说,北奥塞梯人的存在,不仅是打入北高加索地区的一颗楔子,更可以帮助俄国人在南高加索地区做同样的事。因为奥塞梯人的分布区,跨越了高加索山脉分水岭,在格鲁吉亚境内、第比利斯西北部还有一个奥塞梯人为主的政治体——南奥塞梯共和国。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同一天,俄罗斯、格鲁吉亚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爆发了一场历时十天的战争,全称“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战争结束之后,一直谋求脱离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共和国,正式获得了俄罗斯的承认,并作为俄罗斯的卫星国,保持独立到现在。
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解读北高加索的地缘结构,是因为蒙古人进入钦察草原的第一站,就是北高加索地区,而当时阻挡他们前进步伐的正是被阿兰人。至于事情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我们下一节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