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节

    从两个方向蚕食波美拉尼亚的德意志人,终于完成了对波罗的海南部沿海地带的全控制,接下来他们的重心,将是如何做大波罗的海经济的问题。至于悲催的波兰,则像立陶宛那样,变身成为了一个内陆属性的国家。由于欧洲内部分割严重,很难有一个地缘政治板块,能够做到完全的自给自足。也就是说,不管你自身的经济侧重于哪方面,对外贸的依存度都很高。问题是,内部各种层级的封建割据,让陆地商路的畅通变得异常困难。相比之下,海洋贸易的自由度要大的多。由此可见,丧失出海口的将对一个民族和国家将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波兰与立陶宛人的同病相连,让二者之间有了形成联盟的基础。公元1378年,立陶宛与通过与波兰联姻结为了同盟,并开始共同为重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而努力。这一联盟的形成,也往往被认定为是立陶宛成为天主教国家的真正开始。因为在13世纪中,立陶宛人在罗马教廷“注册”为天主教徒之后,并没有完全的天主教化。在以宗教守护者自居的德意志骑士团看来,这些波罗的人仍然保持了很多之前的“多神”信仰恶习。从教廷的角度来看,波兰人能让立陶宛人变成“真正”的天主教徒,也算得上是大功一件了。
    当然,波兰人与立陶宛人结盟,终极目的还是为了打破德意志人对波罗的海岸线的垄断。就战略方向而言,波兰人可以在西波美拉尼亚和条顿骑士团控制下的东、西普鲁士中作出选择。不过只有把骑士团作为博弈对象,这种联合对立陶宛人才有意义。因此在接下来的历史中,波兰人实际放弃了拿回“西波美拉尼亚”,将臣服条顿骑士团(包括后来的普鲁士公国)作为自己的战略重心。而立陶宛人的野心,往小了说是拿回割让给圣剑骑士团的西立陶宛地区,往大了说则是希望利沃尼亚的波罗的人(拉脱维亚人),也能归入自己的阵营。
    “波兰——立陶宛”联盟,对阵“条顿——利沃尼亚”骑士团,这就是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中欧平原东部的地缘博弈格局。单纯从板块实力来说,拥有大陆纵深的波兰-立陶宛联盟显然要更强。至于骑士团则更多要指望,来自德意志方面的战略支援。然而对于这些“僧侣骑士”而言,与波兰-立陶宛人之间的战争,却是很难上升为德意志国家、民族之战的高度。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神圣罗马帝国,自红胡子巴巴罗萨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强势集权的迹象。当神圣罗马帝国强大之时,名义上统治意大利的皇帝们,总是希望能够进军罗马,让教廷为自己的世俗政权服务;而当德意志内部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时,教廷也一定会抓住时机,进一部分裂“神圣罗马帝国”,以避免自己被边缘化。
    在波兰与立陶宛结盟前夕的14世纪中叶,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这种权力之争,终于以一种看似民主的方式固定了下来。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七个地缘政治代表,被认定为具有选举“罗马皇帝”资格的“选帝侯”。包括三个主教区:摩泽尔河谷-洛林高地的“特里尔大主教”;莱茵河下游平原的“科隆大主教”;中德山地-美因河流域的“美茵兹大主教”。四个世俗体系的诸侯国:波希米亚高地的“波希米亚王国”;代表易北河以西低地区的“萨克森选侯国”;代表易北河东低地区的“勃兰登堡选侯国”;统治莱茵河中游的“莱茵-普法尔茨选侯国”。
    看起来神圣罗马境内每个版块似乎都推出了自己的代表。不过且慢,以德意志的三级地形来看,尤为重要的巴伐利亚高原为什么不在其列?要知道,巴伐利亚不仅是高地势力的代表,也是多瑙河流域的重要板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德意志人都不可能忽视它的存在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莱茵河中游的“莱茵—普法尔茨”,与巴伐利亚当时同为一个家族统治(巴伐利亚-普法尔茨)。让一个家族获得两个选帝侯资格,无疑为当时的政治竞争者所不容。
    如果说巴伐利亚的落选让人有些意外,那么从地缘属性上看,“波希米亚王国”的入选,也同样让人费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片以捷克盆地为核心的二级高地,本身的地缘属性还是斯拉夫,准确的说是西斯拉夫人中的捷克人之地。基于它位于易北河上游的枢纽位置,德意志民族如果想在与西斯拉夫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的话,这片高地的归属将至关重要。而在波兰人成为西斯拉夫板块的核心之后,捷克人也面临一个选择。到底是与波兰人联合共同对抗德意志人,还是在保持民族独立的前提下,加入神圣罗马帝国。最终捷克人选择了加入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人所给出的条件是,给予波希米亚以最高的政治待遇(王国),并且保证本地捷克贵族对国王的选举权。相比较之下,与同属西斯拉夫民族的波兰人联合,却未必对保持捷克的民族独立更为有利。
    由于波希米亚王国的新统治家族,同一时期也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1308——1437年),使得波希米亚王国的政治地位,在神圣罗马帝国中达到了最高。尽管需要推出“选帝侯”制度,以“民主”的方式解决皇位之争,但没有谁会在自己主导制定的规则中把自己排除在外,因此波希米亚获得选帝侯资格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过即使纯粹出于地缘政治角度,给予成为波希米亚一个选帝侯地位也是合适的。毕竟这一板块是如此的重要和异类,高规格的政治待遇有利于让这个顶层德意志、中下层捷克的王国,稳定留存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体系内。
    回到条顿骑士的战略后援问题上来。七大选帝侯中有三个是由教廷任命的“主教”,由此可见教廷对德意志民族分裂所造成的影响。基于条顿骑士团受命于教廷的宗教属性,它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关系的微妙性,也就可想而知了。换句话说,即使神圣罗马帝国在政治上得以统一,也很难倾力去支援与“波兰-立陶宛”联盟对抗的“条顿-利沃尼亚”骑士团。至于这些骑士们最终选择了什么方式艰难生存下来,又对反过来对德意志本土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